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人类的美好生活”,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对此做出的回应是一项始于1938年的科学探索,迄今已达85年,更迭了三代人,包括最初的724名参与者与他们的1300多名后代。它如今还在继续发展壮大,成为有史以来对人类生活进行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深入性纵向研究,也成为心理学史上最长的一项努力揭示美好生活与人类幸福的伟大作品。
《箴膏肓》:“何休曰:‘古制,諸侯幼弱,天子命賢大夫輔相為政,無攝代之義。昔周公居攝,死不記崩。今隠公生稱侯,死稱薨,何因得為攝者?且公羊以為諸侯無攝。’箴曰:‘周公歸政,就臣位乃死,何得記崩?隠公見死於君位,不稱薨云何?且《公羊》宋穆公云:吾立乎此,攝也。以此言之,何得非左氏?’”
数千年来,人类文明之丕变于当今之世为甚——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带来的是“陌生人社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带来的则是“虚拟人社会”。这个新型的陌生而又虚拟的世界,与传统的熟悉而又现实的世界,有着重大区别乃至是天壤之别,而此前种种习以为常、视为当然的传统道德伦理规范正在逐渐变得失力失效,从而不可避免地将人心人性置···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中华美学精神是由几千年来中国美学思想凝练和积淀而成的,而儒家美学在其中占据近乎主导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今天许多人以为皇帝一定是口含天宪、出口为敕,但这一想象并不合宋朝史实。我仔细考究过宋代君主所受到的种种约束,其完备性可谓为历代所不及,既有其他王朝共有的一般性约束,也有其他王朝所无的特别约束。
夏日的天平山满眼青翠。绿树、青草、细竹、荷叶……恰如诗人笔下的“雨过天平翠作堆,净无尘土有苍苔”。
“见得思义”出自《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记录了一些孔子以数字作出归纳的人生戒示,包括我们熟知的“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等,于简明之中见深刻内涵。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
以“中西文化交流与互鉴”为主题的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论坛在维也纳国际中心举办;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政企学研各领域的数百名高级别代表,相约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与国际儒联合作,开展“青年汉学家培养计划”……近年来,山东着力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文明对话品牌,搭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为讲好中国故事、···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孔子诞辰日,人们在纪念孔子之时,恐怕也会好奇,孔子到底长什么样?作为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既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位古圣贤,也是最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人之一。他的理念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国人的气质,还深刻影响了东亚、东南亚等儒家文化圈。
萧统《文选序》在对史部“赞论”“序述”进行分门别类时,提出了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在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吹响了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的号角。但细究其“义”,则不仅与《春秋》渊源有自,而且意涵丰富。众所周知,在五经中,《春秋》以“义”见长。司马迁说“《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尚书》人称“文章之祖”,是后世诸多文章的祖根。《尚书》确立了众多文体的文章体制,垂范后世。《尚书》记言的同时,也有记事,甚至是后世“记事本末”的始祖,启发了后世的诸多文章学观念。与其实用性的鲜明特征相适应,《尚书》提出的“辞尚体要”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文章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学者们往往喜欢用“民本”来概括。翻开书籍、杂志,不难发现如下论述:“‘民本’问题是中国政治学理论的‘元问题’,是中国早期国家机器草创时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郭店简之所以引起学者的极大关注,是因为其学术价值和意义十分重大,不但给先秦学术思想研究带来了重要资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先秦学术思想史,对当代中国的学术文化观念和心态产生了巨大影响。饶宗颐先生曾说,包括郭店简在内的大批竹简的出土,将给21世纪的中国带来一场“自家的文艺复兴运动”。萧萐父先生则认为郭店竹书“几乎···
更名问题在避讳文化中可谓常见,避讳是人类各民族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体现在语言、行为等方面对相关名物的回避。中国避讳学奠基之作——陈垣的《史讳举例》指出:“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可知避讳文化源远流长。
“先正名而得行礼”。“名号”作为一种简洁的语言符号进入王朝的政治生活,并进一步使王朝的文化观念和理念得到延续、认同和再生,从而让本不具备稳定性的治理手段制度化、规范化。而北魏时代出现的各种名号,不仅是对自身政治理想的表达与权力关系的宣示,更映射出北魏政权对统治区域内各种力量的整合以及社会对这种整合的反馈,对中国历···
在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的构成中,仁是一个根本因素,在“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君子之道中,仁具有优先地位。那么,仁者为何能够达至“不忧”的心理状态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其中“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引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下》,朱熹以此解释孟子的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推导···
在孔子诞辰2574年,一场因他而起的盛会如约而至。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23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于2023年9月26日至28日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