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对儒家文化的当代愿景多有论述。分析福山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是观察大疫背景下,儒家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界处境的有益管道。
范瑞平教授重点阐述了“为什么应该主动诉诸儒家文化的伦理资源来思考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危机以及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儒家文明的伦理资源究竟是什么?儒家文化的伦理资源如何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危机和挑战?
笔者非常认同范教授的此一主张,也基本赞同他所提到的儒家和谐理念应对新冠疫情的殊胜之处。但正因为这一主张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它值得细致的审查、辩护和批判。本评论试图从儒家和谐文化的角度回应新冠疫情应对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与范教授进一步商榷。
儒家自然反对如此坐等病毒肆虐的「佛系模式」,西方社会最后也都全力去防堵病毒,没有任由病毒肆虐到尽的方式。西方也有年青人认为自己身体强壮,不怕病毒,或认为这只是一种流行感冒之类,因而轻忽不理,以政治之自由权利来拒绝政府强制戴口罩,禁止聚会等限制令。此与西方自由主义或个人主义无关,更与原则主义无关。但由此而产生对···
东亚国家对于这次疫情的应对,至少在疫情明显出现之后,总体上处理得较之西方国家更好,背后实有不同的伦理精神的反应和支撑。本文诉诸儒家美德伦理学的资源,宣导人类进行伦理学的范式转向:我们需要和谐主义(而不是科学主义)的发展观、美德主义(而不是原则主义)的决策观、家庭主义(而不是契约主义)的天下观。
山东是齐鲁之邦、孔孟之乡、儒学高地。自周公封鲁、太公封齐以来,文化即已繁盛起来。之后,出现孔子、孟子两位圣人。荀子也曾十五岁游学稷下,三为祭酒,最为老师,后为政兰陵,著书终老此地。先秦三圣贤以道自任,燃烧自己,发光发热,照耀着齐鲁大地。自此之后,山东与孔、孟、荀三位圣人就分不开了。齐鲁学人莫不引以为豪。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古代都城及宫城布局形制所蕴含的“中和”理念被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所认同。考古发现与古代文献记载均佐证这一历史。鲜卑民族从大兴安岭南下,经内蒙古盛乐、晋北大同(平城)建立北魏王朝,最终徙都“天地之中”洛阳,继承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布局形制,营建北魏洛阳城,使都城的“中”与“中和”理念更为深化···
作为美国和西方两大文化体系,人本主义和神本主义的矛盾具有原则性,是美西的内在性和国家精神矛盾。
中国在这次疫情应对中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而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至今仍是疫情重灾区。福山认为中国的强大执政能力是关键因素,但是正如范文所指出的,儒家传统伦理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可是却被很多人忽视了。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儒家伦理的重要性,需要重新认识儒家伦理学相对于现代西方伦理学的优越性,需要思考为何大疫当前儒家伦···
新冠发生时,在日本,写过几则想法。2020年3月回国,隔离十四天(3、21—4、4),期间有感而发,每天写想法一则,计十四则,近八千字。耳闻目睹,心有不安,故不惮讥骂,萌生推出之念,若这些随手记下的浅薄而杂乱的想法有裨于时事,则幸莫大焉。
《荀子集解》为有清一代荀子整理、校释的集大成之作。王天海曾将其总结为四大特点。一、列考证;二、存古注;三、择善本;四、集众说。中华书局版《荀子集解》,惜乎未尽善,版版仍旧贯。王天海曾有两大长篇校勘雄文论述。
《唐文治集》全18册六百余万字,由澳门大学邓国光先生主持整理,含《文集》6册、《经学论著集》6册、《性理学论著集》3册、《文章学论著集》3册,作为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图书,现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如期出版,唐先生的可佩事迹、精神旨趣、 乃至心迹情感得以完整呈现。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再次成为我们这代人所面临的···
特朗普只是药方,对药方的政治批判与清理,无法取代对美国真实问题与矛盾的诊断和回应。美国民主重建不是以批判特朗普结束,而恰恰是以其为负面典型和反思开端,并有勇气直面特朗普主义所捕捉和提出的相关问题,相应设计和提出具有真正科学性与民主建设性的制度化解决方案。
刍议“实事求是”、湖湘文化与岳麓书院,这个题目看起来有点散,其实有一条线索,把这三样东西连接起来、贯穿起来。这条线索就是“认识论”。湖湘文化也好,湘学也好,跟认识论有很大关系。
儒家的学问究其根本是做人的学问。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去达成这样的目标?是孔子以降的儒家学者所共同追寻的目标。而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需要从先秦儒家,也就是儒学的原点处出发,将相关概念梳理清楚。
“选贤与能”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选贤与能”亦作“选贤举能”,即选举贤能之人。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伦理道德教育。《大学》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论语》中记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国古圣先贤在体悟“道”的基础上,把人的“德”统之于“仁”,并具体在社会立身处世、齐家治国时所体现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方面,也称为“八德”。正是这种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
《礼记·礼运》中有一段著名的论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大同”,代表古人对理想社会的最高憧憬,表达了一种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追求。此一憧憬和追求,历数千年,始终是中华传统思想的主流,具有重要的价值。
所谓学者,就是一个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形成思想解决问题的人。书有未曾经我读,于是就尽量找到书的提要或书志类书来充实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