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衢】西园讲学记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5-03-24 20:26:23
标签:
刘青衢

作者简介:刘青衢,字天之,号松塘,男,西元1983年生,贵州瓮安人,同济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先秦儒学,宋明理学。

西园讲学记

作者:刘青衢

来源: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二月廿四日辛卯

          耶稣2025年3月23日

 

乙巳春分,修文龙冈山麓,惠风和畅,桃红柳绿,鸢飞鱼跃,一派天机。愚应邀至西园讲阳明子之学,自午至晚,如有神助,四小时一气贯通,未尝须臾中辍。讲毕已夜暮时分,而听者意犹未尽。

 

阳明过化之地,天下心学祖庭,知先生之学者,何其多也?愚不揣浅陋,信口雌黄,无异班门弄斧,本当惴惴不能自绥,竟亦稍显从容,未尝局促。何哉?盖非学问渊博,而以存心至诚也。

 

愚诚何似?《中庸》有言:“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愚非时时祭祀,然偶有一念发动,思及阳明,即莫不毕恭毕敬,唯唯诺诺,感其如在吾上,如在吾左右。此系方寸自知,未敢大言欺人,矧欺天乎!

 

愚诚何见?见之于痴也。盖愚受本师张先生接引而入阳明子之门,至今十数年矣。十数年来,虽亦略观经史,粗问佛老,旁涉西哲,而孔子以后,宗主只在阳明。故反复读阳明子之书,体阳明子之心,用阳明子之功,恨不能与阳明子合而为一。人有笑我痴、笑我陋者,我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由是知而爱之,爱而敬之,敬而行之,于阳明子之言无所不悦,于阳明子之人则常遇于梦寐之间。

 

愚诚何见?见之于信也。阳明子之在吾心,谓为学习之对象,可也;谓为崇拜之偶像,尤可也。愚仰望阳明,而不视之为超绝之偶像,而视之为可亲可近之师友。愚玩索阳明,而不视之为冰冷之对象,而视之为起敬起仰之圣贤。愚既崇之若神明,亦学之若大儒,复亲之若同道也。

 

古来论三不朽,无不以阳明为典型,愚无间然也。阳明之德高也,愚瞻之若日月而不能同其辉。阳明之功大也,愚畏之若珠峰而不能居其顶。阳明之学深也,愚游之若东海而不能探其底。

 

愚于阳明,唯迷信之而已。

 

愚诚何见?见之于情也。尔来游龙场之数,不可胜计,每至即远近眺望,念兹在兹。初次入山躬拜阳明,最为刻骨,终生难忘。当时草有一诗《雨中谒修文阳明洞》,曰:“雾笼幽林雨漫天,薄衫不耐冷风褰。文成殿上文犹在,君子亭中君已仙。竹影空移千古月,书声未过一方田。凭冈独立呼苍柏,大道何时如日悬?”

 

久读阳明著述,观其生平道术德业,掩卷沉思,屡有兴发。旧诗《三伏日又读阳明寄友二首》纪之,一曰:“持卷临窗热浪吹,流连往圣已忘时。龙场夜半惊天下,孔学千年起我师。自信昭灵盈众理,不随草木索新词。封侯拜庙都如幻,喜有心中一点知。”二曰:“立世凭谁问,良知万古光。山间平巨寇,案上抚书香。剑气能投死,人言岂惧伤。可怜扶病去,独剩院空凉。”

 

知之愈深,尊之愈切,某岁清明,愚携友人至玩易窝祭拜阳明,于洞中独立多时,神交意对。有诗《清明吊阳明玩易窝》纪之,曰:“五百年前玩易窝,沧桑未改旧岩窠。容身仅足低头进,游目长如永夜挪。石椁关天天在我,春花含笑笑于坡。人生何事摧雄志,敢对阳明死里歌?”

 

夫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愚治阳明子之学不敢言明也,然愚敬阳明子之心自问有诚也。愚何以求其明?唯有诚也。愚何患乎不明?唯致诚也。益诚而益明,益明而益诚,学问之道无他,精诚而已。

 

西园者,阳明谪居时耕读醉吟之地也。有诗曰:“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踣。芜草稍焚薙,清雨夜来歇。濯濯新叶敷,荧荧夜花发。放锄息重阴,旧书漫披阅。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起来步闲谣,晚酌檐下设。尽醉即草铺,忘与邻翁别。”

 

五百年往矣,草木依旧,山水未改,愚徘徊其间,仰观俯察,阳明子之一谈一笑,一行一止,恍惚如在眼前。然辽鹤不来,仙人久去,愚跂足寻之,不见其影,侧耳听之,不闻其声,只剩怅然惘然,无限忧伤。恨不能早生五百年,追随先生左右,闻一謦欬,可慰平生。

 

呜呼!今之所能为者,常读先生之书,常修先生之道,常讲先生之学,与一二同志,切磋琢磨,守先待后,共振斯文,稍盼不负先生之教诲而已矣。

 

后学刘青衢过西园讲学,遐思先生,流连不忍遽去,托之以记。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