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教授利用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根本恶”思想审视儒家“圣传心法”,认为儒家所讲的“反身而诚”只停留在自然情感经验层面,无法导向彻底反省,因此是一种“结构性伪善”。这种以西方传统哲学的反思模式看待儒家心性论的做法存在一定偏颇,自欺结构并不能取代自欺现象成为批评儒家“结构性伪善”的直接论据。马克斯·舍勒有关自身意识与自身欺···
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暨孔子2576年〔耶稣2025年〕5月27日
《约义》以“一体二用”的方法论意识来建构哲学谱系,并从纲目、名数、本迹、体用等方面论证九畴次序的逻辑结构与义理内涵,强调皇极畴与余畴、前四畴与后四畴之间的相应关系,进而彰显其《洪范》皇极论的整体体系。
绛帐传经,杏坛振铎,韦编三绝承周孔;化雨润千山,桃李成蹊昭日月。空山归道,松柏铭心,椽笔孤怀寄典坟;高风垂万世,文章立命继春秋。
空山新雨晚来急,滴星风云传古训。千里人行书院路,经典声中泣血魂。
志士究心读经,为家国元命再造。丈夫献身儒业,与天地大道长存。
民间儒生、读经教育实践者吴小东先生,因积劳成疾,于西元二零二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夏历四月廿六)在安徽阜阳家中安详离世,享年五十三岁。先生为人温和宽厚,好学不倦,其谦谦君子之风,乐于助人之德,久为众仰,实当世一笃实儒者。今先生不幸染疾病,方过知命之年而遽归道山。所憾者,宏图未竟;所幸者,桃李成蹊,儒门薪火不灭。其···
全录郑注,节取贾疏,详标句读,除《丧服》篇及若干记文外,悉为分节,节后均列标题,提纲挈领;又旁及他家经解,间下己意。又因经、注、疏文古奥难通,张氏撰著时于字句旁加句读,方便后学者阅读。句读为讲经之基础,离析难句,经义自明。
时光流逝,光阴荏苒。
近日,四集纪录片《船山先生》在湖南卫视、芒果TV等平台热播,节目相关内容及话题全网累计曝光量超3000万人次,掀起当代"船山热潮"。随着这位湖湘思想巨匠的故事被广泛传播,其隐居著书的衡阳县曲兰镇船山故居,也吸引了众多游客与学者前来探寻。
“彣”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意指花纹或色彩。“彣彩”承载着礼制、信仰与美学的千年传承,在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星河,凝结着先民的智慧与审美。而今,这些瑰丽的文化符号以全新姿态在孔子博物馆亮相。
5月23日,四川省文庙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德阳文庙举行。
《公羊传》既强调“君臣之义”,又要兼顾“亲亲”原则,当一个案件同时涉及这两个原则的时候,就出现了混乱。
君子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对中华民族理想道德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儒家和墨家都非常重视君子文化,不仅提出了自家学派的君子观,建构了完美的道德人格和政治品格,还希望人们把君子作为取法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
“君子”一词,早在反映商周时期的历史文献《尚书》《周易》《诗经》里已经屡见不鲜。到了春秋末期,原来兼有王侯、大夫等“有位者”,以及男子、有德之人等多种意蕴的“君子”概念,经过孔子的反复论述和重新打磨,被赋予更多“有德者”的内涵,成为具有道德标杆意味的可学可做的人格形象。
作为儒家的开宗及代表,孔子的形象不仅受到广泛称述,而且历经了多番更动。先师、圣人、素王、教主……种种形象塑造,实构成一幅观念图景,生动反映着思想的流变与历史的转进。
阳明学的形成、传播与发展,存在着“地域性”与“区域性”两种形态,“水域”(“江域”或“海域”)乃其主要载体。
作为中晚明最为重要的思想和社会运动,阳明学是由包括王阳明及其第一、第二乃至第三代弟子、门人与后学这些“阳明学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的。
我们要以先贤为榜样,坚持不懈地弘扬创新精神,赓续燕伋遗风,主动作为,让中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强盛。
在历史长河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蕴含着跨越时空的智慧。其中,“君子文化”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承载着对道德修养和理想社会的追求,而“忠恕之道”正是“君子文化”的核心,它不仅指引着个人修身,更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经典名言,堪称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