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海边,那里几乎每个乡里都有一座“天后宫”,供奉妈祖。小时候并不知晓这神祇跟那神祇到底有什么差异,也就不觉得妈祖跟其他神灵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母爱是中外通用语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有“母亲节”。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纪》《参不韦》,相继于2021年和2022年整理公布。这两篇长篇佚籍分别以“五纪”“五刑则”为中心描述天人秩序,内容彼此相关,都兼容了阴阳家、儒家等学派的思想,为我们了解战国至西汉阴阳家与儒家的两次交汇提供了重要线索。
前几天是国际母亲节,又能看到大家转发各种祝福母亲的文案与作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变得隆重了起来,或许是“母亲”这个主题与我们传统的文化契合的过于紧密,以至于很少有人注意到国际母亲节其实是个“洋节”,更确切的说是美国母亲节(英国母亲节是公历3月10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泉州是我神往已久的一座城市,因为许多朋友都说,今天在泉州还可以看到众多保存完好的宋迹,感受到不绝如缕的宋朝遗韵,而我,江湖人称“宋粉”,尽管这个称呼有些戏谑,甚至有点不友好,我不想接受,但我对宋代文明的欣赏也是不用掩饰的。到那些沉淀着宋朝历史的城市走一走,是我的计划。
“作为儒学的江南,正与江南本身一样,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我们以时间为维度展开,为了更好地在当下理解作为儒学的江南和江南的儒学,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她曾经的构成创化有真切的把握,更要通过这样的把握对其未来的可能流向进行前瞻。江南儒学公众号推出系列文章,对当下学界围绕江南儒学的研究动态进行整理总结。
在今本《荀子》中,《劝学》居首,《尧问》居尾;在今本《论语》中,《学而》居首,《尧曰》居尾。尤其二书均以“学”与“君子”开篇,立意若合符节。可见,这种相仿的排篇绝非无心插柳,而是整理者有意参照《论语》的篇章顺序来安排《荀子》,突出孔、荀对学以成君子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在荀子看来,“人之生固小人”(《荣辱》),而“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内核之一则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一系列儒家经典。反思当前的蒙学教育实践,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等蒙学读物多为人们所熟悉,然而自民初以来,朱子辑录的《小学》这部在历史上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经典性启蒙读物,···
圆丘祭天的记载首见于《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圆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该祭天的时间为每年冬至日,文献中亦有夏至日祭天的记载,如《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福柯拒绝身份认同政治并不令人吃惊。毕竟,他拒绝固定不变的、稳定的范畴观念。这和其他后现代思想家们一样。就像福柯本人一样,将他们描述为“自由意志论者”或者“无政府主义者”或者“浪荡公子”可能更好些。毕竟,无论你认为福柯和德里达是什么,他们都是自由思想家。
我们从来不缺乏创造性的窍门来修复人与智能手机破裂的关系。消费是敌人,限制是解决办法,新习惯是人家承诺的结果。目标呢?更具生产性的生活,让人摆脱无用的浏览和空洞无物的社交媒体光顾之苦。
想到死亡令人如此痛苦的理由是,无论是自己的死亡还是他人的死亡,每个生命之前和之后不是那没有终结的虚无,相反,是它那简单的庞大无垠,虽然有人可能说因为我们不可避免要遭遇的痛苦:导致个体存在的种种特殊性的众多时刻,填补我们生存时刻甚至多得溢出来的种种错综复杂之事。
“前两章现象”,指中外元典普遍存在的一种结构现象,即:第一章开宗明义,第二章呈现根本操作要领,前两章是全书的精髓,后面诸章通常是对前两章的详细发挥或者补充。
王阳明在任期间,庐陵县遭遇到了一场罕见的大瘟疫。王阳明临阵不乱,泰然应对,成功阻击了庐陵县这场瘟疫大灾,表现出卓越的社会治理才能,为他后半生的政治军事生涯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
破烂不堪的屋内堆满了十年来的报纸,旁边的“八筒”带着对主人的思念静静睡去,结束了它等待的一生。电影《忠犬八公》到这里也接近尾声,看着女主人泪眼婆娑抚摸着体温渐凉的“八筒”,我不禁想起孔子葬狗的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只要中华民族在,中华人文精神就有延续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为什么中国文化得以长期延续?这就不能不谈及文化中国。
“作为儒学的江南,正与江南本身一样,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我们以时间为维度展开,为了更好地在当下理解作为儒学的江南和江南的儒学,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她曾经的构成创化有真切的把握,更要通过这样的把握对其未来的可能流向进行前瞻。江南儒学公众号推出系列文章,对当下学界围绕江南儒学的研究动态进行整理总结。
如果我们生活在北宋东京,作为外来人口,想在京城购买一套房子,确实非常困难;不过,在京城租房却甚是容易,因为京城的房屋租赁市场十分发达:满大街都是房地产中介,叫做“庄宅牙人”;“富家巨室,竞造房廊,赁金日增”,放盘招租的房屋很多;宋政府也向市场投放了大批公共租赁房,并成立一个叫做“店宅务”的机构来管理公屋。
孔子说:“不时不食。”(《论语·乡党》)意思是说,饮食要应时令,到什么季节就吃什么季节生长的东西。到了谷雨时节,白天的时长越来越长,无论南北,气温都在快速升高。江南已经进入雨季,北方的雨水也在增多,空气逐渐潮湿,气压也开始走低。那么,我们谷雨应当吃些什么呢?
在《论语集注》的开篇,朱熹辑录了程颐关于读《论语》和《孟子》方法的相关论述,作为《论语序说》和《读论语孟子法》。在这些文字中,程子谈到了读《论语》的四种境界,亦可视为读经典的四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