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安德森】偶然与幸福

毫无疑问,我们在物质上更富有了,在周围环境上我们也得到更多的庇佑,但是,如果有什么的话,我们变得比从前更加焦虑,更加不满意,在情感上更加迷茫无助不知所措,难道不是吗?

栾保群 点校《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出版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全名《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简称《陆疏广要》,是明末人毛晋对三国吴人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相关名物诠释的扩展及探讨,它包括了自晋至明历代学者的主要成果,参以己见,广而不滥,故称“广要”。

【刘金波】礼乐相成与中和之美

儒家元典“六经总以礼为本”,其诸多既可分拆使用又可连缀成词的两两相对相合、相辅相成的“礼”与“乐”,“仁”与“义”,“义”与“理”,“诚”与“敬”,“孝”与“悌”,“中”与“和”,“和”与“合”,“性”与“情”等核心文化关键词,仍是当今哲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学者研究的重要范畴、命题与概念。礼乐文化作为完整的哲学思维、学术思想···

【吴中胜】礼乐相须与文化精神

“礼乐相须”出自宋代郑樵《通志》:“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通志·乐略·乐府总序》)今天我们谈两个字:“礼”和“乐”,这两个字在中国文化的精神建构中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今天我们主要也是从精神层面来讲这两个字的。

中山大学“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系列讲座,张文智主讲《易经》哲学与荣格分析心理学

3月27日下午三点半,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系列讲座第九讲在锡昌堂515会议室如期举行。本场讲座的主题为“《易经》哲学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张文智教授主讲,我系方向红教授主持。

经世致用,崇德广业:广州明伦书院“万献初源解《周易》”课程第四讲回顾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

安乐哲 著《先秦儒家哲学文献译解》出版

本书为国际著名汉学家、哲学家安乐哲(Roger Ames)的新作,是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的安乐哲所著《A Conceptual Lexicon for Classical Confucian Philosophy(《经典儒学核心概念》)一书的配套用书。

程苏东 著《汉代洪范五行学:一种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出版

《洪范》五行学是汉儒以《尚书·洪范》为基础,杂合阴阳、五行、月令、星占等多种数术知识而构建的一种儒家灾异学说,它包括夏侯始昌所立师法、刘向说、刘歆说、班固说、郑玄说等不同形态,是相对独立于《尚书》学的别传之学,与《易》占侯学、齐诗翼氏学、《春秋》公羊学及纬学等共同构成汉代儒学的灾异论体系。本书将在全面辑佚汉代···

丁鼎 著《洙泗儒林跬步集》出版

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济宁市尼山学者丁鼎著作《洙泗儒林跬步集》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孔子研究院《尼山儒学文库》(第一辑)。

【梁涛 郑虹】春秋非礼崩乐坏而是以礼为中心的时代

人们常以“礼崩乐坏”为春秋时期的特征,并视之为混乱、动荡的时代。然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礼制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甚至可以称为“以礼为中心的时代”。那么,哪一种说法更具合理性?

【杨莉】《王船山体用思想研究》书评

中国哲学研究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诠释、建构与创新,是在“继人之志,述人之事”的经典解释中完成的。这意味着中国哲学总是在历史性视域中才能严格地获得其思想的展开与确立:这一进路或可称之为历史性意识。这种历史性意识,在田丰新作《王船山体用思想研究》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呈现。

【孙海燕】道经伊洛分朱陆 ——思想史上的《近思录》系列之六

程颢与程颐是《近思录》的核心人物,但二程思想差异很大,冯友兰将两人分别视为心学、理学的开山。朱子主要继承了程颐,受其里里外外的影响,《近思录》偏于理学,且多少遮蔽了其他三人的学问特色。

【孙海燕】发明实推内圣功 ——思想史上的《近思录》系列之四

人的思想,大抵是对自身生存状况的觉解,以及对生命理想的表达。一种学说,无论产生的机缘如何特殊,既能在思想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必有其自身的价值,适应了人类的某些渴望。此学说若能可大可久,教导大众走一条自利利他的道路,无疑是一种“好学说”。

何善蒙 著《〈传习录〉释读》出版暨跋

《〈传习录〉释读》系《阳明文库》的一种。本书是对《传习录》的释读,共分为十讲,主要内容包括:朱子理学的问题与阳明心学的兴起、《朱子晚年定论》、心即是理、心外无物、致良知教、知行合一、本体工夫论、活泼泼的生活世界、万物一体论、四句教。结合学界的热点、动态,汲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强调阳明学的重要价值在于现实生活世界···

儒家知行营第十四期暨第二届儒门会讲在广州成功举办

癸卯年闰二月初四、初五(公历2023年3月25日~2023年3月26日),儒家知行营第十四期暨第二届儒门会讲在广州海珠黄埔古村里仁学园、广州天河五山华南农业大学何陋轩成功举办。来自广东、广西、江苏等十多位学友齐聚一堂,共论儒家风气,同感圣贤力量。

第十届“儒商论域”在北京开幕 探寻儒商精神与文化中国

2023年4月8日上午,第十届“儒商论域”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开幕。本届年会主题为“儒商精神与文化中国——精神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新商业文明”,海内外近40余位学者与企业家将就此议题开展交流与对话。

【儒家邮报】第385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74年暨孔子2574年〔耶稣2023年〕4月24日邮发

【翁怀灿】儒家信仰是否宗教?——对福建霞浦儒学实践的回顾与展望

霞浦城乡儒学实践研究,虽然尚处于初期的不成熟阶段,但似乎向学术界透露了一条信息:儒学是否是宗教,还另有研究蹊径一一可以从研究乡村儒学实践着手,让实践检验真理,让亊实胜于雄辩。我想,霞浦县城乡的儒学实践意义即在于此。

讲座纪要|以沃格林的视角看早期中国文明的生成与转型(陈赟、唐文明、李文堂、何···

2023年4月3日晚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主办的“历史与真理”——人文博雅高端讲座青年学者系列第一讲,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赟教授现场做了题为“以沃格林的视角看早期中国文明的生成与转型”的学术讲座,文史部全体教员以及部分研究生、在校学员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

【王杰】汉代的“四科取士”和“光禄四行”说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在选拔和举荐官员上,也很有特色,实行“四科取士”和“光禄四行”。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