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邀请了广州、珠海、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等大湾区主要城市的传统文化群体和深圳社会群众出席,每个城市代表团身着汉服盛装组成方队进场参与,形成湾区城市联动,合祭孔子的大型文化活动。
“大一统”是关于建立合法政治秩序的学说。以“继天奉元”为基本原则的“大一统”思想,一则解释了天地宇宙的起源,二则赋予了万事万物以统一性,三则强调了政治的本源要端正,为政治秩序确立一个超越神圣的价值,这是儒家最具特色、最为重要的关于政治合法性的学说。其中,“奉天”论是政治神学,“继元”论是政治哲学。
2000多年前,孔子使子路问津,在今新洲区旧街的渡口留下千古佳话。
中秋、国庆长假,“逛书院”成为许多家庭“亲子游”的首选。连日来,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迎来客流高峰,不少孩子在父母带领下,领略千年学府的魅力。
礼敬至圣先师,赓续中华文脉。9月28日上午,乌鲁木齐文庙与全球文庙同步举行2023年祭孔大典,纪念孔子诞辰2574年。孔子后裔、乌鲁木齐市第89中学师生代表及社会各界代表共300余人参加纪念活动,以简单而又庄重的仪式表达对孔子的尊崇与敬仰。
中国书院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兴于唐、盛于宋、光裕于明清,是形成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重要支撑。其中,济南的尚志书院作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文脉绵长、名士辈出,赓续了传统文化的一瓣心香,推动了齐鲁大地的斯文繁盛、文教昌明。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在白鹿洞书院,唐代诗人王贞白写下这句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名句。历经千年文脉传承,如今的白鹿洞书院依然书声琅琅。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在白鹿洞书院,唐代诗人王贞白写下这句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名句。历经千年文脉传承,如今的白鹿洞书院依然书声琅琅。
中国书院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兴于唐、盛于宋、光裕于明清,是形成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重要支撑。其中,济南的尚志书院作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文脉绵长、名士辈出,赓续了传统文化的一瓣心香,推动了齐鲁大地的斯文繁盛、文教昌明。
沂蒙山,这片孕育革命精神的红色土地,曾在历史上因临近儒学圣地曲阜,留下过诸多孔子的遗迹。蒙山,便是孔子“小鲁”所登的“东山”。孔门三千弟子中,曾参、仲由、澹台灭明等人均来自于此。这些圣学遗迹,成为元明清三代士人创建东山书院、复兴儒学的宝贵遗产和精神源泉。
9月24日上午,南充文庙举行癸卯秋期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圣诞2574周年祭祀大典。本次祭孔大典由顺庆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局承办,区教科体局、区文联、《读与写》杂志社协办。
“崇德明理 礼乐瀛洲”,纪念孔子诞辰2574周年暨“祭孔大典”今天(9月23日)上午在崇明学宫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在沪孔子后裔代表及上海各界尊儒爱孔市民,共同纪念缅怀至圣先师——孔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在纪念孔子诞辰相关活动中多错称“周年”,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在倘若突兀更改反而带来混乱,没有必要。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眼下,应通权达变处理这个问题,采用通行的且使用范围较大的虚岁算法,统一称呼为“年”而不宜用“周年”。
北宋初勃兴的书院至北宋后期渐趋沉寂,至有“至崇宁末乃尽废”之说。宋室南渡后书院再兴,朱熹于此功不可没。朱熹毕生致力复兴书院,创建、复建、扩建及读书、讲学、到访书院60余所,培养生徒400余人,“四大书院”半数因其扬名。纵观古代教育史,“能有如此众多的书院与己有关,朱熹可以说是第一人”。
程颢书院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古书院社区,亦称“古书院”,由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朱理学”的奠基者程颢任泽州府晋城县令时创办,程颢、程颐两兄弟都曾在此讲学。作为程颢创办的第一所书院,程颢书院在中国理学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国内诸多学者视作中国理学之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赓、谢富治率领的太岳纵队曾在此驻扎···
古人对祭祀天地极其虔诚。《广雅·释天》载: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逸周书》有云: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战国时期阴阳学说兴起,以“天”为“阳”,以“地”为“阴”,阳属南方之性,阴属北方之性,故设圆丘在南郊,方丘在北郊。
书院作为私人或官方所设的教育机构,曾对中国古代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大多数书院沦为专攻科举制艺的场所,基本丧失了学术研究的功能。而南菁书院却以“汉宋兼采”的经学研究、勤奋朴实的学术风气、刻书劝学的教育探索重振书院辉煌,成为晚清东南学术重镇,在近代发挥着经学枢纽作用。
秋风掠过,漫步在福建省建瓯市龙村乡擎天岩村大汴地自然村,荷花散发的一阵阵幽香沁人心脾。据《建瓯县志》记载,大汴地村是北宋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后裔的聚居地。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书院作为我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由唐而始,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汲取融合了诸家之长,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离不开书院的持守、传续与创新。武平素有闽西“金三角”之称,是闽西、粤东、赣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