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圈里,说起丑角,必谈萧长华,今天京剧的文丑,也大都是萧门弟子。萧氏作为京剧丑角泰斗,其技固善,然尺有所短,就怕比较——《连升店》是萧长华先生的拿手戏,也很可能是他先演的,已知的记录有他和程继先合演过,很可能在他之前就有人演过。我无暇考索。但是,从表演来看,与秦腔丑角樊新民的《连升店》相比,萧的这出戏就几乎不···
说到宋仁宗的身世,许多人都会想到“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而正在播放的《清平乐》电视剧却避而不提“狸猫换太子”。这么处理是对的,因为“狸猫换太子”实际上是明清时期的民间艺人胡乱编造出来的,并不是史实,而且故事也排得不咋的,不值得拿出来的演绎。
白鹭洲书院为江南著名书院,坐落于江西省吉安市城东赣江中的绿洲上。因洲上多栖白鹭,古人取李白诗句“二水中分白鹭洲”给洲命名。
某兄在国外生活多年,早上来信息聊天,谈到有没有遭遇种族歧视的话题。他说:“我特别烦别人讲什么种族歧视。歧视我,我也觉得没问题。自己表现得是个人渣,别人厌恶人渣,这不叫歧视,叫正常反应。”
以前也和朋友讨论过,宋代的戏难拍,尤其是宋仁宗时期,文明昌盛,有斗争也是文斗,不兴武斗,难以安排矛盾冲突,整个感觉就是温吞水。要把这个时代拍好,编故事的能力得很强了。看到宣传《清平乐》,难得有一部宋代话题的热播剧,就追了两集。
常有学者用这样的说法向国人说明《论语》的重要性:“《论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古语。那这句“不可貌相”,最初是赠给谁的呢?
“君子”一词古已有之,孔子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成为理想化的道德载体。纵观中国历史,许多志士仁人都以君子人格作为个人修养的终极目标,时刻以君子的标准来规范自己。新时代背景下,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当代君子人格的基本要求。
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比包拯年长十岁,同样是古代为官者的楷模,他为世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古代中国的财产继承主要依据诸子均分的基本原则,以使子孙免于贫困和不睦,确保社会稳定,历代律典均将此作为基本条款。除此之外,古代中国对于无人继承、女性继承和赘婿继承等疑难问题也进行了规则设计。
老外犯法,与国人同罪。
狗肉,很久很久以前就进入了中国人的食谱。早在先秦之时,中国人就将家养的狗分为三类:“一曰守犬,守御田舍;二曰田犬,田猎所用;三曰食犬,充庖厨庶羞用。”
从元明清时期的包公戏、杨家将、狄青故事,到今天的包青天电视剧、戏剧,宋仁宗一直充当背景板、路人甲的跑龙套角色。现在,仁宗皇帝终于在电视剧《清平乐》里成了主角。
今天要分享的文章是多年前在同济讲《诗经·凯风》的讲稿,以及去年在无锡国专诗经会讲中的一些思考(点击蓝色链接可查看详情)。以此纪念我的母亲(参拙文《漂泊在家乡的土地上》),以及,献给天下所有劬劳而圣善的母亲。
每年的公历4月5日左右是清明节,一般认为这个汉族相沿已久的节日,是古人常过的“寒食”节与清明节二合一而成,因古代的寒食节往往与清明节相隔一天或两天。值此之故,寒食节的诸种民俗包括这篇小文想讨论的清明时令小吃,也都深深打上了寒食节的烙印。
每逢清明节,都会把那篇拙作《最好的风水是人品》找出来转发一下。这是我根据父亲的口述写的一篇小文儿,很受欢迎,流传也广,这是我目前写的最“爆款”的文字,也被很多人用各种方式专业术语叫“洗稿”改编成各种形式了。
一部小说成就一门学问的,似乎惟有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为“红学”。一幅画卷成就一门学问的,似乎惟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为“清明上河学”。
生活在北宋末年的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反映了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街市繁荣情景。街市内店铺星罗棋布,各类招幌林立,商贾云集,人流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华的都市景象呼之欲出。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子推等护送他逃亡。在重耳饥寒交迫昏倒之际,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烤熟给重耳吃,救了重耳一命。
《大学》共1700余字,论字数,在儒家“四书”中是最小的一部,然而,正如它名字中的“大”所昭示的,它其实是一部非同寻常的大书,其中包含了中国的大思维、大格局、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