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篇分三列:一曰学先王之道,二曰修德而行仁,三曰厚德于天下。此皆为外行也。故以《乡党》篇次之,举孔子之内行也。盖以孔子之内行,对于前九篇之外行,以明治家国者,内行以成外行,外行以成内行,内外相合,以成大业也。杨氏曰:“圣人之所谓道者,不离乎日用之间。”故夫子之平日,一动一静,门人皆审视而详记之也。
成德之至若何?圣贤之行也,厚德于天下也。得贤成圣者谁?孔子也。《近思录》论圣贤气象,程子谓仲尼“元气也”,“无所不包”也,“天地也”,“无迹”也,“尽是明快人”也。叶采注云:“夫子大圣之资,犹元气周流,浑沦溥博,无有涯矣,罔见闲隙。”是孔子德为圣人,《中庸》谓“与天地参”是也。
如何学而生信?学仁而修德,修德而行仁也。古之人行政事以仁,行人事以仁,所行莫非仁也。君子体仁,必能行前三篇要旨,故以《里仁》篇起端也。故云“里仁为美”,“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也。又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吾道一以贯之”,下学而上达也。又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义、···
《论语》者,孔子论道之言也。论道者,不敢损益于先王之道,活然行于当世之谓也。古者先王创业垂统,有三道焉:一曰典,谓典礼制度也;二曰谟,谓修文德之方也;三曰论,谓制义应时也。夫先王既建典礼制度,修之以文德,行之于其世,以为天下垂范也;又立论道之方,以诗书礼乐教之,论之以制义,以成后人也。故《论语》者,诗书礼乐之···
孔子之学在六经。《史记·孔子世家》叙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晚而赞《易》修《春秋》,及门之徒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此六艺即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也。
上十篇(内篇):主学而修德,故其文简而奥
西周一直被奉为中国典仪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王室建立了诸多为后世王治传统奠基的典仪。在本书中,侯昱文(Paul Nicholas Vogt)通过考察青铜器铭文,在变化多端的西周王室地缘政治中重新发现了早期中国典仪之本。作者揭示了周王如何承袭原有的典仪以建立和维系政权,同时作出修正,影响了后人对周王室仪式的记忆,并塑造了中国史上的治···
《秦礼仪研究》通过对秦人婚礼、宾礼、丧礼、祭礼四种礼制活动的考察,探讨秦国和秦朝诸多礼俗的主要仪节和演变历程,重新审视秦国和秦朝的礼乐文明,以修正战国以来人们对秦“虎狼之国”“无礼义之心”的误解,复原秦人民风古朴、谨守法礼秩序的礼义形象。
《三家诗遗说考》是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两代经学的大成之作,其征引三家《诗》佚文遗说合五千馀条,完全超越之前所有的三家《诗》辑佚著作。陈氏父子在汉儒师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考证,建构出一个庞大的三家《诗》学师法网络。
段玉裁撰《诗经小学》一书原三十卷,经臧庸摘编其精华为四卷,收入拜经堂丛书梓行于世,是为四卷本。
[春秋]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
[春秋]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省)。
第二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8月1日在意大利罗马拉开帷幕,本次大会持续到8月8日。在8月3日下午举办的“亚里士多德 - 佛陀 - 孔子 - 伊斯兰” 论坛中,孟子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孟亮受邀发表了「孟子智慧应对现代挑战」的主题演讲。
8月1日,以“超越边界的哲学”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意大利罗马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学术交流,传播哲学中的新思想,交流新研究成果。学者们试图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就宗教、社会和精神层面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围绕当下全球迫切关注的问题,如不平等现象、文化多元化、性别均衡化、可持续发展、权利···
身体之近域(家)的经验构成了理解远域(国、天下)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回避基于血缘的“亲-疏”解释,从基本的身体经验来对陌生人、熟人、亲人之间的圈层关系给出一种回溯性的说明:切近的熟悉性构成了理解陌生性的基础,而陌生人原则上乃是可以被熟悉的他人。
《大学》升格运动的背景是儒家学者不满于“以佛治心,以儒治世”的儒佛分工模式。基于对这一模式的批判,儒家学者试图重新开掘儒家的治心之学,并重建治心与治世的关联,正是《大学》提供了一个打通治心和治世的思想架构。
《汉律辑存》为清末律学大家薛允升遗作,于1900年前后亡佚。全书由两部分构成:一、以《汉书》《后汉书》《史记》为主,大体以本纪、列传之先后为序,进行辑佚。二、除采择《说文》所见律令外,主要取材于《公羊传》《礼记》《周礼》《左传》等经书,以经传记载先后为序,汉唐注疏外,又多采惠士奇《礼说》、惠栋《九经古义》、孔广森···
[春秋]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春秋]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春秋]十有九年,春,王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