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论视野中的历史与秩序”研讨会纪要

2024年8月29日,“文明论视野中的历史与秩序”研讨会于上海财经大学顺利举行。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儒商高等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会议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陈赟教授《···

【王勇】《春秋》经传与《搜神记》的文本联系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详细探讨了六朝的志怪,当论及颜之推《冤魂志》时,云其“引经史以证报应,已开混合儒释之端矣”。这一论断表明,鲁迅已经意识到六朝志怪与儒家经典之间存在联系。六朝时期,儒家经典是士人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士人的创作受到经传影响颇深。干宝在编纂《搜神记》时即取法《春秋》经传,从内容形式到思想旨归···

【曾海军】《论语》伤痛观念的哲学阐明

恻隐之痛乃仁之为体最显豁的开端,乃至于径直地就是仁了。伤痛观念由此获得更为鲜明的哲学品格,其与仁的本体地位息息相关。既要肯定对他人生老病死怀抱的伤痛,同时也要着力加以节制,不能任由其陷溺。

【毛朝晖】劳悦强先生的《论语》课

碰上一位让自己脱胎换骨的老师并由他亲自讲授一本让自己刻骨铭心的书,这应该是求学生涯中最为难得的因缘。《论语》就是这样一本让我刻骨铭心的经典,而劳悦强先生的《论语》课在我而言真有脱胎换骨的受用。

【郭振香】知识论对良知学的补充——以方以智“知”论为中心

方以智认为龙溪之学对“圣人”知识维度的弱化,偏离了孔孟仁智双显的主旨精神。他以“乾知大始、三德首知”等为论据,证明先秦儒学将“可学可虑”之“知”列于至尊至贵的地位。方以智从“知”的主体、工夫和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知识论体系的自觉建构。

【廖晓炜】性善说的强化与弱化:从荀子到董仲舒

性善说旨在说明人性中先天具足为善的能力,理论旨趣上颇合乎康德伦理学“应当蕴含能够”这一基本原则。思想史上,该说往往被强化为这样一种观点:人于现实中必然会为善,因而礼义、王教乃至一切后天努力均为多余。荀、董二子都是基于对孟子性善说的这一强的解读而对其予以批评;为说明后天教化的可能性条件,二家又不得不肯定人性中包含···

《衢州市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条例》全文公布,2024年9月28日起施行

2024年5月29日衢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衢州市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条例》,已经2024年7月26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9月28日起施行。

金纲著《论语鼓吹》前言暨后记

本书是一部“为己之学”,是笔者幼时即在家父督导下读《论语》,对这部中国第一典籍,有一种特殊疼爱的介入和坚持真诚面对的理念。该书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分析儒学义理,它是按照笔者理解的《论语》本义与现代价值的关联来解释《论语》的。全书对孔学有褒有贬:一方面,读者看到的是笔者基于疼爱,对先哲的认同和赞誉;另一方面,读者也能···

【金纲】论爱情(修订版)

世界的真相是:所有的人,都将死去;数不清的爱,大多夭折;最自我感动的爱情,可能仅存在于单恋中……

【邱维雯 摩罗】程朱理学视域下“失节事极大”辨正

考察《河南程氏遗书》中程颐的言论,可以推断出程颐并不反对妇女改嫁。当代学人对程颐产生误会的直接原因在于将“节”字解释为“贞操”。根据“节”字在古籍中的使用情况,将“节”解释为“贞操”并不符合中国传统古籍经典中“节”字的使用习惯。分析程颐语录中“节”字的内涵,“节”指征人的品格、操守时,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于行为而言,是外在行为···

【刘丰】礼的损益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在三礼学体系中,以国家为主体的《周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重视,北方更是参照《周礼》的政治制度,说明礼对于促进魏晋时期的最终统一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礼学的转型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学的发达这两个历史事例可以看出,礼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是维系中国文化的统一以及中国历史的统一的重要文化因素···

【王国雨】中国自然宇宙观的深层特质:以唐君毅的论说为中心

自然宇宙观是一种文明形态的世界观基础,中华文明的独特形态首先体现在自然宇宙观上。唐君毅基于中西印比较的视角,以《周易》哲学为主要思想资源,对中国自然宇宙观之特质作出了深刻揭示。只有深刻把握中国自然宇宙观的深层特质及其真理性,并主动涵摄机械论自然宇宙观于自身之中,才能使中华文明形态的自然宇宙观获得现代性和有效性。

“中华礼乐文明大系”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调整情况的通知》,增补524个图书出版项目。由孔子研究院推出、济南出版社·汉唐书局申报的“中华礼乐文明大系”入选。

林存光儒学著作集新书发布会在孔子研究院举行

8月23日,林存光儒学著作集新书发布会在孔子研究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孔子研究院主办,三十多名专家学者就该丛书的学术价值、出版意义,展开热烈探讨。发布会由孔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研究员刘续兵主持。

【张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域外司法中的影响

我国法律实务界和法学理论界应当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具体案例中的理解、研究和应用,让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司法实践中绽放出新的智慧光芒,也为其他国家法院审理类似案件、为国际社会制定相关规则提供重要参考。

【张涛】“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要正确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需要深入把握这一“结合”的内在机理。

【刘崧】“游于艺”别解

《论语·述而》大多记载孔子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的纲领、内容、方法与旨趣等,从中可以窥见孔子的教育境界和生命理想。其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非常精练,只有四小句,总共十二个字。

孔子密码 ——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

镜者,鉴也。铜镜作为古代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镜背的纹饰和铭文是反映和记录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和民俗变迁的重要载体,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媒介。

《孔子圣迹图汇编》入选2023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

《孔子圣迹图汇编》首次以大型丛书的方式结集出版,得到了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入选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文库。作为一部集大成、填补空白的孔子形象图集,对研究孔子思想、儒家文化传播、中国绘画发展以及古籍版本流传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第十一期儒家经典研习营在昆山举办

2024年8月14日至8月22日,第十一期儒家经典研习营在昆山狄邦华曜学校顺利举办。本次经典研习营共有25名老师和同学参与,分别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侨大学、贵州大学、韩山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