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他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其中包括“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指出“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谈到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特性时,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其中提到了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
《典语》是三国之际吴人陆景所撰,著作时间不详,最迟当不晚于吴天纪四年(280年)。是年,陆景遇害,年仅31岁。此书有感于东吴末年内忧外患的背景而作,针砭时弊,言无虚物,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然世已久佚,赖唐初魏征等人所编之《群书治要》得以保存其大概,内容既反映了陆景救弊于一时的殷切考虑,也逐渐凝练为一种治道主张,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形成及流传于我国先秦时期的经典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本和主要源泉,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关键载体。
从“结绳记数”到“书契刻数”,从“文字记数”到“算筹记数”,远古先民的数思维逐渐从形象走向抽象,逐渐从符号走向逻辑。数思维是古代先民从数与数度之维认知天地万物的一种思维范式,其中贯穿着认识论、宇宙论和价值论的理论路向与历史逻辑。宇宙无穷,盈虚有数。数是超越的、理念的,又是具体的、量化的;从数绎出数目,数与数目成为远古···
何谓中国智慧?这是一个颇难回答的问题。虽然已经有诸多哲人进行了精彩的论述,比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就认为中国哲学具有“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的特色,这样的论述对于认识中国的智慧是大有裨益的。但是,“何谓中国智慧”这样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继续阐释的巨大空间。
先秦儒家的君子理念并非凭空产生,其渊源有自。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官学下移是推进先秦儒家君子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目前研究状况而言,学界对官学、私学关系下的君子观念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并未足够重视。实则二者紧密相关,私学并没有完全抛弃官学的教育理念、目的和方式,“君子”是联结二者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悌德与孝道往往相提并论,被认为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德行。关于孝道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能理解与认同。在中国人看来,爱、敬自己的父母,既是出于人的天性,也是一个人所当然应该做的。
进入老龄化时代涉老话题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尊老、养老已成社会共识,相比之下,对老的品性、老的需要、老有所为等问题关注度较低。事有不明问道于智,两千多年前孔子对老就有许多思考,尊老、崇孝之外,《论语》中有好几条关于“老了如何”的解说,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位古代智者当时表达的意思,能给今日人们的相关思考及应对贡献多少伦···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同年8月,《人民日报》刊发《国学,在燕园又悄然兴起》,提出“国学的再次兴起,是新时期文化繁荣的一个标志”,并呼唤名家的出现。
在《论语》中,存在一系列有关儒家人格的词汇,如“圣人”“仁者”“君子”“贤人”“成人”“善人”“士”等,学界惯于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或等级,几种划分都将圣人看作儒家的最高人格,也一致认为“君子”离“圣人”还差两步。与之不同,安乐哲认为“君子”离“圣人”仅有一步之遥。他的理由是,君子与仁者一样都具有政治和道德的双重含义,两者可以互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这···
古人使用干支纪年月日时,天干就表达了天地之间阴阳五行按照木→火→土→金→水→木→……顺序的循环主导,地支则体现了该天干所处的时空定位,或者说该天干赖以施展的平台情况(此时易学术语称为受生、得地,或受制、不得地,等等)。从而,干支纪时的方法不是随便安排的,而是一套精妙、成熟的理论体系的产物。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台湾与大陆之间同文同种,血脉相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属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是「两岸一家亲」、「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完全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强大历史基础和共识来源,是任何台独分裂主义和外部干预主义无法真正对抗和隔断的。
“三代”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是指夏、商、西周,秦以后也开始包括东周,并且一直沿用下来。“三代”所创造的高度文化成就受到了处于思想交锋中先秦诸子的追捧。
儒家慎始。经书开篇,大都寓意颇深,统摄全篇,如《诗》之《关雎》、《书》之《尧典》、《易》之《乾》《坤》。至于《春秋》为何自鲁隐公开始,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11年,清华简《系年》的公布,为解开这一谜题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和新的视角。《春秋》始于隐公,实是源自西周末期“二王并立”开启春秋各国乱局,霸权迭兴,孔子···
蒙培元先生逝世十多天了,想着这位从未谋面但十分敬仰的老人,我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如骨鲠在喉,总想写些文字,表达思念之情。
色彩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颜色观念本质上是一个从属文化观念,不同色彩代表和诠释着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意蕴。在悠久绵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黄、青、白、赤、黑是五种正色,而黄色排在五色首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将黄色奉为至尊色彩的深厚传统,黄色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而且在中国传···
近代西方文明的强势入侵,不仅在器物和制度层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巨大冲击,事实上两个文明的碰撞对中国思想观念造成的影响更为复杂。梁启超的《论公德》恰是这一复杂时代下的产物。樊浩指出,梁启超的伦理思想是“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说“不中不西”可能不太准确,毕竟梁启超的伦理主张不是超脱中西而独立一派;但“即中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