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顽石”,开出了夺目的思想之花。“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过去,众人皆知陆九渊、王阳明。被“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之语所震撼,被阳明的“良知”所感染。
本书校注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徐必达辑刻《合刻周张两先生全书》卷九至十一《易说》为底本,以明嘉靖十七年(1538)吕柟刻本《横渠先生易说》、万历四十六年(1618)沈自彰《张子全书》所收《横渠先生易说》等为对校本,以《易说》清代其他版本、宋代集注类《易》著及《张载集》等今人整理本为参校本加以点校,对《易说》中的疑难···
万物灵性隐匿的冬日,我站在天地相接的莼湖岸边。湖面开阔,静如卧镜。透过细密动荡的波纹,竟然发现了莼草的影子。
沱江书院地处岳阳市华容县,其前身是龙峰书院。龙峰书院在华容县圆觉寺旁,光绪二十三年(1897),知县刘朝焜将其迁至黄湖山南麓,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狄兰标在县署东辟地创修,易今名。后倾圮,1996年原址重新修复。
昭潭书院位于湘潭市。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县方伯始建。乾隆八年(1743)知县李松增建学舍5斋,置学田415.5亩。书院在清代曾辉煌一时,与湘潭文庙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儒家教学体系。目前,书院被保护修缮利用,成为湖南科技大学的一部分。
“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目睹楚国危亡,痛不欲生,遂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在此投江殉国。”
金鹗书院位于岳阳市中心的金鹗山上。《巴陵县志》载,金鹗山面洞庭湖而襟带邕湖(即南湖)及近郭诸山,湖光山色互相掩映,为“灵秀之区”。唐代诗人张说诗云:“云间东岭千重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渌江书院位于醴陵市西山山腰,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始建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宋明皆为学宫,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被正式命名为渌江书院。书院分为三进,由头门、讲堂、内厅、斋舍组成。渌江书院是清代书院全面大发展时期的产物,为较为全面地考察清代县级书院的发展演变提供了良好的范例。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
中国龙纹从最初产生,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象、由原始到精美,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是华夏各民族文化与制度、审美与心理、工艺与智慧的凝结与体现。在中华传统服饰的发展史中,龙纹也经历了从原始的“动物性、神话性”到“平民与阶级的分化”,从原始社会的“敬祭天神”到封建社会的“皇权标志”,再到新时代“祥和的中国文化符号”,三个层级···
关于理学基本问题,前贤已有许多精彩论述。例如牟宗三从道德形上学层面出发,提出理学核心议题是探讨道德所以可能的超越根据,亦即心体与性体的问题。此说深有所见,对于哲学地建立中国哲学大有助益;然而亦有所蔽,在处理经史问题上有所不见。本文尝试从人与宇宙的关系出发,重新讨论理学基本问题,希望能有所补充。概言之,人与宇宙···
中国传统治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原生形态,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挖掘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资源,无论对于建立中国思想研究的主体性,还是对于建立当代世界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心灵秩序,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024年1月3日上午,明德书院新年交流分享会在兰州交通大学田家炳教学楼举行,这也是明明德读书会更名为明德书院后的首次活动。此次活动由李芷涵同学主持,参加活动的成员有:读书会指导老师杜华伟老师、段晓霞老师、读书会成员金宏利同学、王淑珍同学、田小霞同学、刘婧宇同学、张娜同学。此次活动旨在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共···
孔子被后人尊为“先师”“至圣”,他本人却说“吾少也贱”,不敢自称“圣与仁”。孔子为何这样说呢?他是怎样成为“师”与“圣”的呢?这要从孔子的家世和一生来说。
《泰泉鄉禮》曰:“尊幼輩行:一曰尊者,謂長於己三十歲以上在父行者;一曰長者,謂長於己十歲以上在兄行者;三曰敵者,謂年上下不滿十歲者,長者謂稍長,少者謂稍少;四曰少者,謂少於己十歲以下者;五曰幼者,謂少於己二十歲以下者。”
清代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是一普及与流变时期,而书院在清代普及的实现有赖于广大农村地区家族、乡村书院的普遍建立。家族书院与乡村书院是构成我国古代书院体系的底座,是书院体系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武夷山朱熹园时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金山,又名金城山,自古为潮州人文荟萃之所,府署所依之地。宋代,潮州知军州事王汉大规模开辟金山,文人墨客勒石其间。有朱熹手迹“拙窝”、大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等三十处石刻。潮州有八景,金山占其二,金山古松、北阁佛灯皆为潮州名胜,此外,金山上还有号称“广东第一井”的金山古井。
2024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龙年,龙文化相关议题颇受关注。在考古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看来,中华龙文化的实质是“敬天法祖”,即对上天、天道或自然界、自然规律的敬畏,对祖宗基业道统的继承效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在我看来,深入探讨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认识中华文明的内在特性、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着非常···
01陈明著《儒家文明论稿》02王庆新著《信仰与秩序:中西文明对话与会通的思考》03白欲晓著《朝向儒教自身——中国儒教传统形态研究》04唐文明著《极高明与道中庸——补正沃格林对中国文明的秩序哲学分析》05陈赟著《文明论的历史哲学》06吴飞著《礼以义起——传统礼学的义理探询》07王琦著《宋代“四书”经筵讲义研究》08宋立林著《儒家八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