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院召开中韩儒学传播交流座谈会

3月7日,孔子研究院召开中韩儒学传播交流座谈会,并聘任韩中新闻记者协会会长、韩国新华报社社长、《世界侨报》发行人曹明权为中韩儒学交流大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代表孔子研究院向曹明权颁发聘任证书,副院长袁汝旭主持会议,中外通讯社摄影部主任编辑记者李茂娥,韩中新闻记者协会文化交流艺术团特···

四海孔子书院:经典与六艺一体融合的中华文化新空间

几千年来,书院教育支撑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延续着中华文脉与道统传承。除了有官办的书院之外,民间学人亦代代相传,兴教办学,培养人才。尤其是在宋明时代,一个书院的成立,意味着这个地区将以此为基点,形成一个区域文教与学术中心。在这里,师友共学,著书立说,并向周边传道讲学。

孔子文化研究院“洙泗学人”工作坊第二期,刘彬主讲“易图学的宇宙论建构”

2023年3月7日晚7点,孔子文化研究院主办的“洙泗学人”工作坊第二期在曲阜师范大学科技楼二楼北会议室举行。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东亚易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二级教授刘彬老师做了题为《试论“易图学”的宇宙论建构》的精彩讲座。张韶宇副教授担任与谈人,副院长宋立林教授担任主持人。我院院长王钧林教授、副院长周海生副教授等出席。···

【专访】欧洲汉学会前主席巴得胜:“西观”中华文化三十载,我看到什么?

在欧洲汉学界,比利时根特大学是绕不开的名字。早在1900年,根特大学就开设东方学课程,并将梵文作为选修课,1958年后,开始系统研究东方学,汉学研究基础可谓深厚。

商务印书馆发布3月十大好书 首次推出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简体横排版

商务印书馆“春日书香汇芳华·月度新书发布会”8日晚在线举办,发布了2023年3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分别为《中国文化史导论》《什么是科学(第二版)》《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法律与人类学手册》《编结茅香: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实用青年心理学:从自我探索到心理调适(第11版)》《特伦托1475:一场血祭谋杀审判···

黄慧芬 著《周礼郑氏学探赜》出版暨序言

本书旨在考明东汉经学巨擘郑玄校读《周礼》的相关议题,书中牵涉包括对于汉代《周礼》传经人物关系与谱系演变之考订,以及郑玄经注训诂、校雠历程等内涵之研讨,从而廓清《周礼》学史上著名的「伪古文」疑案,自可平议历来刘歆伪造「古文奇字」之臆说。

刘复生 著《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增订本)》出版

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则是肇端于中唐而兴盛于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兴运动。新儒学者鄙弃传统经生拘守注疏的习气,将眼光心思转向对儒经义理的探索,以用之于社会实践。新儒以复兴周孔之道、致君尧舜之业为旗帜,在各个领域掀起了复兴儒学的热潮,波属云委,终于走向兴盛的坦途。本书力图从不同侧面揭示这···

【陈来】“礼”的精神与世界城市

礼是一套规则体系,也是古代中国组织社会的理想方式,它对现代社会是否有意义,或有何意义?至少在多元文化成为潮流的当今世界,值得深入探讨。应该说,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在商业冲动笼罩世界、市场法则支配全球的21世纪,仅仅依靠法律和民主不能建设起有序和谐的社会。

哲读论语——安乐哲与罗思文论语译注序言

阅读《论语》需要回归孔子最初的“道”。这种“道”古老而又周而复始:两千多年来,无数人都曾沿着这条“道”前行。在我们看来,这条“道”依然非常适合通行,完全可以指导探索者、研究者和人们改善自己目前的状况。

【梁涛】孟子“道性善”,为何打动了滕王子?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千年尚学 文脉相继

书院,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且发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

“春暖宋城——2023第二届书院文化生活论坛” 在江西赣州举办

赣州,江西省的南大门,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这里拥有保存最为完好的北宋城墙,“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同时也还有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古代下水道系统——古福寿钩。“水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起航,“客家文化”在这里汇聚,“宋明理学”在这里形成……

助力文化强省再攀高峰 大儒朱熹走进朱子大型交响咏诵会在京重磅展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2023年2月28日至3月11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建省歌舞剧院承办的“福建艺术周”在京展演。其中,《大儒朱熹——走进朱子大型交响咏诵会》于3月5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不仅集中展现了福建近些年加强朱子文化等“闽派”精品创作的最新成果,也···

曹景年 著《圣·道·文:中国古代“经”观念研究》出版暨序言

《圣·道·文:中国古代“经”观念研究》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经”观念的内涵及其历史流变。一直以来的经学研究主要围绕经书及其注解展开,而很少涉及“经”这一概念本身。该书跳出传统研究框架,从观念史的角度,将“经”作为古代的一种特有观念进行研究。作者认为,“经”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而又独具特色的一个观念,并长期支配着···

孔子研究院学者参加《父母训练营》工作坊

近日,由孔子研究院传承发展部支持,浙江千训爱心慈善基金会绽放专项基金、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中心、浙江铭盟文化传播公司联合主办的《父母训练营》家庭教育工作坊在曲阜举办。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富荣与家庭教育爱好者共同承办此次工作坊,并担任主讲老师。

【齐金江】孔子故里 文脉悠悠 ——关于山东曲阜古城的对话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三十期开讲

慢是一种节奏,更是一种心态,它倡导亲近经典、敬畏经典,希望在对经典的亲近、敬畏中,抚慰心灵、纯洁心灵、高尚志向、高尚行为。

【赵威】问典惊蛰 静动相宜

北京时间3月6日4时36分,我们迎来惊蛰节气,仲春时节开始。

【黄黎星】拔地雷声惊笋梦:惊蛰节气与文化蕴涵

惊蛰,二十四节气列第三,为二月的“节气”(相对于“中气”而言)。天文轨迹的节点是太阳到达黄经345°,于每年公历3月5—6日交节,此时,春气发动,气温回暖;春雷震鸣,春雨日时;草木怒生,众蛰潜骇。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鸟)鸣”“三候鹰化为鸠”。

刘小枫 周春健 主编 《清人经解丛编》出版

如今我国处于数百年难逢的历史时期,修复我国已然破损的文明传统,乃当下的世纪性学术使命。清代学术的辉煌传世成就,显见于整理国故历代经典,此乃学界共识。21世纪中国学术能否有成、能否化解西方文明的挑战,不仅端赖当今学人掌握西方历代经典的进深,亦当基于对中国历代经典的重新认识。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