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不畏敬天,其殃来至暗”:历代君王为何要下“罪己诏”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1 21:22:01
标签:人与自然、敬畏天道、新冠疫情
韩星

作者简介:韩星,男,西历一九六〇年生,陕西蓝田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孔学述论》《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等,主编《中和学刊》《中和丛书》。

原标题:从传统文化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来源:作者授权 发表,原载光明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正月十八日甲申

          耶稣2020年2月11日

 

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华南海鲜市场非法销售野生动物的摊位分离到了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也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这让人不禁联想到2003年,我们也曾因“吃野味”引发SARS而付出了沉重代价。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无节制贪食野味、忽视敬畏自然所招致的恶果。因此,我们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在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通过“天”表示出来。天有多重含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把中国古代的“天”归纳为五种意义:物质之天、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至于天人关系,也有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感应、天人合德等多种天人关系,其中以天人合一为主流。

 

敬畏上天源于古人对天的信仰。中国古人信仰是多元的,但终极来源还是天。人们对上天以及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鬼神精灵都有怀有敬畏戒惧之心,才会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出于对上天的敬畏,灾异之变就能使帝王警觉,反省理政当中的过失,减少施政当中的失误。因此,每当出现灾异和人为的治理失误时,帝王就会自我反省。据史料记载,大禹登上天子之位后,有一次在出外视察时看见犯罪的人,下车询问而并难过地哭了起来,左右问其故,大禹说:尧舜之时,民皆用尧舜之心为心,而予为君,百姓各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禹见民心涣散,深感内疚,认为自己没有当好这个天子,于是自省自责,主动承担失查和保护的责任。商灭夏后,汤布告天下,安抚民心,他在《汤诰》中说:“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你们有善行,我不敢掩盖;罪过在我自身,我不敢自己宽恕,因为这些在上天心里都明明白白。你们万方有过失,原因都在于我;我有过失,不会连及你们万方诸侯。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经常下“罪己诏”,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历史上第一次以“罪己诏”的形式颁布天下的是汉文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汉文帝下诏曰:“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据统计,在中国历史上,总共有八十九位皇帝下过罪己诏。

 

士人敬畏上天指敬畏天道、天命,《论语•季氏》载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比你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敬重地位高贵的人,还轻侮圣人之言。孔子把敬畏天命放在第一位。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强调“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如果人得罪了上天,违背天理,你就无处可祈祷了。“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孟子•尽心上》)是孟子人生三乐之一。孟子重视人的道德本心,认为一个人只有做到立其大本,心正无邪,才能仰俯无有愧作。董仲舒说:“不敬畏天,其殃来至暗,暗者不见其端,若自然也。”(《春秋繁露•郊语》)不敬畏上天,天降灾祸之至,可能默而无声、潜而无形。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应当常存敬畏之心。

 

这种敬畏上天的观念影响到民间就形成了人在做,天在看,三尺头上有神明。《增广贤文》说:“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什么坏事不要试图隐瞒,头上三尺就有神明在监视你的一举一动。《太上感应篇》说:“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是说还有三台星和北斗星的主管神君,经常在人的头上,记录人所行的罪恶情况,按其事实轻重,给予减算或削纪不等的报应。《了凡四训》说:“举头三尺,决有神明”,头顶三尺有神明,做事说话要凭着良心,做到心中无愧就好,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这实际上是让人们具有敬畏鬼神之心,借以强化人的道德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敬畏天地之道,敬畏道德律令,心存对民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才能保持理性与信仰的平衡,才不会骄泰泛滥。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正是靠着这份敬畏之心,我们中华民族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反观当今国人或将遗失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天道没有敬畏,于是无所顾忌,肆意妄行,伤天害理,害人害己,于是遭到报复。自然界原本存在良好的生态链,食物链,如果人类尝试去适应它,保护它,社会与自然就会和谐发展,相安无事;如果去恶意破坏它,损害它,则必将招致大自然的报应与惩罚。

 

儒家认为,心存敬畏的人就能够仁民爱物,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论语•学而》子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颜渊》中孔子答樊迟问仁曰“爱人”,邢昺疏:“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者,言此泛爱济众,是仁道也。”孔子还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对世界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要以血缘亲情的方式来对待。孟子继承“泛爱众”发挥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还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一个人只有当你能够亲爱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己及人,仁爱百姓;只有当你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推己及物,爱惜万物。

 

汉代董仲舒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春秋繁露•仁义法》)非但爱他人,连鸟兽昆虫都要爱。爱人而不爱鸟兽昆虫,还称不上是仁爱。又说:“泛爱群生,不以喜怒赏罚,所以为仁也。”(《春秋繁露•离合根》)这样就把仁爱的道德范畴从人扩展到鸟兽鱼虫,表现了儒家泛爱生灵的博大胸怀。

 

北宋张载《西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朱熹解释说:“万物虽皆天地所生,而人独得天地之正气,故人为最灵,故民同胞,物则亦我之侪辈。”(《朱子语类》卷九十八)人和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比起其他万物来人最为尊贵,所以人就应该把天底下所有人看成是同胞兄弟,把所有万物看成是同辈朋友。在此基础上宋儒提出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之说。二程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的最后一段说:“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王阳明:《传习录》中)

 

敬畏上天,仁民爱物可以简化为敬天爱民。金元时期全真道七真之一丘处机万里西行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元史•释老传•丘处机》)他以“敬天爱民”为治国平天下之本,让成吉思汗减少屠杀、清心寡欲。明儒王竑在景泰四年(1453年)正月,因灾异频繁出现,正是春天却非常寒冷,遂上书:“陛下嗣位以来,非不敬天爱民,而天变民穷特甚者,臣窃恐圣德虽修而未至,大伦虽正而未篤。”(《明史•王竑传》)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遂下诏修身反省,征求直言。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受儒家影响,提出“敬天爱人”经营哲学。直接的解释即敬畏上天,关爱众人。“敬天”,就是要敬重人类赖以生存和工作的大自然和社会,并自觉地遵从天理、公理;“爱人”就是要对社会和他人抱有真诚的关爱、帮助之心并付之行动。简单地说,敬天就是依循自然之理、人间正道;爱人就是摒弃私欲、体恤他人。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