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韶 车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近日,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强调,“‘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坚持学习知识与提高全面素质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雁翎】宋韵文化再认识

“宋韵”是两宋时期的文化美学、精神价值和物质形态,是两宋文化的核心与精华。宋韵文化汇聚了两宋时期独特的文化风尚和精神气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越时空的当代价值和博大深远的世界意义。早在1985年,何昌林在《唐风宋韵论南音——写给海内外南音弦友》中就已提到“宋韵”。

北京大学“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系列首场讲座举行,陈来主讲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宗旨与···

为展示20世纪学人在时代变迁中追求真理、潜心为学的学术人生,以激励后人,中国文化书院发起设立“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2023年4月9日下午,“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系列首场讲座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报告厅举行,主题为“从贞元之际到旧邦新命——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宗旨与精神境界”。

【刘青衢】定心说

心者身之主宰,心有定则事可为。人之患,常在心不能定。

【张楚涵 马鹏】御史服冠寓意深

在中国古代,服饰是礼制的重要载体。由布衣、白丁、黄袍加身这些词语可见,古代服饰除遮蔽保暖外,还具有区别身份、划分等级的功能,承载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历代史书中也有专门的“舆服志”来记载各个朝代的礼仪文化与衣冠服饰。

【葛斯青】《尚书》中的修身智慧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尚书》垂世立教,上至唐虞,下至秦穆,内含“典”“谟”“训”“诰”“誓”“命”。《尚书》文本有亦经亦史的特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满招损,谦受益”“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等言论体现出德为政本、敬德保民、勤俭戒贪、任贤尚公、明德慎罚、刑以弼教等治道思想,反映出···

【魏衍华】《孟子》中的财富观

谈及战国时期的大儒孟子,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他的“性善”学说,想到的是他的“仁政”蓝图。无论是“性善”还是“仁政”,本质上说都是孟子欲从根本上解决战国时代的社会问题而服务的。所以,孟子的“仁政”学说是治国理政的学说,是孟子式的“王道之治”,是孟子心目中的“大同理想”,其中自然也就包含他所设计的经济制度,就会包含他的财富观。

【吴钩】为什么妈祖信仰诞生于宋代莆田

我的家乡在海边,那里几乎每个乡里都有一座“天后宫”,供奉妈祖。小时候并不知晓这神祇跟那神祇到底有什么差异,也就不觉得妈祖跟其他神灵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陈晓霞】该不该设“中华母亲节”?

母爱是中外通用语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有“母亲节”。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杨衎 陈民镇】从清华简看阴阳家与儒家的交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纪》《参不韦》,相继于2021年和2022年整理公布。这两篇长篇佚籍分别以“五纪”“五刑则”为中心描述天人秩序,内容彼此相关,都兼容了阴阳家、儒家等学派的思想,为我们了解战国至西汉阴阳家与儒家的两次交汇提供了重要线索。

【姚近复】母亲节里话母亲

前几天是国际母亲节,又能看到大家转发各种祝福母亲的文案与作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变得隆重了起来,或许是“母亲”这个主题与我们传统的文化契合的过于紧密,以至于很少有人注意到国际母亲节其实是个“洋节”,更确切的说是美国母亲节(英国母亲节是公历3月10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吴钩】泉州寻宋

泉州是我神往已久的一座城市,因为许多朋友都说,今天在泉州还可以看到众多保存完好的宋迹,感受到不绝如缕的宋朝遗韵,而我,江湖人称“宋粉”,尽管这个称呼有些戏谑,甚至有点不友好,我不想接受,但我对宋代文明的欣赏也是不用掩饰的。到那些沉淀着宋朝历史的城市走一走,是我的计划。

【何俊】近年来国内北山四先生研究综述

“作为儒学的江南,正与江南本身一样,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我们以时间为维度展开,为了更好地在当下理解作为儒学的江南和江南的儒学,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她曾经的构成创化有真切的把握,更要通过这样的把握对其未来的可能流向进行前瞻。江南儒学公众号推出系列文章,对当下学界围绕江南儒学的研究动态进行整理总结。

【刘昭】学成以君子:荀子“劝学”思想发微

在今本《荀子》中,《劝学》居首,《尧问》居尾;在今本《论语》中,《学而》居首,《尧曰》居尾。尤其二书均以“学”与“君子”开篇,立意若合符节。可见,这种相仿的排篇绝非无心插柳,而是整理者有意参照《论语》的篇章顺序来安排《荀子》,突出孔、荀对学以成君子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在荀子看来,“人之生固小人”(《荣辱》),而“学”···

【任莉莉】走进经典的阶梯 ——朱子《小学》的当代蒙学教育价值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内核之一则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一系列儒家经典。反思当前的蒙学教育实践,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等蒙学读物多为人们所熟悉,然而自民初以来,朱子辑录的《小学》这部在历史上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经典性启蒙读物,···

【朱赟斌】从“三圆”物化载体看文明的连续性

圆丘祭天的记载首见于《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圆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该祭天的时间为每年冬至日,文献中亦有夏至日祭天的记载,如《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帕特里克·韦斯特】为后现代主义辩护

福柯拒绝身份认同政治并不令人吃惊。毕竟,他拒绝固定不变的、稳定的范畴观念。这和其他后现代思想家们一样。就像福柯本人一样,将他们描述为“自由意志论者”或者“无政府主义者”或者“浪荡公子”可能更好些。毕竟,无论你认为福柯和德里达是什么,他们都是自由思想家。

【艾伦·莱维诺维茨】使用智能手机之道

我们从来不缺乏创造性的窍门来修复人与智能手机破裂的关系。消费是敌人,限制是解决办法,新习惯是人家承诺的结果。目标呢?更具生产性的生活,让人摆脱无用的浏览和空洞无物的社交媒体光顾之苦。

【伊丽莎白·拉什·奎因】什么也不能像失败那样成功

想到死亡令人如此痛苦的理由是,无论是自己的死亡还是他人的死亡,每个生命之前和之后不是那没有终结的虚无,相反,是它那简单的庞大无垠,虽然有人可能说因为我们不可避免要遭遇的痛苦:导致个体存在的种种特殊性的众多时刻,填补我们生存时刻甚至多得溢出来的种种错综复杂之事。

【陈嘉许】试论元典的“前两章现象”

“前两章现象”,指中外元典普遍存在的一种结构现象,即:第一章开宗明义,第二章呈现根本操作要领,前两章是全书的精髓,后面诸章通常是对前两章的详细发挥或者补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