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家文化遗产的申遗可以正本清源,明确中国儒学在东亚历史中的定位,也可彰显出儒家文化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审视东亚地区儒学教育文化遗产价值定位与申遗的历程,一方面可有助于推动我国儒家文化遗产的展开申遗与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则将进一步地加深对东亚儒家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王观堂尝辨殷周制度之别,以为殷商以前天子有如诸侯之盟主,及至周初封建始由诸侯之长进于诸侯之君。
                真理即真正的理。真是真诚、真实,真则不伪;正是正常、正确、正义,正则不邪。真理包括道德真理、社会真理和自然真理。真理可以被发现、实践和弘扬,不能被创造。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步的过程,就是对各种真理发现、实践和弘扬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趋向天理和天理不断彰明光大的过程。
                元亨同仁指出:“当前整个思想文化领域最大的问题:以西解中、汉话胡说肆虐,缺乏以中国解释中国、以中国解释世界的智慧和能力。”
                中国近世以来的政学互动揭示出,政治批判意识强烈的宋明理学与秉持保守宪制精神的经制事功学形成了极富辩证意味的张力结构,后者尤能维系经世传统的政治成熟心智。转入现代,西学移植下的变革思维成为主导,理学精神改头换面重获新生,深得治体论精义的立国思维隐没不彰。立国与变革的张力结构被倒置,变革宰制下的现代学术话语与政治···
                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问题,古人称之为“天人之际”,亦即天人关系问题。这一深邃而神圣的问题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热衷讨论的重要问题。在老子看来,天人关系应当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董仲舒则在答汉武帝策问时,说他讲的是“天人相与之际”的学问;司马迁认为,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有一夜,仁宗在宫中听见‘丝竹歌笑之声’,问宫人:‘此何处作乐?’宫人说:‘此民间酒楼作乐处。’北宋皇城紧挨着市井,站在东京最繁华的樊楼顶层,可以俯视宫禁。民间酒楼的宴乐之声,自然会传入宫中,让生活在宫禁内的宫人十分羡慕:‘官家且听,外间如此快活,都不似我宫中如此冷冷落落也。’仁宗却说:‘汝知否?我如此冷落,故得渠如此···
                一个人真正的人,应该包含这些品德:他勤奋好学、克己自强,对天地心怀敬畏,对生命保持怜悯,他尊重人的人性和个性,他乐于向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他重信守诺而又不拘小节,他希望构建一个正义而有序的社会,并为此而不断努力,他的信念与他的生活和他的行动是合一的。
                2020年,必然是难忘的一年,对于很多个人、家庭以及很多国家来说,也是难熬的一年。好在这一年已经过去。也许我们的前方可能有更多的风雪,但是在每一个冬天里,我们都会有春天的期待。
                对21世纪的大战略而言,若值得写出来就必然需要纳入全球战略元素。
                两本新书旨在阐述贤能政治的道德失败,但是,我们能够支持一种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同时无需放弃贤能的追求。
                本文是对约瑟夫·克伊金2020年在本刊《要点》发表的“令人痛苦的智慧”的回应。
                如何写出有“中国气派”的哲学史来,是建构“中国哲学史”要面对的根本问题,其中存在多方面的内在关系,亟待解决。在当代的中国哲学史家中,郭齐勇先生可能是对此最具自觉意识者。
                王阳明虽集学术与事功于一身,但却命运多舛,他去世后,朝廷对其“盖棺定论”,部分承认其事功,却全面否定其学术,直指为“邪说”:“免追夺封爵以彰国家之大信,申禁邪说以正天下之人心。”为此,阳明弟子、时任南京礼部侍郎的黄绾上疏为老师鸣不平,不仅力颂王阳明“四大功”,并且将其学术概括为“致良知”“亲民”“知行合一”的“三大要”。其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不同的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阐释和研究,但不管哪一种视角,如果这种阐释和研究对于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对于所处时代的重大主题没有回应和解答,其意义是大打折扣的。当代著名经学家姜广辉先生新书《新经学讲演录》在回应时代主题这方面就做得很出色。可以说,这是一部会通古今、通经致用的典范力作,···
                如果不是因为和隋炀帝之间不光彩的勾勾搭搭,杨素在历史上可能只以名将而非奸臣留名。
                如果不是因为和隋炀帝之间不光彩的勾勾搭搭,杨素在历史上可能只以名将而非奸臣留名。
                《近思录》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后人将其视为“性理之祖”。《近思录》的精华在内圣工夫,其中蕴含着理学“身心合一”的工夫要诀:心即是身,身即是心,身心相通,身心相印,修身即修心,心修身亦修。理学主静、持敬、涵养、省克等工夫次第,以及最后产生的圣贤气象,无不融入了这一要诀。它不仅贯穿于工夫的始终,而且也是工夫···
                东南亚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中美争夺的战场,但是,这样说是对该地区开辟探索自己发展道路能力的贬损。
                尊贤嘉善,容众矜不能,既是君子风范,也是王道精神。《论语·子张》记载,关于交友之道,子夏是“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是“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其实,论交友,子夏更正确。容众和矜不能,即包容众人和怜悯无能,这不是交友之道,而是爱民之道。容众就是宽容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