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天下为公”与中国文化精神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2-12-27 23:26:34
标签:中国文化精神、天下为公
杨朝明

作者简介:杨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东梁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山东省政协常委,第十四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出版《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八德诠解》等学术著作20余部。

天下为公”与中国文化精神

作者:杨朝明(孔子研究院原院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特聘教授)

来源:掌上济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其中,“天下为公”就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崇高追求。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孔子首先提出的大同社会理想。2500多年以前,孔子站在当时的历史高端,总结上古三代,深刻反思现实,思考社会和顺与和谐,希望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各尽所能,相互关心。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

 

孔子倡导天下为公,是他立足于人类发展中心点,以人为本,研究人性与人的价值所提出的。孔子深刻思考人心与道心、人情与人义、天理与人欲的关系希望人们按照“社会人”的要求修养自身。《说文解字》说“背私为公”,“公”就是“公共意识”“公共道德”。“为公”就是修为自己的公心,“天下为公”希望世人都能克己修身。它与“为己”一致,“为己”即“修己”。因此,儒家讲求“角色伦理”,也就是人各正其名,各尽其分。

 

在孔子心目中,尧、舜、禹、汤、文、武等“明王”之治给了后人很多启示,天下为公的思想正是既往政治思想智慧的凝结,因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例如,唐代有人说“心苟至公,人将大同”,明末思想家认为“天下非一家之私”,“天下”为人民所共有,提出了“公天下”主张。人们还把这一道德理想凝聚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要求。孙中山先生希望实现的“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因此,“天下为公”是中国社会公德的最高原则,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核心。

 

中国先民认知世界,以天地为师,着眼古往今来,关注四方上下。在中华文化早期典籍中,“天下”“万方”“四海”等概念层出不穷,这源于中华文明的天下观、世界观、整体观、系统论,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人们深刻理解“天道成而必变”“道弥益而身弥损”的道理,从而强调人际之间、邦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合作共赢。中华礼乐文化正是致力于人心教化,率性就道,用以预防人欲横流,在人的思想中构筑堤防。所以《礼记·坊记》说:“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踰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中国“天下为公”的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是“一”的思维。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圣哲,他们的思想彰显了人类应有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庄子推崇“道术”而不是“方术”,“道术”的最重要特点就是整体思维,包含有天地之美、万物之理,包含着系统思维、全局意识。他说的“道术”是指内圣外王之道,而这个“内”与“外”就是老子和孔子共同特别追求“一”的思维。儒家讲父子、君臣、夫妻、兄弟、朋友之交“五达道”,认为各种关系就像阴阳关系,都可以、都应该看成是一个整体,处理各种关系都要执中而行,才能达到“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的效果。阴阳和谐是一种中和状态,只有和谐、稳定,才能发展。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只有自信自强,才能更好推动文明相通、文化相融。上世纪80年代西方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呼吁:“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埃及前总理伊萨姆·谢拉夫认为,这个“无序混乱的世界”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点”,做到这件事情的主角,应该是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他特别强调,中国人一定要珍视自己传统的价值观,他进一步认为,“不光中国人民需要这些价值观,全世界也需要”。

 

“天下为公”的思想是中华“王道”理想。中国自古追求“王道行天下”,这是中国古圣先贤心中的理想政治。孔子谈“王天下之言”,孟子言“王”“霸”之别。霸道依靠兵甲之力使人被动屈从,王道以德行仁使人心悦诚服。“天下为公”,是中华文化最“珍贵的遗产”,世界要和合共生,就需要大力弘扬“天下为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既是中国治国理政的理念,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根源。他倡树“天下为公”,这既是中国的外交理念,更是文化理念、价值理念,是为了共商、共筑、共赢、共享,建立民主、平等、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维护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美国学者卡里·托克(Khairy tourk)著有《“一带一路”为什么能成功》,他从比较的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必然成功的逻辑,认为这一项目的本质特征,就是礼让、合作、协作、互联互通、沟通和协商。“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平等包容性原则,有着不同价值观,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国家能够相互合作。他看到,在如何建立世界秩序和国家间关系的原则上,中国提供了高质量的发展建议,可以很好引导“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代化。

 

中国人信奉创造、分享、助给,创造在自己,分享给他人,助给予弱者。按照美国学者休斯敦·史密斯《世界宗教》的说法,当一个人深入关注的中心从自身、家庭、社会、国家向着全人类不断提升超越时,格局与气象也就不断放大。中国思考人类的共同命运,已经“同民族沙文主义针锋相对”,也应该是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世界精神的最佳选择。西方有人说“知识就是力量”,中国则强调提升力量先确定方向。中国人特别强调“人能弘道”,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中庸》说“道前定则不穷”。思维模式标识价值取向,决定行动走向,中华传统将荣誉与责任看得很高,特别注意兼顾多方利益,认为“道并行而不相害”。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再到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都明确指出了“天下为公”,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理念,也是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体现。今天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天下为公的文化理念,彰显着中国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中国也会与全人类共享中华文化智慧。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