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涵 李毓】洙泗书院:孔子晚年讲学的先圣讲堂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23-10-20 19:15:05
标签:

洙泗书院:孔子晚年讲学的先圣讲堂

作者:徐晓涵 李毓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九月初六日辛亥

          耶稣2023年10月20日

 

洙泗书院是有关孔子的历史文化遗存,位于今曲阜市东北4公里处的泗河南岸。根据资料记述,洙泗书院就是孔子晚年讲学的地方,后成为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场所。洙泗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汉代至宋金一直称为讲堂或先圣讲堂,元代至元年间改称洙泗书院。因圣人圣迹,洙泗之间的弹丸之地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文化高地,为世人所纪念仰望。

 

洙泗书院因书院南临洙水,北近泗河,故以“洙泗”命名,但自汉代至宋金时期洙泗书院一直被称为讲堂,也曾是孔尚任隐居之地。洙泗书院与孔子之间的联系要追溯于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那时孔子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列国周游回到鲁国,“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他自此放弃了从政的想法。此时的社会已面临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社会失序,周代礼乐制度濒临崩溃的局面,作为礼乐文化载体的《诗》《书》《礼》《乐》等文献典籍也遭到严重破坏。政治、文化上的衰败与萧条令孔子痛心疾首,虽然“仁政”“德治”的思想得不到当权者的认可与采纳,但其并未放弃文化救国之路,因而转向收徒讲学,与众弟子讲道于洙泗之间的“先圣讲堂”,孔子及其弟子与洙泗书院的故事至此展开。

 

关于孔子在洙泗书院整理“六经”一事,历来众说纷纭。据《续修曲阜县志》卷四记载:“(孔子)乃与群弟子讲道于洙泗之间,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虽然其作《春秋》的地点为曲阜城南6公里的息陬村,但在洙泗书院期间孔子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工作,辅助了其逐渐形成独有的思想体系。在政治上,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仁者爱人”,主张“正名”,按照周礼的标准来匡正当时混乱的等级名分。针对社会伦理,其提出了“仁”的思想,并把人们的社会行为都纳入道德的范畴,作了具体的阐释。可以说,洙泗书院不仅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交流情况,同时也见证了孔子思想上的转变与形成。

 

自孔子修书讲学之后,洙泗书院一直作为纪念和祭祀孔子的重要场所而被世人尊崇。汉光武帝东巡过鲁曾在此停留。据《阙里文献考》记载:“汉时诸弟子房舍,井瓮犹存,光武帝击破董宪于昌虑还,过鲁,坐孔子讲堂,顾指子路室诣左右曰:‘此吾太仆之室也’。”可见东汉时期讲堂还基本保留原来的面貌,至金时变成独立的院落,后来由于时间的久远,在元代初期已毁塌殆尽,成为一片废墟,“故基化为禾黍”。元代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孔子第五十五代孙、曲阜县尹孔克钦出资在讲堂旧址实施重建,因其南临洙水、北近泗河,并将其定名为洙泗书院并一直沿用至今;重建后的书院有殿、堂、门、房等建筑,设山长一人,后书院由孔子五十三代孙孔滨任山长,自此而后,专用孔氏奉书院祀事。明代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衍圣公孔弘泰以维修阙里孔庙余资重修书院;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改书院山长为国子监学录,秩正九品;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书院院门毁于战乱;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巡按御史李献捐资重建书院大门并维修书院,修缮后的书院有正殿三间用以祀孔子及儒家“四配十二哲”,东庑西庑各三间用以祀群弟子,此次修缮奠定了书院的格局。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相继修葺,乾隆《曲阜县志》记载“庙制大成殿五间祀先圣、四配十二哲,东西庑各三间,前为讲堂,又前为书院门三间,四周缭以垣,有石碑曰洙泗书院”,可见洙泗书院当时的规制大于明代嘉靖之制。

 

现在的洙泗书院为一古代建筑群,坐北朝南,红墙环绕,前后三进院落,分中、东、西三路,整座建筑掩映在一片苍松翠柏丛林之中。书院南北长136米,东西宽99.4米。建筑分为三区,东区有更衣厅,西区前有礼器库,后有神庖、神厨,中区前后两进庭院,有大门、讲堂、大成殿、两庑等。书院前有南北长近200米古柏夹峙的神道,神道南端建有跨路石坊一座,坊额上刻“洙泗书院”四个大字,原为明代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衍圣公孔闻韶立,现存石坊为现代复建。门东有“洙泗书院”石碑,为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书院山长豁识达所书。洙泗书院1985年被列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修并重建外围墙,1992年又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洙泗书院作为与孔子及其后裔有直接关系的书院,它所发挥的功能主要集中于纪念与祭祀。自明初的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起,朝廷诏定“衍圣公”属官含洙泗书院山长一职,主要职责为主持每年的各种祭祀活动。如孔闻韶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袭封“衍圣公”后,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以尼山、洙泗等书院每年的祀事无人主持为由,奏请其弟孔闻礼主之。明代的陈镐在《阙里志》中就将其称之为“洙泗书院圣庙”。乾隆《曲阜县志》说:“书院者,本为春秋讲学而设也。今朝祀虽肃,而弦诵之声无闻,戾厥旨矣”,可见祭祀之意。这也成为洙泗书院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书院的一个鲜明特色。

 

现如今,为推动洙泗书院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发挥其应有的无形资源效应,经曲阜市政府批准,曲阜市文物局以洙泗书院为载体联合社会优秀资源合作成立洙泗书院国学院,旨在发挥儒家文化源头的影响力,为文化继承与弘扬培养接班人,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