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与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它们水乳交融,是呈现中国艺术“有域无界”特征的主要代表;另一方面,与其他文化形式相比,诗与乐的关系更具持久性,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学”形态。本文使用“乐”,而不以“音乐”代之,是因为中国古代“乐”的内涵和外延都与现代意义上的“音乐”不完全一致。概而言之,中国古“乐”是“礼乐之乐”与“音乐···
《管子》中将礼、义、廉、耻视作事关国家存亡的基石,认为“礼”的作用在于不逾“节”,能使人守规矩,充分肯定了“礼”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所发挥的作用。《礼记》中则进一步提出“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做到节制有度才能是知礼明礼的君子。可见,“礼”与“节”关系密切,无论是对社会发展,还是对个人修养,都具有重要价值。
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射在江南儒学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那就一定是道学张大的南宋。而考察南宋乃至其后的江南儒学的发展演变,则又一定要纳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由南宋至元,以江南为中心,中国社会发生了继唐宋变革之后的又一次大转型,这就是宋元变革。沿着宋元变革社会转型的路向,中国历史经历明清,走到今天。宋元变革中的江南儒学···
近年来,“汉服热”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内容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是中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其基础之一是历史悠久、自成一体的“汉裁”技艺。汉裁在历史文献中被称为“制衣”“裁衣”,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流传。然而在清代,汉裁的零星内容不断被边缘化,加上近代以···
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是中国儒道文化精神的两大基石。但是,将儒道文化人为地对立,却成为古代学术的一个痼疾。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就曾感慨:“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随着学术与思想的分野,从梁启超“南派”“北派”之分到当代学界,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所彰显的价值观人为地对立,又成为近代学术的思维定势。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600多年了,历朝历代,什么硬骨头都见过,但是从来没有看到另一个比孔子更“拽”的人了。而后世有那么多硬骨头,基本都是在效仿孔子的“拽”。
义学与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社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代初期,义学与书院有着较为清楚的边界。随着时代发展,二者逐渐在组织、制度、模式、作用等方面呈现出不少相似之处,义学的书院化现象较为突出。清代义学的书院化模糊了义学与书院的边界,成为教育史研究中亟待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一格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全党全社会增···
自省即个人对自身思想和行动的事后反思。自省理论视阈在我们本土起源甚早,先秦时期记述鲁国学者孔子言行的古籍《论语》中已有相关记载。《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又《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观自在者—自省—生活世界”三位一体理论视阈,是胡塞···
中国雕版印刷经历了从宗教向世俗、从下层向上层的社会传播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某些节点,如五代国子监刻经值得特别重视。这些节点让这门技术在工艺水准与社会认同方面得到关键性提升。叶昌炽认为毋昭裔就是站在这些节点的关键人物。在他看来,毋昭裔堪称第一位大规模主持刻印书籍,尤其是经典书籍的人物,但更多学者则将其视为五代版刻···
“哀敬折狱”语出《尚书·吕刑》。虽然犯罪是可耻的,但儒家主张法官应怀着哀怜的心情处理案件,同情犯罪人。孟孙氏让阳肤担任管理司法的官员,阳肤向孔子的学生曾子求教,曾子即告诫说:“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查获民之犯罪,当哀矜之,勿自喜能得其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也云:“将刑,为···
浙江省湖州市有一个闻名全国的景点“庙中庙”,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摩和瞻仰。庙中庙就是在府庙内部还有一间城隍庙,该城隍庙祭祀的是明代成化年间的湖州知府劳钺。据新中国成立前的《德清县志》记载,劳钺勤于政事,关心百姓,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他的仁政惠爱备受百姓思念。
西方的两希传统中都镌刻着蔑视商业活动的基因: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嘲讽商人是“是些身体最弱不能干其他工作的人干的”,耶稣则把商贩驱逐出圣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孔子、孟子那里从来没有对商人或商业行为的讥讽,相反,孔子经常熟练使用商业术语,原始儒学的贤人中更是出了儒商子贡,而到了孟子这里仍然强烈地为自由贸易进行辩护,这···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上,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倡导人们对自然万物持有仁爱之心,将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密相连的存在,从而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重要价值论参考。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文化强调名分,君臣上下用语等级分明。但后世为人君所专用的一系列称呼并非自古已然,而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如《日知录》说:“汉初,人对人多称臣,乃战国之余习。”“人臣有称人君者”,亦可被称“万岁”。“弑”字同样如此,细察其语义变迁,亦非自始即指臣杀君,而是自有其演变历程。正如陈寅恪指出的:“凡解释一···
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之一,《尚书》不仅在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层面有重要价值,其在东亚文化圈的重要作用亦不容忽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尚书》流入西方世界,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管道。
《诗经》的结集,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最早提出孔子删诗之说,后世引发长期的争论,从违双方论争纷纭,聚讼不断。学者时或蹊径独辟,倡言新说,清儒方玉润提出两次成书说,认为第一次编集出于周朝乐官,第二次编集出于鲁国乐师。近时学者继踵而上,刘毓庆、徐正英、马银琴、曹胜高诸先生相继提出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经典往往因为年代久远,脱离了当时的语境和环境,而在后世的理解中呈现出多义性。汉人董仲舒倡“诗无达诂”,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是对文学经典多义性的一种表达。《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虽然语言平实简洁,但由于时代殊隔,在某些章节的理解上颇有争议。
很多人认为古代精英是骄奢淫逸的,礼教是用来压迫社会底层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味着礼教并不向庶民开放,庶民其实过得更随意,不受礼教的束缚。至于“刑不上大夫”,并不是说精英犯罪不受惩罚。精英“大夫”犯罪,需要保住这些人最起码的体面,犯了死罪的是让他们“盘水加剑”,回家引剑自杀。这么做,恰恰是因为精英肩负着沉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这个宝藏,有助于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