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召开第九届中国经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3-11-14 20:18:12
标签:

中国美术学院召开第九届中国经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九月廿五日庚午

          耶稣2023年10月8日

 

 

 

2023年11月4日至5日,第九届中国经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和嘉礼堂共同主办。

 

 

 

主会场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香港汉雅轩总监张颂仁、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壁生等出席研讨会。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致辞

 

在第九届中国经学国际研讨会

暨第五届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话

 

金一斌

 

各位专家、学者,老师们、同学们:

 

“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走过了近20年,是中国经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盛会;“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自创办以来,也已是第12个年头。因为疫情的影响,这个会议时隔四年重开,诸位专家学者将带来累积多年的学术耕耘成果,必将是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会议。

 

一、新时代经学、礼学的意义何在

 

姜广辉先生曾提出了几点,包括:经学的“文化记忆”理论,即与中国的上古传说时代的口传历史贯通,说明其是一代代口口相传而将文化流传下来的。同时,经学也涉及了“文化基因”理论,因为中华民族的经典是“六经”,“六经”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继而提出“根”与“魂”理论,认为“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根”,“六经”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魂”。这些都是对经学思想和价值的很好提炼。从这次会议交流的议题看,大家对新时代经学、礼学的意义,会有进一步的探讨。

 

如果说,经学是中国古典学术的王冠,那么礼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二者共构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内核。钱穆先生曾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中国文化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事实证明,不了解中国经学、礼学,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如若不赓续经学、礼学的合理内核,那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将流为一纸空言。

 

近年来,特别是在清华大学和各重点大学,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助推下,经学和礼学的研究从早前相对狭窄的领域走向了更加广泛的讨论层面。《诗》、《书》、《易》、《春秋》学的深度开掘,已是蔚为壮观。其他各经,包括“三礼”和“雅学”也进入了空前的繁荣。各类出土、新见史料与古典传本的交叉校勘、解析,更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论语》、《孟子》等虽然已是新时代儒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但与经学内部系统的思想互证仍然强烈且重要成果迭出。经学、礼学的历史、制度和外围系统研究同样缤纷,进而为从跨学科角度重新认知经、礼之学的本体,提供了大量新的有力证据。

 

二、经学、礼学的深度讨论精彩纷呈

 

细看本次学术会议的交流议题,丰富精彩,令人期待。如学者们的《吴澄〈仪礼正经〉初识》、《论孔子律法》、《经学何为?——六经皆史、六经皆礼、六经皆文三说辩证》、《早期的神观念与神主、王权》、《先秦礼乐文化中的律度与乐教》、《礼学史上的郑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版本问题综考》等等。从内容看,这些论述均是通过史料认识、综考、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而在研究中表达明确的历史观,表达基于现实关怀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问题意识。

 

经学、礼学又是中华美学之源。《诗经》、《乐记》、《礼记》等文艺理论和文学名著,都是经部典籍,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中国艺术、音乐、建筑、器物等的发展。在中国古典教育体系中,教学大纲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实际就是强调以“六经”为课本、以“六艺”为课程。这里涵容了对经学、礼学的无限尊崇,也涵括了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因此,这次会议将讨论的议题,总体上围绕着经学、礼学与中华美学展开,也涉及了追述经和礼的相关内容,这些均对新时代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发展,将带来重要启示和积极影响。

 

三、中国美术学院的名校意识、自主意识

 

95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始终有着强烈的情怀。1928年建校之宗旨是: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新的时期,我们秉承强烈的“名校意识、自主意识”,在文化建设上有新担当、新作为:

 

1.成为真正意义上文化重镇。到2027年,初步建成“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在美术学、设计学保持双A+,艺术学进位获评A+,戏剧与影视学进位A序列,实现艺术学门类学科“全A”,进入世界一流美术学院行列,成为艺术产品的策源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高地。

 

2. 积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全面开展“汉字”“山水”“器道”“造园”四个专题的跨专业研究和创作,树立全国性的艺术“双创”标杆。(2)打造文博强省。浙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万年上山、七千年河姆渡、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百年红船的深厚底蕴,中国美术学院有责任有条件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展现新作为。

 

3.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文化战略。(1)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第二个结合”的研究高地,为阐释、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重要贡献。(2)继续“为时代立传、为国家塑像”。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中国美院提供视觉艺术作品1000余项,形塑了新时代大国形象。(3)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国美院近年来做了上千项城市更新、示范乡村美育美化、文化地标工程。(4)参与国家文化公园、世界文化遗产(西湖、良渚、大运河)建设、四条诗路文化带建设,华东最美风情海岸线建设,等等。以艺术与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绘好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各位专家、学者,身处技术迭代、社会变革的今天,也期待学术会议能够以新元素、新思想、新面向,来擘画中国特色经学、礼学的未来。

 

相信这次学术会议一定会结出硕果、圆满成功!

 

 

 

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香港汉雅轩总监张颂仁致辞

 

张颂仁代表嘉礼堂欢迎来自各地的礼学和经学学者齐聚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对远道而来的学者们表示感谢。他认为,礼学可以给艺术这门新学科补充华夏传统的学养。现代学科体系中的礼学应用,使得艺术成为实现礼学现代转变的便捷途径。期待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的此次经学、礼学国际会议能够进一步梳理出华夏文明的造型学和感知学的时代意义。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壁生致辞

 

陈壁生指出,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学研究的重新开展引起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普遍关注。这一学术现象的背后,是中国学术界对古今中西格局的重新调整。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间,经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的推进,推动了中国经学学术的自主性建设。但经学也是一种需要切磋琢磨、彼此激励的学问,惟有古老而常新的学问,能够超越地域、学科、领域的分界与隔阂,关联在一起。陈壁生向各位参加第九届中国经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同道再次表示感谢。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都会大学、澳门大学、中国台湾成功大学、中国台湾中央大学、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郑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昌大学、东华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南通大学、外交学院、政治大学、扬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岭南大学、山东女子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河南工程学院服装学院、齐鲁文化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华书局等境内外高校及科研、出版单位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大会共收到论文106篇。

 

在开幕主题报告环节,澳门大学邓国光教授、同济大学张文江教授、河南师范大学吕友仁教授、浙江大学虞万里教授、复旦大学谢遐龄教授分别就《吴澄〈仪礼正经〉初识: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征述探隅》、《试论锺泰著作的结构,兼述二十一世纪中华学术的进路》、《建议教育部赋予经学学科地位,是时候了!》、《汉代经师隶定与训读的一个侧面——〈尧典〉“光被四表”与“横被四表”文本解析》和《辨天》等主题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展示了本次会议拓展理论深度的特点。主题报告环节由北京大学教授、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吴飞主持。

 

 





邓国光教授、张文江教授、吕友仁教授、虞万里教授、谢遐龄教授依次作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设有5个分会场进行主题报告和小组讨论。其中,第一分会场来自清华大学的唐文明教授以《论孔子律法——以〈孝经〉五刑章为中心的讨论》为题,提出前节将不孝之罪与五刑之罪相对照,后节将“要君者无上”与“非圣人者无法“与”非孝者无亲“连说,并认为应将此章经文的前后两节内容的意义关联进行阐发。

 

在第二分会场,来自中国台湾成功大学的林素娟教授以《周礼》为核心文本,探讨了音律的相关文献,说明先秦时期乐与天地之道、德行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律”与音乐教育和伦理秩序中的关键意义。

 

其他会场的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论两宋时太祖与始祖之宗庙地位问题的争论》、《茶的形象——驳陆〈经〉无图说》、《从〈论语〉媚奥章郑玄注的复原与诠释到经义的探寻——〈论语〉郑氏学建构例释》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谈交流。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此次研讨会,深化了当前经学研究的学术发展,极大丰富了经学、礼学的内涵和外延。

 

 





嘉宾合影

 

 

 

工作组名单

 

总顾问/策划:高世名 陈壁生 张颂仁

 

会议统筹:卢勇 陈壁生 邵琳

 

会务执行

 

中国美术学院|邵琳 张珍珍 韩媛 曹梅清 俞蔚 楼佳宁 刘大江 任淞渊 朱伊辰 赖安珂 范书彰 袁嘉雯 赖浙昆  赵子琦 蓝艺袤 厉伊 杨今 杨楠 张晏菁 刘鸿磊 王天淇 俞乐 樊迎傲 高楠 赵湘宁 周涛 王格 张桂金 陈和亿

 

清华大学|陈青兰 高瑞杰 邓雅夫 刘技鑫 张逸轩 郝学智 钟诚 张甲林 贝承熙 高隽 时雨欣 吉莉 刘禹彤 石光泽 郝悠扬 杨哲

 

宣传推广:张珍珍

 

视觉设计: JPGDesign

 

摄影摄像:曾永强 欧阳勇 吕艺杰 凌宗权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