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锋《中国文语哲学刍议》出版暨自序

本书稿打破学科间之藩篱界限,在 大学术视野和知识结构下进行跨学科的贯通分析论述。

【张容南】积极老龄化的儒家叙事及其孝养困境

与西方社会的方案不同,东方儒家伦理提供了另一种积极老龄化的叙事,该理解不是聚焦于生产力,而是关注一个变老的社会如何帮助个人应对越来越长的生命周期,实现好的生活。儒家的“学”与“孝”是帮助我们实现积极老龄化的两种重要方式。

【专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文江:中华文明的古史序列可推演至何时?

以“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为主题,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6日至8日将在北京举行。

黔浙贛三省共推“阳明三万里”文旅产业 合作倡议签约仪式在贵阳举行

8日,黔浙贛三省“阳明三万里”文旅产业合作倡议签约及推介发布会在贵阳阳明祠举行。

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携手共促理学文化国际化传播

11月6日,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在周敦颐家乡湖南永州市道县举行,湖南、江西、广东、重庆、河南、江苏的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索理学文化渊源,共话如何提升周敦颐理学文化国际影响力。

【李秀强】《诗序》的时代及作者新探

自汉代以降,《诗序》的时代与作者问题便聚讼纷纭,大致分为五类:春秋晚期孔子作、战国初期子夏作、西汉毛公作、东汉卫宏作、非一时一人之作。学术界一般认为,《诗序》非一时一人之作。出土文献的不断丰富,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诸多新材料,兹对此再略作新探。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京开幕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希腊文化部、希腊雅典科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11月7日在京开幕。

【梁涛】孟子“井地”非三代井田,而是为滕国设计的土地制度——一个误读的仁政理想

孟子提出“井地”的背景是战国授田制,但由于坚守“恒产”“取于民有制”“谨庠序之教”的仁政原则,其制度设计与战国诸侯的土地制度有很大的不同。澄清“井地”非三代井田制,而是为滕国设计的土地制度,可以对孟子的仁政理想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王进】典籍·思想·书写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张新民教授侧记

6月21日下午,身处偏远西南贵州的我,突然接到一位久未联系的北京老师的来电,说他今天很高兴地在北京见到张新民先生。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其相遇的欣喜之情如在目前。末了嘱咐我说,贵州虽然远离学术文化的中心,但因为张新民先生在,子居九夷,何陋之有?希望能一往如昔,向他请教。

【娄林】古典学的“非学科”性质

古典学是一门亟待建设的学科,我们需要从古典语言、古典文本、政治史和思想史等各个层面思考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

【李长春】经史传统与古典研究

何谓“经史传统”,学界有不同认识。有人用它来指称清代学术中经籍整理、文献辨伪、史实考订、书志编纂的学术传统,这样理解显然过于狭隘。有人会把它视为经部之学和史部之学的总和,这种理解望文生义。

【董波】古典学与文明传统的价值传承

什么是古典学,古典学具体包括哪些范畴,中西古典学有何异同,古典学如何成为文明互鉴的纽带……11月6日至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在大会开幕之际,本报以专版形式,集中刊登6篇我国古典学学者撰写的文章,以飨读者。

【赵建永】历经十余载,薪火再相传 ——〈汤用彤学记〉新版略记

在汤一介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汤一介研究会、三智书院等机构在京成功举办《汤用彤学记》新版发布会暨汤学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新书和汤学的学术价值、传承发展贡献等问题发言,一致认为该书已成为研究汤学绕不开的基本文献,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刘经富】一介书生遗所思

汤一介先生已辞尘十周年了。

台湾大学学子在台北孔庙行敬师志学礼,礼容遵孔德成先生考订

2024年(甲辰)11月2日,以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为指导单位,至圣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启书带领20位礼生、60位学子于台北孔庙举行第四届台大中文系敬师志学礼。

《大道知行》第三辑新书首发式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20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辽宁人民出版社承办的《大道知行—国际儒学联合会系列讲座》(第三辑)新书首发式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以“教授学者讲传统文化,培育企业家智慧品德”,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相关单位代表参加活动。此外,活动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儒家邮报】第405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74年暨孔子2575年〔耶稣2024年〕11月6日

日本学者新解《论语》 中华文化与全球汉学双向奔赴

10月20日,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和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共同主办的《论语新解:孔子语录是如何形成的》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李乔】“人民者,天下之元气也”

标题上这句话,是明代学者方孝孺在《深虑论》中提出的,是很醒人眼目的一句话,因为它与历史唯物论的人民观颇有相似之处。方孝孺所说的“人民”一词,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民”,意思基本相同,指的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