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词大国。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和读书人,很少有人不写诗词的。韵文实际上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半。中国古代的诗歌从两言、四言、五言、七言,骚体、长短句,如滔滔江河,滚滚向前。连《老子》《天问》等哲学性名著都是用韵文的形式撰写出来的。中国古人的诗情画意,就在他们的生活之中。
为进一步加强邹鲁文化的交流互鉴,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6日上午,孟子研究院召开邹鲁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曲阜市作家协会主席江文龙、副主席韩秀田、副主席兼秘书长刘秀华等一行9人出席座谈会。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陈晓霞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委员、副院长毛景卫以及各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4月11日晚,“岳麓书院讲坛·书院教师主讲专场”第十讲开讲,由历史系邓洪波教授主讲,主题为“岳麓书院的前世今生”。岳麓书院副教授、历史系主任谢一峰老师主持讲座。
在今本《荀子》中,《劝学》居首,《尧问》居尾;在今本《论语》中,《学而》居首,《尧曰》居尾。尤其二书均以“学”与“君子”开篇,立意若合符节。可见,这种相仿的排篇绝非无心插柳,而是整理者有意参照《论语》的篇章顺序来安排《荀子》,突出孔、荀对学以成君子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在荀子看来,“人之生固小人”(《荣辱》),而“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与明明德读书会的缘分,开始于新媒体中心电视台师父和学姐们的介绍。他们给我放了杜老师“《论语》走进思政课”的采访,采访中杜老师谈到将国学经典融入思政课堂,坚定文化自信、提高自身修养等,我想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需要的。同学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论语》,品读经典,深深地吸引着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内核之一则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一系列儒家经典。反思当前的蒙学教育实践,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等蒙学读物多为人们所熟悉,然而自民初以来,朱子辑录的《小学》这部在历史上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经典性启蒙读物,···
清雍正元年(1723年),两江总督查弼纳考虑到“江南文风极盛,士子贫寒,膏火不给,无以专心学业”上书皇帝请求在省城建立书院,得到雍正批准,在省府江宁创建了钟山书院,并获得了雍正御批“敦崇实学”的匾额。道光九年(1829年),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筹款增修。咸丰三年(1853年)因太平天国兵燹被废。同治四年(1865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加···
荀子非常自觉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的文质论传统,并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讨论人性与礼制。他在《性恶》等篇中将作为质的人性理解为恶,但在《礼论》等篇中又非常肯定情与质,这展现了文质论的理论张力。相对而言,孟子对文质论没有像荀子那样讨论得那么深刻,但性善论更符合文质论的理论模式。
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曾经出过一套深受学界好评的丛书《四部丛刊》。
莱芜是位于山东中部的一个小城,有考证说东夷的“嬴”部落便发源于此,为始皇嬴政先祖,先秦时亦曾以“嬴”为名设国置邑,加之其境内又曾有古牟国,故当地人自称“嬴牟大地”。实际上,“莱芜”之名始定于西汉并为后朝沿用,当时为县制,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而名,属泰山郡。悠远醇厚的历史传承、山水相伴的文化哺育使得莱芜这一方水土···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绿树婆娑的北京大学校园,在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专门就“价值观”同青年学子进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生动比喻,来形容青年养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青···
圆丘祭天的记载首见于《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圆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该祭天的时间为每年冬至日,文献中亦有夏至日祭天的记载,如《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王阳明的“心学解经学”奠基于他的“心即理”的哲学观,以及六经乃“吾心之记籍”的经学观,其解经学反对像朱子那样在解释“文义”上用功,而代之以在“心体”上体当,认为凡“解书不通”“只要解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经典可以随心所欲地被重新解释,毋宁说王阳明的解经学旨在“求是”,他用“求是非”的内在理解标准来代替曾经十分流行的“论异同”的外在标准。
谈到中国书的方法,周鲁老师从知目录、选版本、重注疏、重训诂等方面,强调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字字珠玑、深入人心。
福柯拒绝身份认同政治并不令人吃惊。毕竟,他拒绝固定不变的、稳定的范畴观念。这和其他后现代思想家们一样。就像福柯本人一样,将他们描述为“自由意志论者”或者“无政府主义者”或者“浪荡公子”可能更好些。毕竟,无论你认为福柯和德里达是什么,他们都是自由思想家。
我们从来不缺乏创造性的窍门来修复人与智能手机破裂的关系。消费是敌人,限制是解决办法,新习惯是人家承诺的结果。目标呢?更具生产性的生活,让人摆脱无用的浏览和空洞无物的社交媒体光顾之苦。
想到死亡令人如此痛苦的理由是,无论是自己的死亡还是他人的死亡,每个生命之前和之后不是那没有终结的虚无,相反,是它那简单的庞大无垠,虽然有人可能说因为我们不可避免要遭遇的痛苦:导致个体存在的种种特殊性的众多时刻,填补我们生存时刻甚至多得溢出来的种种错综复杂之事。
“前两章现象”,指中外元典普遍存在的一种结构现象,即:第一章开宗明义,第二章呈现根本操作要领,前两章是全书的精髓,后面诸章通常是对前两章的详细发挥或者补充。
中国文化“重智”的一面在先秦名家有突出的表现,其主要标志在于“物”观念的独立及与之相应的“名”的独立发展道路的开辟。因此,儒学中“知性”要素的发展有赖于扬弃“人贵于物”的传统立场,进而正视“物”的观念,而这一设想在儒学的根柢层面是可以找到根据的。
「智」德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独特,智不仅是连接仁、义、礼的纽带,而且正是它把仁、义、礼都藏在自己之中,这就是朱子著名的「智藏说」。在朱子看来,「知」与「智」是有区分的,认知是起点,智德是归宿,「智」是一种「知人之智」,是一种比知识更高的实践智慧,是一切行为的指南,可以贯通上下、沟通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