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第38辑出版暨内容简介、目录及摘要

栏目:《原道》第38辑、原道书讯、
发布时间:2020-09-27 01:59:08
标签:《原道》第38辑

《原道》第38辑出版暨内容简介、目录及摘要 

 

 

书名:《原道》第38辑

主编:陈明  朱汉民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9月版

 

内容简介

 

本辑儒学研究栏目广涉穀梁传正论、荀子法思想、上古观礼论、春秋王鲁说、北宋稽古学、晚明治道论、晚清公羊学,以及明代书院、魏源理学、苏南义庄等基本命题,不乏新意和推进。百家论道栏目从道家与佛家、政治学与民族学等他者视角,观照清初图书易学、康有为政治思想、儒家博爱观、英语世界书院等交叉议题,互鉴互明所在多有。处士横议栏目围绕正名、平、天理与国法等经典范畴进行跨学科议论,颇有现实关切。

 

目   录

 

儒学研究

 

1. 黄宁宁 | 《穀梁传》正论解析

2. 韩  伟 | 法律起源与秩序生成:荀子法思想重释

3. 李志刚 | 礼可以观:上古中国礼仪实践中的观礼者

4. 杨运筹 |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5. 武建雄 | 欧阳修濮议主张的成因与北宋稽古之学的困境

6. 肖  啸  邓洪波 | 明代书院与心学践履:湛若水《大科训规》析论

7. 蔡  杰 | 尊王抑或尊天:基于人伦与性命的晚明治道重建

8. 李浩淼 | 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9. 杨  昭 | 思想史与学术史的融合互补:晚清“公羊学”研究百年回眸

 

百家论道

 

10. 王湘平 | 论范仲淹的宗法思想与义庄的慈善信托机制

11. 陈  岘 | 清初学者对“图书易学”的再认识

12. 邢曙光 | 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13. 韩焕忠 | 蕅益智旭对《论语》的佛学解读

14. 秦际明 |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15. 陈  仙 | 社会文化史视域中的英语世界书院研究

16. 贺更粹 | 儒家博爱观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处士横议

 

17. 周  冰 | 孔子“正名”思想的法理意涵

18. 潘  萍  | 平:传统中国的核心司法理念

19. 肖  武 |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下的慎刑之道

20. 蒋  飞 | 论孙中山的国家建构思想

21. 李艳可 | 五四时期劳动问题的双重面向——以厚生纱厂招工事件为例

22. 丁匡一 | 反思西方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

 

 

【摘要】

 

01、《穀梁传》正论解析

 

黄宁宁

 

内容提要:《穀梁传》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以道义解《春秋》,在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局中,以正立论,以“正”和“非正”作为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与评价标准。《穀梁传》中的正论思想可以从正礼义、重道德、文武之道、存中国四个方面予以具体论述。《穀梁传》正论始于正名分,贯通政事、人伦、教化、内外等诸多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以尊尊、亲亲、贤贤、男女之别为内容的礼义之道;以忠孝、仁义、敬让、以谥正德为内容的人伦之道;以兴文教、重武备、先礼后兵为内容的文武之道;以华夷之辨、存中国为内容的文明之道。《穀梁传》正论是对以礼义仁德为主要内容的礼乐文明所作深层结构的梳理、肯定,从根本上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思维路径和价值取向,而这也正是“获麟”所象征的“中国”之道,是一种文明的自觉、人道的自觉。

 

关键词:《穀梁传》;正论;礼义;道德;体统

 

02、法律起源与秩序生成:荀子法思想重释

 

韩伟

 

内容提要:荀子是连接儒家与法家的重要思想家,对建立有效的法政秩序作了多方面思考,不仅发展了儒家治理论,更是法家思想的发轫。以思想文本的语境解读、法律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对荀子人性善恶、礼与法、治人与治法等基本概念对子重新释读,足以发现荀子法思想的历史合理性,亦借以开拓对现代良善法政秩序的思考。法律的起源或秩序的生成,都需要回到对人性的认识,荀子的“化性起伪”论,指明人性是动态可变的,是可以教化提升的。由治法与治人之辩,对荀子尊君论可以作历史的理解,回归现代文明政制,治理者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同样需要建构对权力的制度性约束,尤需要强调对自由的保障,以及人性中光明部分的发扬。法律制度的设计,需要回归对人性的客观估计,更应该立足于基本权利的保护,增加公民对法律制度的认同,使人性善得以充分实现。

 

关键词:荀子;法律起源;治法与治人;性恶论;社会治理

 

03、礼可以观:上古中国礼仪实践中的观礼者

 

李志刚

 

内容提要:上古中国的礼仪实践中,“观”乃内容丰富的常见现象。礼可以观,意味着礼制的成立预设了神灵、宾客、子孙、甚或百姓等第三方的“在场”。“第三方”即观者的预设,使礼具有“观”与“被观”的功能。礼制上的“观”是在礼仪实践与演示中,因存在“观与被观”对待关系,而造成某种程度的表演性与公共性。古人在礼制实践中,又常常想象后世子孙如何看待现时行为,预想自己的行为如何在后来者的意识中留下痕迹与反应,并期望获取永恒与不朽。宾客参与礼仪活动,宛如进入表演场,主宾之间觥筹交错,相互观摩,相互取法。春秋中后期,随着儒家的兴起,以孔子为中心形成专业化的观礼团体。古人行礼多分为主党、宾党,身份与地位以及意义的表达,需要视觉化的展示与证明。整个行礼场合作为一个整体,因展示而被观看,并被赋予神奇的力量。

 

关键词:上古中国;礼仪实践;观礼者;观礼之道

 

04、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杨运筹

 

内容提要:《春秋繁露》中,董仲舒提出“王鲁”说,王鲁,以鲁或假托鲁为王。“王鲁”说远承孔子“变鲁”说,所谓“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变鲁”,变鲁至于道。“王鲁”又与“绌夏”“新周”“故宋”相联,王鲁,即鲁继周为新王,它符合三统循环、文质相复的王朝更迭理则。董仲舒等汉人论定“王鲁说”一方面是上探孔子“缘鲁以言王义”的微旨,另一方面是要处理汉代秦而兴的合法性问题。而在具体解释汉朝代秦而兴的解释学说时,“三统循环”之外尚有“五德终始”,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彼此冲突。出于勾销秦统,为汉立法的意图,董仲舒采用“三统循环”而不取“五德终始”。质言之,汉为新王,直接上承三代,而非接续秦统。鲁和汉皆是“新王”,故而,董仲舒申述“王鲁”说,内里映照的实际是王汉,以汉为新王。

 

关键词:春秋;王鲁;孔子;董仲舒;王汉

 

05、欧阳修濮议的成因与北宋稽古之学的困境

 

武建雄

 

内容提要:北宋治平年间的濮议中,围绕英宗生父濮王追崇典礼与称名问题,欧阳修主张为之行典礼、称皇考,并立庙京师。欧阳修代表政府的主张,使其成为两制、台谏多数官员的对立面,为时论所非,并取讥后世。两派观点的对立,源于对相同经文史事的不同阐发。欧阳修主张的形成,是在北宋“稽古之学”兴起,意欲摆脱汉唐“传注之学”樊篱,倡导通经致用的思想指导下,以己意解经,主观发明的结果。欧阳修以德与功为衡量标准、注重统绪传承的正统史观,支撑了其濮议主张。欧阳修主张为时论所不容,体现出北宋中期士人解经流于主观,导致背离圣人原旨,学统林立,异论相搅的状况。北宋“稽古之学”使经术服务于政治的旨归,一方面促进了思想的繁荣与多元,另一方面也造成学派丛生、党同伐异,不但有碍于学术发展,益加扰乱朝堂,使决策难下,贻误国事。

 

关键词:欧阳修;濮议;稽古之学;传注之学

 

06、明代书院与心学践履:湛若水《大科训规》析论

 

肖啸 邓洪波

 

内容提要:明中后期书院在历经百年沉寂之后得以走向兴盛,与心学的结合密切相关,而心学的流播与发展无法脱离书院这一载体。明代心学名儒湛若水将抽象的心学思想融入书院具体教习之中,使二者紧密联系为一体,不仅映射了心学与书院的结合,更是将内向性的心性理念转为外向性实践。湛若水所作《大科训规》集中体现了其“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思想。训规从德业、学业和举业三个方面对生徒治学之法和修养工夫提出规劝,既讲求“发诸心性”“归诸心性”,又紧贴诸生日用常行,具体而详实,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训规》作为透视整个明代心学与书院的重要文本,在治学修业的基础上,为学子辟开了一条修养德性的路径,不仅是对道学僵化下唯举业是从现象的补偏救弊,还将内向性的心性理念转为外向性的具体实践,是心学与书院结合的典范。

 

关键词:大科训规;书院;湛若水;明代心学

 

07、尊王抑或尊天:基于人伦与性命的晚明治道重建——以黄道周《<坊记><表记>集传》为中心

 

蔡杰

 

内容提要:一代大儒黄道周面对晚明政治与社会的一系列问题,所提出的救治方案具有重要价值。理解其救治方案,可从《春秋》学角度着手,主要是挺立“尊天”一旨而倡导“天治”主张,具体可以从政治层面、伦理层面与性理层面等三个方面展开。在政治层面上以民为天,高扬儒家民本思想,提出“君民一体”的主张。这一救治方案为清初思想家所继承并片面地发挥,极端化为对君主制的批判。在伦理层面上以父子一伦为天,即以父子之“亲亲”救治君臣一伦之“尊尊”,将“亲亲”作为“尊尊”的标准与尺度,使君臣一伦以父子一伦为纲。在性理层面上立足于天命之坊,防治世人日益泛滥的情欲,并由此作为礼坊、刑坊的根本,使命坊、礼坊、刑坊三位一体又相互为用,完成对文明与教化的守护。黄道周对晚明治道开出的三种方案,对当代儒学复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尊天;尊王;伦理;性理;春秋学

 

08、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李浩淼

 

内容提要:魏源被公认为是以今文经学为主的启蒙思想家,但从其思想整体上看,他不仅对今文经学十分推崇,还对理学思想也很是认同。魏源并没有否定理学在思想史上的重要性,对道统传承十分关注,并且在他的学术生涯里一直深受理学思想范式的影响。从1822年魏源编写的孔孟等诸子赞里我们可以明确的认识到,魏源早期对理学及其道统是有自己的理解的。而以此对比从1855年才成书的《默觚》我们可以发现魏源对理学思想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杨弃:一方面排斥理气心性为本的理学观点,转变为崇尚“天人感应”;另一方面,吸收了理学工夫论和心学部分思想,为其今文经学打上了深深的理学烙印。其后来治经学以及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中都可以切实感受到其理学功底。在学术与实践过程中,他逐渐从尊崇思孟学派的理学学者,转变为不拘一格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家。

 

关键词:魏源;理学;天;工夫;心

 

09、思想史与学术史的融合互补:晚清“公羊学”研究百年回眸

 

杨昭

 

内容提要:学界主流意见认为《公羊》学即是“微言大义”之学,晚清《公羊》学恰构成常州学派至龚自珍魏源,终于康有为的今文经学谱系。但该意见经过了三个时期:一、民国开创期。这一阶段两派对立形成。钱穆、梁启超立足思想史角度建构了影响至今的今文经学谱系。章太炎则站在学术史角度,批判常州学派及龚魏等人,而推崇凌曙、陈立的《公羊》学研究。二、主流观点形成期。这一时期今文经学谱系一家独大。凌曙、陈立受到否定与轻视。从学术史角度出发,重视凌陈的钱基博、段熙仲等在思想史思维的影响下陷入矛盾挣扎。三、新时期。蔡长林、曾亦等一些学者对今文经学思考模式进行反思,但其思考尚处初步。因此可知,今文经学谱系是一个历史结论,而非永恒真理。晚清《公羊》学未来的研究应超越这一谱系,更多关注凌曙、陈立等非“义理”公羊家。

 

关键词:凌曙;陈立;今文经学;晚清《公羊》学

 

10、论范仲淹的宗法思想与义庄信托机制

 

王湘平

 

内容摘要:范仲淹是我国宋代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虽然政治失意,但仍然怀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信念,创办“范氏义庄”并制定“义庄规矩”。在杭州知府任上,范仲淹购置“义田”,创办“义庄”,以“义庄”的岁入“济养族群”,使族人“至贫者,不复有寒馁之忧”,进而兴办“义学”,发展交易。“范氏义庄”系为族人的利益持有、管理或处分范仲淹转移的财产,严格遵循范仲淹的意愿和“义庄规矩”。“范氏义庄”的法律构造及其救贫济困、促进教育的善举,与现代慈善信托制度有着惊人的一致。尽管范仲淹具有强烈的宗法思想,但不能否认其慈善信托的理念的进步性。“范氏义庄”作为一种慈善信托机制,产生了在族内传承、族外传播的良好社会效果,但因受传统宗法思想的影响,未能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信托制度。

 

关键词:范仲淹;宗法思想;范氏义庄;慈善信托

 

11、清初学者对“图书易学”的再认识

 

陈岘

 

内容提要:易学类型的划分背后,实际上意味着不同的解经方法。清初学者胡渭、黄宗羲、黄宗炎、毛奇龄等对《河图》《洛书》《太极图》《先天图》等宋代易图展开了严厉的批评,直指宋代图书易学中的四大弊病。但这种批评并不意味着要从根本上否定宋代图书易学的全部合法性,而是蕴含着对解经方法的不同理解。在他们看来,《周易》诠释并非不可加以图象化的形象诠释,但对《周易》的诠释必须以卦爻为本,以《周易》经传为核心文本,将其中的义理阐发视为重中之重。而以《周易》为本所发展出的学问并不能全部归入《易》学之列,经典诠释的边界应该被严格控制。无论是《易》学中的象数内容,还是从《周易》中发展出的内丹等术数之学,亦或是宋代学者所创发的《周易》图象,都应与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诠释间做出必要区分,分则各美,合则两伤。

 

关键词:图书易学;河洛;先天;黄宗羲;胡渭

 

12、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邢曙光

 

内容提要:1885至1887年,康有为对传统政治思想进行了重构,拥有“自主之权”的个人和时代进化思想成为其新思想的显著特征。康有为的重构过程,以“去苦求乐”的新人性论确立为起点,将仁德视为在此基础上的理智扩充,从而确立了个人的主体地位,赋予传统美德以坚实而鲜活的人性根基。在此基础上,他将“仁政”解释为以实现普遍民众的幸福为目的和以个体“成人”为依归的结合,“仁政”成为一个“势”所制约下的以“智”的突破发展为动力,以“仁”为内在方向的历史动态过程。在这个重构过程中,其经验主义的认识方法和“去苦求乐”人性观、实现民众普遍幸福的“仁政”观都表现出与密尔功利主义的高度契合性。对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的《佐政刍言》等著作的阅读,可知康有为确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可能是很有限度的。

 

关键词:康有为;政治思想;功利主义;密尔

 

13、蕅益智旭对《论语》的佛学解读

 

韩焕忠

 

内容提要:蕅益智旭对《论语》的佛学解读最能集中体现他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重视。蕅益智注解儒家四书的目的在于“藉四书助显第一义谛”,即使佛教的第一义谛或者说终极真理得到有效的诠释、说明和彰显。他将儒家学习视为佛教觉悟,将孔门圣贤等同于佛菩萨,将孔门问答看做禅宗机锋,以天台宗解经法诠释文义,借孔子之语批评佛教现实。蕅益智旭借助对《论语》的注释,巧妙宣说了佛法禅理,同时也将这部儒家经典纳入到佛教的思想范围之中。经他的点化,《论语》成为展现佛法光明的一部经典,不仅应当受到儒家的重视,也应当受到佛教信众的尊崇。蕅益智旭解释《论语》,每以王阳明、李贽等人之说为是,而以朱熹之说为非,这既表明佛教在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间的去取,也可以帮助后人理解程朱、陆王之间的区别以及他们与佛教渊源深浅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蕅益智旭;《论语》;佛学解读

 

14、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秦际明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儒家纲常被打倒,佛学迅速填充了知识界的价值需要,成为近代学术转型中诸思想流派形成的起点。20世纪后,有识之士意识到佛学之空虚,从佛学的进路通向更为刚健的儒家思想。现代新儒家以佛学与西方哲学相融会而构成的世界观为哲学基础,以儒家的道德精神为价值导向,建构起现代新儒家的理论体系。在政治与社会伦理方面,新儒家继承了近代以来革命思潮对中国传统的批评,单纯追求现代民主政治理想而未能意识到实现政治价值现实的秩序条件。现代新儒家虽然有取于儒家道德精神,但其理论建构存在突出的学术问题,是对儒学、佛学与西方哲学的理论分际不清,没有把握到国家政治与人伦秩序建构的核心及儒家在这个结构中的地位问题。儒家重建与儒学创新需要清理近代以来的学术脉络,揭示儒家与诸学术在秩序整合中的结构关系。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佛学;哲学;义理;伦理

 

15、社会文化史视域中的英语世界书院研究

 

陈仙

 

内容提要:对中国书院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是英语世界中国书院学研究重要专题之一。海外汉学家在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研究书院制度,探究书院圣地与文化传承、书院与士人、书院城市化与社会流动的关系,丰富了书院研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书院研究具有国际化视野,有利于创设一个跨文化书院研究的崭新模式。英语世界汉学家从新文化史层面考察书院课程变化、管理规制变革、构成地方制度的书院以及书院类型的多样化,诠释了书院制度的新特征;书院与佛教、道教圣地之争,是意识形态领域儒、释、道争夺信徒的一种外在表现,体现了书院对儒家正统文化的传承;对书院与某个杰出士人、书院与地方精英群体、书院与地方家族这三种关系的研究,反映了书院与士人互利的共生关系;对书院城市化与社会流动内在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构建中国书院地理分布框架。

 

关键词:英语世界;中国书院;社会文化史

 

16、儒家博爱观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贺更粹

 

内容提要: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但是自古至今其各民族关系良好,究其根源,在于儒家文化对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史诗、歌谣、传说以及民族图腾传说中,普遍流传着中华各民族同根同源的观念,这是其接受儒家博爱思想的逻辑性与合理性之所在。另外,历史上儒家文化与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双方能够互动、融合,亦源于彼此的文化中具有相互契合的因素,这是云南各少数民族接受儒家思想的人文基础。还有,历代中央政权都注重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战略导向,为儒家文化融入当地文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云南主要的少数民族是白族、彝族和傣族,本研究以其为中心展开分析,认为在历史上,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播与融入,儒家博爱观对云南各少数民族在文化、政治与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深刻影响,并因此而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关键词:儒家;仁爱;博爱;云南少数民族

 

17、孔子“正名”思想的法理意涵

 

周冰

 

内容提要:《论语》所记载的“正名”言论,是孔子就春秋末期卫国乱政所阐发的为政之道和致治之理,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传统法理。通过考察孔子“正名”言论的本义和历代思想家的解读,可以揭示出蕴含其中的治世法理。“正名”中的法理涉及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来源,是一种国家治理的法理;“正名”的法理涉及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是一种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法理;“正名”的法理不单是作为立法、释法或裁判的依据,而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思维和方略。儒家“正名”思想中的法理,是由孔子提出并经后世不断阐发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法,是中国古人所特有的将事物的名称与制度规则紧密关联的政治法律思维,强调了名实一致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名实相搅乱状的警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应当结合当代国情和实际加以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孔子;正名;法理;合法性;治理秩序;治国理政

 

18、平:传统中国的核心司法理念

 

潘萍

 

内容提要:在“王道平”的治理秩序观和“维齐非齐”伦理正义观的影响下,传统中国核心司法理念是“平”,亦可表述为“中”“宜”“当”等语汇,内蕴“等者同等”“不等者不等”“等与不等的辩证变动”三原则。作为传统中国核心司法理念的“平”不仅贯彻于国家律法、诉讼制度、司法人员培养等方面,还被落实在民事、刑事司法实践中。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传统法律在规范层面处处彰显着三原则的要义。“父母官型诉讼”模式下的开放的受理制度,直诉制度、会审制度、死刑复奏制度等在内的申诉与复审相结合的理冤解纷机制为“平”地落实保驾护航。传统中国注重培养和选拔“明法通经”的人员为司法者,力求他们每一个都是“持平者”。在传统民事、刑事司法实践中,“平”直接影响案件的受理和审断,司法者无不力求情法两便。

 

关键词:平;司法理念;传统中国

 

19、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下的慎刑之道

 

肖武

 

内容提要:面对日蚀月蚀、彗星之变、地震火山、干旱洪灾以及虫灾泛滥等自然灾异,古人阐发出灾异遣告话语,认为灾异是宇宙能量平衡被打破的信号,人类违反“天道”,导致了灾异的出现,由于王或天子位于大一统世界的中心,其失道之举是造成天象之变的一大根源,因此他理当是灾异的直接责任者及后果承担者。灾异遣告话语的基本模式由董仲舒建立,在两汉间演变成完整的话语体系并被王朝体制吸纳,形成话语权。出现异灾时,为政者的首要应对举措是采取省刑罚、缮囹圄、录囚徒、举冤狱等慎刑措施进行消灾,使天道运行恢复常态,由此形成了以慎刑举措应对灾异遣告的“稳定模式”。于古人而言,因灾异谴告而采取慎刑之道,是为了安顿此间秩序之必须,这在客观上表达了明德慎刑理念,展现了国法之用的上稽天理、中顺时宜,下揆人情。

 

关键词:天理;国法;灾异谴告话语;慎刑

 

20、论孙中山的国家建构思想

 

蒋飞

 

内容提要:孙中山受近代西方自由主义、分权思想的启蒙,他反思西方议会政治的流弊,吸收中华传统制度的精华,创新发展了“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革命建国思想理论体系。他提出的国家建构思想以三民主义为理论基石,以五权宪法为制度方案,主张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召开国民大会推行民主政治,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建国。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理论,以最终实现主权在民、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为宗旨和皈依。孙中山融贯古今思想、考察中西治国实践而提出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思想体系建立于国家独立与民族生存、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个人权利与社会发展之上。这一思想具有“西学中源”的丰富内涵,其传承中华优良制度基因、恢复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治道价值,对我国新时代国家治理与国家建设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国家建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21、五四时期劳动问题的双重面向——以厚生纱厂招工事件为例

 

李艳可

 

内容提要:五四时期,提倡劳动、尊崇劳工、改善劳动待遇的劳工神圣思潮风起云涌。在这种普遍关切劳动问题的社会氛围中,舆论界对上海厚生纱厂招收湖南女工一事给予了热切关注。舆论界自认为代表了女工的利益,与黄本操、穆藕初为代表的资方就工作机制、薪资待遇、女工人格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论争,反映了劳动问题要求改善劳动者政治地位的面向;由于彼时谋生人数众而工作机会少的普遍经济现状,女工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对严苛的纱厂工作趋之若鹜。女工的现实抉择折射出劳动问题为劳动者谋求生存的基础性面向。在学理抑或现实层面来看,劳动问题都具有谋生存与谋地位的双重面向,二者程度上虽有先后之分,但皆为劳动问题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时代潮流的影响,五四时人的思维偏于激进,往往更注重求地位的面向,却相对忽略了更为基础性的求生存面向。

 

关键词:劳工神圣;厚生纱厂;女工;五四;劳动问题

 

22、反思西方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

 

丁匡一

 

内容提要:深透理解、把握近年来国内历史知识的传播话语,应结合历史叙事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区分、厘定各种话语形态背后的支撑性逻辑,追踪其呈现与演化,归纳其特征,进而辨识其背后所潜伏的意识形态结构。近年来国内非主流历史知识的传播话语主要呈现为“启蒙叙事”“补课论叙事”“逆向评价叙事”“假定论叙事”等四大历史叙事模式,其共有的、隐含的意识形态承诺即西方意识形态。它将历史独断为朝向“自由”“平等”“个体”“人权”等目标演进的普遍历史。基于马克思历史思想的视界,国内非主流历史知识传播话语遮蔽了西方意识形态的规范性历史价值的形式性与阶级性,也解构了历史的总体性。其理论效应在于借力历史叙事反向强化西方意识形态,其话语传播的必然趋势则是消解马克思的未来意识,沦为碎片化的历史话语。

 

关键词:历史叙事;意识形态;话语传播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