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太燕】王阳明及其学说对现代作家的滋养

作为思想家,王阳明自明代中后期起就显示出无远弗届、深久绵长的影响力,在数百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享有非凡的地位,即便历经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局,现代作家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叶圣陶和孙毓修仍旧受到濡染,与其学说建立了或隐或显、或远或近的复杂关系。

【孙海燕】论儒家现世精神的起源

从思想与人物看,孔子等经典儒家阐明“仁道”,强调“为仁由己”“敬鬼神而远之”,为儒家的现世拯救找到了内在的人性根基,天道、人心由此成为国人的基本信仰。儒学在成为国家主导思想之后,又反过来陶冶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现世精神从此在本民族心理中积淀下来。

至圣先师孔子2574年诞辰,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举办祭祀仪式

夏历癸卯年八月二十七日(西历2023年10月11日),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举办的“至圣先师孔子2574年诞辰暨南洋孔教会成立109周年庆典”圆满完成。

【任剑涛】儒教建构与儒家的现代适应性路向

超级完备性学说的儒家需要打散结构、分散功能,是适应一个价值、知识和秩序均已多元化的社会机制。在心灵(神性)秩序的建构上,儒家转向儒教;在社会秩序上,儒家转向了哲学;在义利关系上,儒家转向了伦理学。古代儒家勿需这种分流即可整合社会秩序、德性秩序与心灵(神性)秩序;在现代处境中,儒家的三种转向努力均有收效、均受考验。

曾运乾 著《毛诗说》出版

本书为曾运乾著,周秉钧整理。曾运乾先生逝世后,留下了大量《诗经》讲稿、眉批和笔记,本书即据以排比整理。书中讲解了《诗经》二百四十多篇,约为《诗经》总数的十分之八。曾运乾先生广采毛《传》、郑《笺》、朱熹《诗集传》以及清代戴震、王念孙、王引之、陈奂、胡承珙、马瑞辰、魏源、王先谦等诸家之说,博取众长,参以己意。曾运···

《孟子文献集成》赠送仪式举行

10月11日,《孟子文献集成》赠送仪式在孔子研究院辟雍广场举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刘续兵、袁汝旭,纪委书记张新杰和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晓霞,副院长赵龙、毛景卫参加赠书仪式。

征稿丨政法大学“孔子文化月”中国传统服饰展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广泛开展儒学的教学、研究、交流、传播、培训活动。今年九月至十月,国际儒学院成功举办了“孔子文化月”系列活动,开展了中国传统礼仪讲座与展演活动。为了更好地弘扬汉服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接触和喜欢汉服,我们举办了此次汉服主题的照片征稿。

田辰山在“第四届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国际学术论坛”的发言

由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方毅集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国际学术论坛于9月28—29日在西北工业大学隆重举行。论坛聚焦“人类文明形态与世界文化发展”这一主题,共设立四个分论坛,分别对中外马克思···

余的贵州札记 ——王阳明的贵州缘

2023年,《余的贵州札记》专栏继续推出新玩法。贵州学者余未人自写自录,用文字和音频立体呈现她对文化的思考。

【刘洪玮】是人斯人辨

近闻网络以《孟子》是人、斯人爲辩,竝有影印本、排印本截图爲证,登热搜第一。此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章,《语文》课本所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也。

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9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东亚易学研讨会在山东曲阜开幕。来自海内外数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80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儒家易学与东亚易学互鉴”的主题,为东亚易学文化融合创新建言献策,促进东亚易学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刘复生 著《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增订本)出版暨前言

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兴运动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短期影响了北宋一朝的政治、思想、文学,促成了“理学”的产生,长期来说是中国的儒家道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李甦平 著《中韩日儒学实论》出版暨写作缘起

虽然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儒学表现出的哲学形态各异,但其基础相同。在东亚儒学史上,中国儒学传入韩国,经韩国又传入日本;当中国儒学演变为韩国儒学和日本儒学后又反向流向中国,对中国儒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见,中韩日文化被儒学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中韩日儒学共同体。在未来,愿中韩日三国儒学共同体能够排除干扰、冲破障碍、求···

【许石林】文艺作品评比不能“唯出身论”

近些年参加了一些文艺评审评奖,所见评审评奖标准中均特别设“是否原创”一条,即作品、节目属原创则加分。

【吴钩】“岳阳楼记”背后的一起腐败故事

范仲淹《岳阳楼记》开篇即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为何会谪守巴陵郡,这里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

【刘震】《周易》治世思想的三重境界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其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既往《周易》的研究多从哲学维度入手,对其阴阳辩证的思想进行阐述,人们或将其视为卜筮之书,而无视其精深的哲学表达,或将其视为儒家经典,而将其思想体系的阐释局限于儒学视角。

韩星 著《孝经全解》出版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中最独特的一部:字数最少,今本《孝经》不足1800字;中心内容非常明确,以孔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专门讲孝道。就是这样一部“小而轻”的经典,却不仅在儒家学术思想体系和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而且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作用。孝道思想从汉代开始已全面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大众···

【刘增光】教化与制法:郑玄《论语注》中的孔子形象

郑玄对《论语》意义世界的建构,重在构画出孔子之圣人形象。孔子隐圣同凡,以谦卑的姿态诱进和教化世人,与凡民共同生活在礼仪共同体中。而礼仪法度实则正是源于圣人之制作,圣人是秩序和文明的开端。制法的圣人与谦卑的圣人构成了圣人的两面,而这两面恰体现于《乡党》一篇中。

2023年孔诞,印尼孔教总会联袂五大官方宗教举行纪念活动

孔教在印尼与其他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印度教、佛教为六大体制内宗教之一,是不可分割的体制性文明。一般官方及正规场合,发言人都会按各宗教的问候语向来宾问好,当中的“唯德动天”即是指孔教(出自《书经》,印尼语译为salam kebajikan)。各宗教间已有联袂活动的惯例,其他五大宗教之出席孔诞庆典亦不在话下。

【邢哲夫】孔子动心之后

家从来没有把做官本身当作目的,而认为做官应该是在符合道义礼法的前提下实现价值的工具。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做大事而非做大官”,才是儒家士人的真正理想所在。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