也谈“四书”进中学课堂(卞孝萱)

栏目:儒家经典进课堂暨国民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10-03-14 08:00:00
标签:
也谈“四书”进中学课堂 
作者:卞孝萱(南京大学)


八十五岁的我,正在为提倡国学,传播国学的研究方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2006年,我出版了一本《现代国学大师说记》旨在祛除认为国学迂腐无用的误解。2008年,我与胡阿祥教授合作出版了一本《国学四十讲》,旨在引导有志青年入门。最近,《光明日报》上讨论“四书”进中学课堂的问题,我很感兴趣。由于多年来受“左”的影响,难免有人顾虑“四书”毒害青年。所以我在小文中先引用两位前辈对孔子及《论语》的评价。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中国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孔子对古代文化的伟大贡献和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并未失去。”“他的学说的某些部分,表现了汉民族在文化特点上的某些精神形态(如《论语•卫灵公篇》所说的‘有教无类’);他的学说,也影响了中国境内外非汉族的各族,在汉族与各族间起着精神联系的作用。”“在比较原始可信的《论语》书中,记录着孔子很多的格言和公式,例如‘学而时习之’,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篇》),就是最好的科学格言。” 

匡亚明先生在《孔子评传》中说:“(孔子)是个言行一致,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开后世儒家学说之先声”。书中多处提到《论语》,如“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便是具有政治远见的‘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书中归纳孔子所认为的为人的几个主要标志:“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二是‘内省不疚,不忧不惧’;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上《颜渊》);四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五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余不多举。 

范先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匡先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他们的真知灼见,可以说明包括《论语》在内的“四书”不毒害青年。当然,在教学时,要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 

《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中庸》弘扬“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于仁,知耻近乎勇’”注重“诚”,主张君子应“慎独”。《大学》将学问探究的目标定为“止于至善”。这些格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值得青年学习和践行。 

最近,任继愈先生在《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序中说:“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在大学学了哲学或政治课开始的,而是在中学时代,从十二三岁时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的积累、意志的培养平行前进,同步开展的。”“中学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幼苗打基础的阶段,只有语文课可以负担这个任务,其他课程无法替代。”读后,深有同感,并进一步提出“四书”进中学课堂,是一举多益的事。可以提高古汉语水平。文言功底弱,读不懂古籍,难以进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宝库。 可以普及国学知识,传承文化血脉,汲取其中的智慧资源、道德资源,从中学时代起,播下种,扎下根,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京戏进中学课堂,“四书”更有理由进中学课堂。不妨先在一个或几个省市的中学进行试点,取得经验,然后推广。至于教材,可以自己选编,也不妨引进,通过试教,取长补短,得出一个公认的最佳教材。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2008-05-12光明日报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