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见】后习俗责任伦理学与儒家伦理学之重构——林远泽教授的《儒家后习俗责任伦···

林远泽教授在《儒家后习俗责任伦理学的理念》一书中,借镜西方“后习俗责任伦理学”这一理论视域来重构与阐释儒家伦理学,对儒学中的核心议题如心性论、天道论、工夫论以及重要观念如人伦、仁义、礼治、正名等作出了杰出的阐释,成功地论证了儒家伦理是超越习俗的普遍主义伦理学,揭示了儒家所内蕴的启蒙理念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辨正···

【冯兵】朱子论“孝”

朱熹的孝论是以“四书”、《礼记》及《孝经》等先秦与秦汉文献为基础,集纳儒家孝论的精粹而成,具有集大成的性质。朱熹以“理—气”结构论证孝的合法性依据,以“理—礼”结构确定礼为孝的运行机制、由权而“得中”为孝的实践原则,并基于孝弟为“行仁之始”的理解,从心性与政治两个层面总结了孝的意义。朱熹的孝论体现出了兼赅体用、汇通公私领···

【虞万里】由《五礼通考》整理本说到整理《读礼通考》

五礼文献,散在经典、注疏、政书、类书、文集和专著,浩瀚难检,每爲学者所叹。朱熹已说,“礼乐废坏二千余年,若以大数观之,亦未爲远,然已都无稽考处。后来须有一个大大底人出来,尽数拆洗一番,但未知远近在几时”。

【刘强】论儒家诗学的伦理建构与审美转换——以刘勰的“华实”范畴为例

降及魏晋六朝,这一偏重伦理教化的诗学体系,因应玄学思潮下崇尚自然之审美风尚,开始发生令人不易觉察的时代转换:一方面将人物品藻的范畴(如“风骨”、“形神”等)引入文艺批评;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以自然化的审美意象来补充甚至替代伦理化审美范畴的现象,如刘勰《文心雕龙》中反复出现的“华实”这一范畴,无形之中承担着“文质”、“美···

【向世陵】 “同体”之爱与朱熹社仓的创设

从“成周之制”“委积之法”的“古法”到汉代以后常平仓、义仓的设置,从制度的层面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和惠民的主题,得到了朱熹的充分肯定。但其设置和管理存在缺陷,社仓正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东南三贤”在社仓创设及规制上存有分歧,但出发点均在仁人的恻隐。“爱民”是朱熹荒政的核心,也是他倡行社仓的初心。推广社仓赈荒济困,成···

【干春松】教化与感动:儒家与中国美学传统

儒家强调审美活动的教化指向,在制礼作乐的过程中,乐要服从于礼仪秩序建构的需要,从孔子的“尽善尽美”到《荀子·乐论》与《礼记·乐记》,都体现出道德目标对审美体验的优先性。但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会突破美学偏向,在教化的目标下,吸收道家和佛教的超越性、非功利性思想,从而呈现出儒释道圆融合一的倾向。

【陈永宝】朱熹「情」的伦理思想向度

朱熹的「情」思想构建了一种独特的「人化」、「人性」的「成人」、「成圣」的「人之为人」的伦理学思想。他的「情」思想在其伦理思想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能只被看作是「性体」的「情用」,或「性一」的「情分殊」。朱熹意图通过「情」思想的凸显达到了人与天道的结合,完成「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构建。

【吴天明】《论语》孔学关系考论

孔子生活在国家治理由政教一体向世俗政治转变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既是六代最后的政教古儒,又是春秋至今最早的政治新儒,故其语录既有政教杂糅的特点,也有世俗政治的倾向。弟子后学选编《论语》,不仅剔除了孔子的大量宗教语录,也未收录他政治研究、历史研究的所有长篇语录,只选取了部分短小零星的政治语录。

【王昌乐】从《论语》看孔子与《易》之关系

孔子与《易》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一、孔子是否是《易》本经的作者;二、孔子是否学习过《易》;三、孔子是否为《易传》的作者;四、孔子是否传《易》。以上问题错综复杂,相互关联。本文重在探讨孔子是否学习过《易》,这是其他三个问题的前提。当然能够论证孔子是《易》本经、《易传》的作者的话,孔子是否学过《易》的问题也便迎刃···

【刘强】道脉一贯,经典永传——《四书通讲》尾声

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了“血统”;以学缘为纽带,形成了“学统”;以“斯文”“慧命”和“道”的传递为纽带,则形成了“道统”。这三统,远比通过强权建立且随时变易的“政统”或“势统”更强大,更持久,更深厚。

【江求流】气、气化与万物生成:朱熹对终极实在的理解

吴展良先生曾经发现:“许多学者研究朱子时,开头便问朱子思想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是本体论的还是宇宙论的,是理一元论还是理气二元论,理先气后是逻辑上的先或是时间上的先等一系列‘哲学基本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讨论,这样的观点也不见得没有意义。”然而“只顾研究这些从未进入朱子头脑的西方哲学问题,或者用西···

【李涛】朱子辟佛之四重路径探析

佛教自魏晋时期传入中国以来,“自斋戒变为义学”[①]之后,迨至宋代,发展仍不减唐之高峰态势,特别是在内在超越和心性修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对儒学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如何回应此一挑战,从根源上消除佛教的影响力,这是宋代儒学当时发展一个重要课题。朱子作为以复兴儒学为己任的宋儒,自然对佛教采取辟驳之立场,以昭示儒家思想的···

【张晚林】孟子对道德的辩正及其性善论的出场

道德直接关涉到人的存在,而非仅仅事为上的令人满意,这是《孟子》一书中隐含的大义。这种大义,乃孟子通过对道德所作的三个方面的辩正逐渐显现出来的,即一,道德与不道德之间并无中间状态,它们之间的区分是绝对的;二,道德非世俗的满意,道德决非乡原;三,道德自身即是目的,道德决不可以“利”言。在此辩正的基础上,把“义利之辨”···

【冯正强】自由的理解抑或任意的独断?——就《论语》“四十而不惑”章真伪问题的理解

经典文本的生命力存在于充满历史性的理解之中,罔顾理解的历史性而任意夸大理解主体(读者)自身的自由限度,必然会走向一种任意的独断。孔子不是苏格拉底,不能用苏格拉底式严谨的逻辑标准来强求孔子的人生经验总结,更不能把封建专制思想的源头归罪于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四十而不惑”章或真或伪,都无损于这一经典文本在延···

【杨国强】千年历史的一朝终结:科举造就士人和士议倾覆科举

自19世纪中叶开始,中西交冲于西人的苦苦逼扼之下,而后是中国人为回应西人的逼来而审视西人,因审视西人而对比中西,因对比中西而变法图强。这个过程引来西人的“新学新艺”说富说强,直接冲击了中国的义理之学,其推论演绎又最终归咎于科举取士的不能应对世变。由此形成的是另一种非科举的理路,这种理路越出了此前一千多年里非议科举···

【景海峰】语文学与经学

现存的语文学和经学研究,都是以文献考证和文本释读作为主要内容,但其对文献的董理和文本的理解,均受到实证科学观念的限制,因而举步维艰、解释乏力,很难对经典的现实性有所说明。要让古典文本产生更大的意义,就必须走出文献学的狭小视野,引入诠释学的理念,重新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在诠释活动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文献所蕴含的···

【蔡祥元】冯友兰境界论之得失

冯友兰以觉解为视角,以人生意义为线索,重构传统美学领域的境界论,将其创造性地用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阐发。在此基础上,他做出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划分,由此构成其后期人学形而上学的核心内容。但是,其境界论背后依托的是新理学的实在论,在思想方法上又采用了西方哲学的概念分析,它们与中国古代境界论的基···

【陈睿超】朱子易学对《太极图》与《先天图》的交互诠释

朱子一方面以源自《先天图》的“加一倍法”诠释《太极图》的整体象数结构,本于先天数理而赋予《太极图》以本于普遍天理的通贯性原理架构;另一方面以源自《太极图》第二圈阴阳互含结构的“交易”之法诠释《先天圆图》之成图,将阴阳对待互根之理注入其中,使《圆图》成为天理本体所蕴阴阳动静“错综无穷”之神妙特质的象数表征。

【韩星 张铁诚】中国文化的道统重建——以牟宗三为例

现代新儒家重建道统,形成多元道统观,而牟宗三是“哲学家道统观”的集大成者。他以“生命的学问”发挥道统之说,通过对儒家元典的创造性诠释和对宋明理学思想体系的重新梳理,以儒家德性之学为核心,借鉴康德哲学来建构儒家道德形上学,且道统、学统与政统三统并建,进而实现儒学的现代转型。

【苏晓冰】王阳明对人性实在性的论证

对阳明而言,“求理于心之外”意味着心与理的两分,而其更为实质的理论内涵则是对人性实在性的否定。与此相对,龙场悟道所确立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正是对人性实在性的直接肯定。进一步而言,在阳明那里,一方面经由“心即理”这一命题及其所关联的命题群组,对人性实在性进行了正面论证;另一方面,经由以“心外无X”为基本结构的相关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