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这首热血的《孤勇者》,唱出了多少人内心的坚守与倔强。何为孤勇者,那是一个个能够忍受孤独,面对世界的残酷与黑暗,却依然勇敢的人。一个“勇”字,为身处艰难苦难的人注入了无穷的能量。
如果对人类文明的开始一端和现代一端进行比较,人类在现代的确取得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物质和科技方面。但也有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根本问题:物质文明本是基础,也的确是必须优先满足、绝不可缺的,但这基础到了现代却变成上层建筑和最高的价值目标,似乎所有成就都需要通过物质收益来衡量,人类所有聪明才智都需要投入在···
如果说唐代通过科举制部分打通了平民晋升的通道,那么宋代的教育和选拔更加彻底。由于民众素质的提高、信息传播能力的增强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情怀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中国传统的古老智慧总因人类命运和处境的相似性,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散发出光芒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在宝岛台湾,每年的8月8日,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父亲节”,也叫“爸爸节”、“男子节”。这一节日背后不仅有感人的历史故事,更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这一天,让我们省思父爱如山,让我们礼敬中华孝文化。
《四库全书总目》卷191集部总集类“存目一”著录《大全赋会》50卷:“不著编辑者名氏,皆南宋程试之文。案宋礼部科举条例,凡赋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其官韵八字,一平一仄相间,即依次用;若官韵八字平仄不相间,即不依次用。”《大全赋会》所收作品皆为“南宋程试之文”,而宋代科举所考之赋实为律体。由此可知,《大全赋会》是一部收录南···
“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我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个强者,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富强,但是怎么理解“强”?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应该追求的“强”?
“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即将到来的七夕是个文化内涵丰富的节日,许多知识有趣又令人深思。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也是七夕节。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先秦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到当今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助的表述虽有变化,但其实质一直常青。尤其是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互助养老作为一种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养老方式悄然兴起。在当今崇尚多元治理的社会格局中,互助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各项制度的建设,科举制度便是突出的一例。
隋唐盛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制度创新,科举制度创建直接推动了贵族官僚政治向文官政治的转变。东晋南朝以来,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皇权主要依靠士族支持,以致皇权极不稳定。隋文帝取代北周之后,为了防止“关陇集团”等士族势力过分强大,威胁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实行了“偃武修文”的政策,废除了士族赖以维系的选举工具——察举制
科举功名又称为“出身”或“科名”,是指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取的特定身份和资格。获此者,可由此走向或走上仕进之路、享受相应待遇。所以,科举功名也就自然成为唐以后历代政权选拔人才特别是凝聚和稳定社会最为得力的工具,且这些功能随着科举功名体系的日趋完备而不断强化。具体而言,自唐至清,科举功名体系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这个当代中国最有感召力、凝聚力,最简约、最概括地体现当代中华儿女共识和追求美好生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理想和核心价值观。
“和合”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与首要价值,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观、社会观、世界观和宇宙观,贯穿个人与家庭、社会与国家、世界与大自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来路中,中华文明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有的选择日月重合的日期,这不仅是讲究数字的重叠美,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天地交融日月重合的崇拜。而七夕的双数重合里,不仅寓意“双七双吉”或“喜中带吉”的吉祥,七夕之“七”,还连着一串与数字“七”相关的名堂和有意味的节俗。
西周时期史官职掌繁杂多样,但其中的文史之责无疑是最重要的职掌之一,而记言、记事等书写活动又是文史职掌的重中之重。在这种书写活动中,史官的主体意识不断凸显,逐渐开启了从被动记言、记事到主动描述历史的转变,不仅完成了对历史的价值判断,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指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