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 主编《新礼乐》第一辑出版暨发刊词、编后记

儒学一定要介入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挖掘传统礼乐的精神需要结合时代需求,甚至可以说,礼乐的传播比研究更重要,至少两者需要并重。对于新一代青年来说,除了要具有公民意识,还需要有教养。教养的培育需要礼乐。

杨国荣 著《哲学:思向何方》出版

本书以哲学的理论和哲学的历史为考察对象,其具体内容涉及对哲学自身的本源性追问、伦理问题的考察、中国哲学以及中西哲学关系的反思、儒学的再思考。哲学对自身的追问不仅围绕何为哲学、哲学何为等问题展开,而且体现于对哲学自身走向的思考。由哲学理论和伦理问题转向哲学的历史,便涉及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问题。宽泛而言,理解中国···

虞万里 著《高邮二王著作疑案考实》出版暨引言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所著《高邮王氏四种》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名著。上世纪初,王国维从罗振玉所购得之王氏遗稿中发现“念孙案”涂改为“家大人曰”,遂致疑《经义述闻》引之说为念孙归美,由此引起《述闻》乃至《王氏四种》著作权纷争。

舒怀、李旭东、鲁一帆 辑校 《高邮二王合集(全六册)》 出版

王念孙、王引之在古文献学上以精通小学、校勘见长,与段玉裁齐名,而比段玉裁更加严谨,被学界誉为“训诂之祖”。

曹元弼 著 吴小锋 整理《周易集解补释》出版暨前言

传统《易学》主要分象数易和义理易两派,汉魏以象数为主,自王弼出,义理易大兴,而象数易式微,其说赖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而得以保存。

杨朝明 著《孔子的叮咛》出版

《孔子的叮咛》是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朝明先生的新作品。《孔子的叮咛》提炼65个“关键词”,如孝、忠、恕、义、德、知人、使民、善政、爱与敬等,用深入浅出的论述揭示了孔子思想义理,对孔子思想体系进行了创新性、贯通性的诠释,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达给当下大众。

黄玉顺 著《哲学断想:“生活儒学”信札》出版

《哲学断想:“生活儒学”信札》主要收录黄玉顺教授从2001年到2018年这18年来的书信,分为生活儒学的形成、发展、完善、总结与附录五卷。这些书信是作者与学界朋友、所带的硕士博士生及一些青年学子的即时交流,随感而发的思想片断;话题主要是广义的“哲学”问题,故可视为作者“生活儒学”思想之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一种忠实记录。《哲学断想···

孙向晨 著《论家:个体与亲亲》出版暨序、后记

近些年,“家”的问题隐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话题。应该说这纯纯粹是一个中国哲学传统的论题,检视西方哲学的文献,相关的哲学论述少之又少。

顾永新 主编《经学文献学研究》出版暨后记

经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和根基,作爲其知识载体和表现形式——经学文献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潘斌 著《宋代三礼诠释研究》出版暨序言

《宋代“三礼”诠释研究》从文献、学术、思想等多角度、立体地研究宋人的“三礼”诠释,分上下篇,即从个案研究与专题研究来呈现和揭示宋代“三礼”诠释的基本内容、特点、价值取向、现实启示

《孔子学刊》第十辑出版

《孔子学刊》第十辑出版

温海明 著《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出版暨自序

《周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总源头。二十年多来,作者念念不离《周易》这部“大道之源”,希望通过新译重释此经再造传统哲学的圣人之道,致力于从以“意”为本的角度解读《周易》的哲学系统,对每卦每爻加以精细诠释,将之重构成为一个浑然天成的思想体系。

李一鸣 著《诗际幽明:王船山诗学研究》出版暨后记

本书聚焦于王船山儒家诗学思想之研究,即围绕船山所著《诗经稗疏》《诗广传》《诗译》以及大量诗评、诗选、诗话等著作,在联系其生平、创作、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考察船山诗学的哲学基础、情感本体、美学境界、生命情怀等内容。

孔德立 著《先秦儒墨关系研究》出版

儒墨同为“显学”,为何一浮一沉?为何孔子到孟子之间儒家讨论的主流话语发生了重大转变?先秦儒墨关系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思想的秘密?这正是本书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唐文明 著《彝伦攸斁——中西古今张力中的儒家思想》出版暨跋

本书以人伦问题为思考主轴,重新刻画了中西问题、古今问题以及在中西古今的张力中展开的中国现代性的相关理念、主张与道路等思想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清晰地呈现了儒教传统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所遭遇的重大问题和巨大张力,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儒学的思想方向与理论困境。

朱承 著《礼乐文明与生活政治:<礼记>与儒家政治哲学范式研究》出版

本书通过对《礼记》及相关礼乐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儒家传统中的交往礼仪、生活规范和礼治信念,特别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阐释了礼乐文明中所具有的“生活政治”特质。

杨朝明 主编《洙泗儒话》出版暨前言

本书的文章属于孔子儒学与传统文化的访谈、讨论、介绍、叙说、专论,故定名为“儒话”。在“儒话”之前冠以“洙泗”,包含了一种家国情怀。洙泗之域是孔子故里、儒学原乡,这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就像曲阜城北那座洙泗书院所象征的,儒学就是从这里走出、从这里走来,走到全世界、走到了今天。

蔡尚思 著《王船山思想体系》出版

该书分为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王船山思想体系》和《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上编《王船山思想体系》,从中国学术思想史、文化史等专门史方面去评价王船山,该书不仅是王船山研究著作中的一个典范之作,也是整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典范。

王兴国 著《王船山与近现代中国》出版

全书分为上篇《船山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和下篇《近现代中国对船山学发展*有贡献者选介》。

朱贞 著《清季民初的学制、学堂与经学》出版

通过对清季民初学制、学堂与经学关系的研究,以近代中西学关系的消长为背景,梳理了科举不能容纳西学之后,中学进入新式学堂分科设学的架构,被西学分解重组,以致经学*终因难以调试而被迫退出的历史进程。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