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论古典儒学中“义”的观念——以朱子论“义”为中心

朱子思想对义的哲学理解,一是继承了汉以来经学论义的裁断训义,二是把义纳入仁德为首的四德论体系,三是扩展了义在仁体宇宙论中的意义。朱子对义的理解使用受到汉以后词义训释的影响较大,这一方面使得义的价值意义没有得到明确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义的裁断训义又使朱子将之引向宇宙论成为可能,发展了义在朱子宇宙论中的意义,充实···

【侯文宜】地理学视域下的程朱理学及其书院文化

程朱理学在20世纪曾一度受到鞭挞,有对二程“天理”的批判,有对尊奉朱熹“四书”者的鄙视。那么,今天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程朱理学?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之时,重新探讨程朱理学及其文化价值,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王瑞来】青岛2020“琅琊徐福与东方文化论坛(四时五行篇)”贺辞

欣闻“琅琊徐福与东方文化论坛(四时五行篇)”近日在青岛召开,疫情阻隔,不能忝列盛会,我在两千年前徐福到达的东瀛,遥望故国,谨致祝贺!

【范旸沐】春秋公羊学中的经与权——从新文化运动干将对儒者形象认知说起

新文化运动干将们对儒者形象的认知,源于偏解儒学之重“经”。经为文,权为质;礼为文,仁为质。经权相反相成,不可须臾而离,均须归结到仁。“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守经、善行权者,才是春秋公羊学中堪行王道的政治家。

【科斯提卡·布拉达】故事情节与哲学论证:哲学家的故事

两人在辩论,更具理想主义色彩的辩论者大声喊道,“那么,无偏见的研究呢?纯粹的知识呢?”在另一个愤世嫉俗的辩论者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之前,这位理想主义者就用更加宏大华丽的问题来轰炸他了“亲爱的先生,真理呢?

【赵文坦】阙里伪孔案考辨

元明时期阙里至圣庙碑刻记载有五代伪孔孔末戕害孔子正嫡孔光嗣案。明后期曲阜圣裔孔弘颢作《伪孔辨》,又加入金朝伪孔孔之仙灭门孔氏正派孔玭案,及若干伪孔和真孔争斗故事。从明末天启年间起,衍圣公府修撰的家谱类著作多收录此文,作为内外孔之辨的主要依据。伪孔案隐含圣裔不同支派间正嫡、爵位之争。

【吴钩】韦小宝是不是犯了重婚罪?

看过《鹿鼎记》的朋友,都知道韦小宝艳福不浅,有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双儿、苏荃、建宁公主、曾柔、阿珂(按出场顺序)。男性读者可能都艳羡死韦爵爷了,但许多人未必知道,按照大清律法,韦小宝已经触犯了“重婚罪”。

【杨朝明】今天怎样读《论语》

读书有精有泛,而《论语》最宜精读,它言简义丰,真挚诚恳而意涵饱满,它指示人生之路,助人明道修德。读《论语》不可浅尝辄止,浮在表面就感知不到温度。下学方可上达,用心读经典,与个体生命经验相互映照鼓荡。惟其如此,才能找到感觉,使传统鲜活起来;才能“品味”出关于人生的“品位”,活出生命的精彩。

【丁鼎】“礼”主导中国古代社会

“礼”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春秋时期,孔子通过总结、清理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了古老的“礼”观念,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创造性地建立起一套以“礼”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儒家思想体系。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礼”不仅包含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节或规矩,而且包括我国古代社会···

【郭齐勇 王晨光】论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异性的内容与特征,也涵盖了能够得到不断延续的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同时还表达了现代语境下中国人的诉求与对现代性的回应。

【张新民】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经验的反思与总结

传统边疆治理积累的历史经验复杂繁多,但仍可以模式建构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由于边疆地区本质上也是民族聚居区,因而边疆治理也关涉华夷秩序如何建构的问题,尚有必要重新理解或诠释“大一统”观念的原初本义,看到天道人心既是政治行为正当性的本体依据,也是华夷与天下秩序合法性的形上根源,而只有做到“天下归心”与“天下归仁”,才···

【李竞恒】早期儒家是个能打的武力团体

很多人说起儒家,都觉得只是“温柔敦厚”,甚至有学者认为“儒”起源于“阉人祭司王”,和能打没关系。实际上,儒源自于三代封建贵族技艺,当时封建贵族是一群车战骑士,这些封建贵族的武力技能本身就是儒生的重要修身内容。孔子也将这些贵族战争的技艺传授给弟子,他们也都以“士”自诩,而封建时代的“士”,本身便具有允文允武的特质。

【刘根勤】张謇、南通与文庙

南通历史短浅,但能后来居上,是基于江苏文化厚积薄发的特征,更因为是有了张謇这样继往开来的伟大人物。文庙是他一生事功的源头,是教育的核心,是社会的灵魂,也是中国能够“迭代”进步的密码。我们缅怀张謇,复兴文化,重修南通文庙,是保护华夏文脉的不二选择。

【夏乃儒】“海派儒学”践行四十年记——上海学者对儒家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例如,更注意古今中西文化之争的考量,比较参考西方文化的背景,在实际推进儒学研究的过程时,既要研读儒学文献,对儒学作历史考察;又要展开儒家思想的的学理探讨和分析评述;更要有关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以及资源应用。重视向社会大众通俗讲解儒家经典,推介儒学文化资源,传扬儒家文化精神,促进儒家文化遗产的现代继承。

【田园】庙檐下的遐思——走进文庙

来到文庙,正是午休时间。伏天的骄阳似火,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人过往,只有树叶在热风中慵懒地摇曳。庙的每一扇窗门紧闭,像是睡去的眼睛,把光芒藏在了梦中。

【徐梓】20年来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

尽管历史的烟尘尚未完全消散,我们还有身在其中、难识其真面目的尴尬,但面对20年这么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时间刻度,有必要回顾这20年来我们所走过的路,总结这20年来的心路历程,梳理这20年来的利弊得失。从2013年开始,我国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两个特点:一是政府强势介入,积极倡导,大力扶植,系···

【张华 高东辉】追寻他乡“真正的儒者” ——兼评严春宝博士的林文庆研究

儒学是内嵌于中国人生命气质之中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资源,它像一座富矿,蕴藏着对现代人的精神生命、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恒常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加坡儒学史》也可看作是对林文庆儒学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因为林文庆正是新加坡儒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李竞恒】中国平民刚获得姓氏的时候有点任性

汉代平民的姓,本来就是自己随便起的,如“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之吏也”(《汉书·王嘉传》),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出土竹简《先令券书》“公文年十五,去家自为姓,遂居外”(《文物》1987年1期),就是说当时人是自己造姓,叫“自为姓”,可以拿自己的职务作为姓,所以管仓库的,有的姓仓,有的姓库。

【范忠信】先秦法律思想文化阐释的新努力新收获 ——写在杨鹤皋先生《春秋战国法律···

94高龄的资深法史学者杨鹤皋先生所著《春秋战国法律思想与传统文化》一书,即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值得关注的盛事,是先秦法律思想文化阐释工程的又一新收获。这本书代表了杨先生长盛不衰的学术青春,但代表先生学术青春绽放状态的不仅仅是这本书。

【江思图】主观性转向

在黑格尔看来,人性依靠历史的帮助来摆脱传统的束缚,但是,内心自由值得我们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