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红】朱子的心性论与工夫进路之关系

朱子论心性"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保留了心与性的间隔,这与其渐进的工夫进路具有一致性。其中和新说与主敬穷理之工夫论,立足于经验意识之心做工夫,体现了以心合性、心与理一的渐进统合。

【田天】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礼仪简”述略

海昏侯汉墓简牍中有十数枚记录礼仪行事的竹简,姑统称之为“礼仪简”[1]。这部分竹简数量不多,残损也比较严重,现就目前所知的信息略作介绍。

【吴倩】精英、德治与教化——传统乡村自治与当代基层协商治理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的传统治理方式是以精英为主导、以道德理性为原则、以教化为途径的乡村自治。古代乡村自治的基本特点是公共商讨、理性衡断、议政以德,且注重在公共讨论中提升百姓的理性水平与道德境界。传统社会独特的乡村治理经验与现代协商治理的精神相通,对传统乡村自治经验的创造性转化有助于深化和发展当代中国的基层协商治理。

【丁为祥】从孔老“互绌”到孟庄“分呈”——儒道的早期发展及其历史因缘

儒道两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思想流派,其分歧也代表着中国文化中最深刻的分歧。那么儒道两家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儒道两家不同的关注视角与不同的关怀侧重,其实正代表着现实人生中的上下限;其互补关系,也是通过人生中“天性”与“德性”之不可分割与相互支撑实现的。

【景海峰】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对话中,儒家文化展现“特殊价值”

从天人合一的独特宇宙观到重视人伦的价值和生命实践的“五常”思想,儒家思想给人类社会提供的重要范式就是重视德性,因此,中国没有严格的一神教的排他性。到了现代,中国人毫不困难地接纳了西方传来的先进理念,整个社会都迅速融入现代性的架构与氛围之中,这和儒家思想的世俗化基底是有关系的。因而,儒家思想的柔韧性和包容度更适合···

【朱承】万物一体视域下的人工智能

“万物一体”是传统中国哲学提供的理解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视角,中国哲学里存在着一个“合异齐同”的视角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传统。在“万物一体”的视阈下,我们可以将人工智能既看作是人类主体世界的延伸,也可看作是人与对象世界的融合。面对浩瀚而至的人工智能浪潮,人类应该以“廓然大公、物来顺应”的情怀对待之。

【柯小刚】孟子“苗喻”与活化古典的生命教育

一个真正的教师对于其所教育之事,对于自己身心修养的提高,以及对于学生成长的生命关怀,既要念兹在兹,无一息忘怀,又要从容以待,待其自然生长,无一刻遽迫强求,这便是“勿忘勿助长”的中庸之道。孟子以“苗喻”来阐明的古典教育思想,其关键要害便在于此。

【徐波】从“恶之来源”看蕺山学在宋明理学中的定位

蕺山思想的一个独特之处即是对于过、恶等观念的仔细辨别及论述,并对“恶之来源”的问题在心性论中做出了明确的定位。这一点与胡五峰提出“天理人欲同体异用”探讨善恶问题有相通之处。五峰、蕺山之学确有一遥相呼应并可上溯到程明道,他们以一种“至善而具善恶”的义理架构为儒家性善论与工夫论之间理论张力的解决提供了独特解答。

【汪博】从“不诚无物”看儒家的物观

顺物之自性是合规律性,达致最佳生存状态是合目的性,所以儒家物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将物对象化并加以认识与改造是西方文化和现代科学的伟大功绩,但同时也带来种种弊病,重新审视和发扬儒家物观,对实现人与他人、社会、自然万物的一体共存、和谐共处的关系大有益处。

【焦德明】朱子的《敬斋箴》

《敬斋箴》以“主一无适”为核心,全面阐述了“动静无违,表里交正”的工夫要义。现代学者将其诠释为“敬畏伦理”,甚至“宗教情感”,不无创见,但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朱子的原意。

【何益鑫】从“万物皆备于我”到“反身而诚”——以孟子“诚”的思想为线索

以往从神秘经验或理性认知的角度理解《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都不是孟子的本义。从孟子思想的一贯思路来看,“万物皆备于我”是说万物之成为万物的根据、亦即使人伦事物成为人伦事物的德行,具足于“我”的性分之内,若能反身向内思求、体认四端之心而存养之、扩充之,以至于其究竟的实现,便是“反身而诚”。

【李心峰】试论儒家艺术理论的普遍意义与永恒价值

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是儒家学说当中最核心的部分。离开了儒家的艺术思想,儒家最重要、最核心的思想、学说则说不完整、说不透彻。

【刘依平】朱子礼学影响下的明清礼治社会——兼论宋明理学的外王维度

“近世礼教时代”是以朱子礼学为范型的时代。作为朝向平民社会的实践礼学,朱子礼学通过“社会化”和“身体化”两条途径,极大地塑造了明、清两代礼治社会。朱子礼学在组织社会和教化民众两个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代表着儒家外王之学从政治维度向社会维度的拓展。

【和溪】朱子《家礼》研究述评

朱子《家礼》是朱子在礼学方面影响范围最广,接受人群最多的著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民间通用礼仪影响深远,近年来颇受学界关注。

【杨立华】此世品格与知止的文明

不在这看似不完满的世界之上设想某种完满的存在,而是以最勇敢和朴素的态度看待“如此这般”的这个世界,努力在生生变化中“成己”并“成物”,是中国文明总体世界观的基本品格。知止精神是这种此世品格的自然延伸,它突出地体现在敬畏世界、“赞天地之化育”而非追求“全知”的态度中,并从面对不同国家或文明、自我与他人之关系等方面塑造了中···

【黄玉顺】神圣超越的哲学重建 ——《周易》与现象学的启示

哲学在轴心时代以宗教的对立面出现,否弃了外在神圣超越,而走上了人本主义的内在超越之路,但在取得丰硕文明成果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当今思想的根本任务是克服理性与信仰的对立,这意味着神圣超越的哲学重建。对此,现象学“解构→还原→建构”的思想方法和《周易》“古歌→形而上者→形而下者”的建构路径都有深刻的启示,后者“···

【焦德明】“心为太极”说在朱子学中的诠释

朱子在《易学启蒙》中曾引用邵雍“心为太极”之说。此说与朱子学的固有观念似乎相互矛盾。但“心为太极”说在朱子学的框架内至少曾出现如下三种理解。三种说法并不矛盾,“环中说”背后所体现的是“太极不离阴阳”的活动性原则,它与“禀赋说”所代表的实体性原则相辅相成,二者的统一就是“境界说”。此外,“心为太极”还有一层工夫的含义,即对于···

【张卫红】草根学者的良知学实践 ——以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安福学者为例

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安福县人数众多的草根阳明学者,虽无科举功名,却是阳明学在地方社会传播的主力。他们由讲学、研磨心性而扩展至教化乡族,参与地方公益事业,进而协助官府参与地方社会治理。作为阳明学者的乡绅自我认同的角色是“乡人之心”,他们的讲学和化乡活动是以“万物一体”的济世理想和责任作为精神动力,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平稳···

【杨泽波】三分法:儒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儒家生生伦理学对孔子思想诠释引生的变革

与西方道德哲学理性、感性的两分格局不同,孔子自创立儒学之始,其思想就有智性、仁性、欲性三个部分。儒家生生伦理学通过对于孔子思想的诠释,创建了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就是将与道德相关的因素划分为智性、仁性、欲性三个部分,以区别于西方理性、感性两分格局的一种方法。

【肖群忠】现代中国应并重公共道德与个体美德——参与回应陈来、蔡祥元两位先生的讨论

在古代中国或者传统道德中,主要强调公德与私德的联系而不是区别,这是由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儒家合内外之道的思维方法以及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尚未区隔所决定的。公德与私德的区隔并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强调国家团体意识的公德内含,这种思想最早提出者是梁启超先生的《新民说》,之后这个问题在一百多年来仍有持续的讨论与实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