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孟学史的论文结集,采取历史—思想史进路,对代表性人物(如荀子、司马迁、扬雄、王阳明、戴震)、代表性作品(如《汉书· 古今人表》《牟子理惑论》《千字文》)、代表性事件(如《孟子》传记博士问题、李觏疑孟公案、《孟子节文》事件)进行了翔实考察,对孟子与先秦诸子、孟子与文史哲、孟子与道佛···
《文以载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一书在哲学—观念史进路的引导下,化用“历史学的理想类型”与“社会学的理想类型”,提出孟子文化精神脱胎于源远流长的礼乐文明与诗书文化,从两线(道德理想主义、文化守成主义)、六点(仁且智、经而权、士则仕、学孔子、距杨墨、尚诗书)呈现孟子文化精神的具体内涵,从历史维度、多元视野厘定孟子文化···
从“理在解语内”到“理在经文内”,可谓《四书章句集注》对于二程予以创新一面的鲜明体现。就此而言,本文考证《四书章句集注》表述“程子曰”的四种变例,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领会朱熹用毕生精力注释《学》《论》《孟》《庸》四部大经典的体例与义理。无体则不立,本立而道生,斯之谓也。
直面政治资本对道德资本的傲慢,《孟子》首章设置并敞开的主题是义利之辨。它包括逻辑依次递进、含义逐渐展开的三个要点:一是坚守义以为上的原则,将道义当作最高原则;二是遵循先义后利的次序,将道义放在第一位,将利益放在第二位;三是追求义利双成的目的,不因道义而排斥利益,最终实现道义与利益的统一。
2021年5月14日上午,《四书》解读收官仪式在布置一新的邹城市电视台演播大厅隆重举行,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团队成员陈来(清华大学国学院)、王志民(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李存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我(中山大学哲学系)、孔德立(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孟子》“交邻”章包括两节:第一节借实事以彰明天理,仁者与智者无优劣、乐天与畏天无高下是孟子王道政治学的根本智慧;第二节借大勇以夯实上帝,文王之勇、武王之勇志在安民是孟子王道政治学的终极诉求。通过文献考辨与义理诠释,可知《孟子》“交邻”章文法严密、意涵丰硕,整章以“畏天之威”“一怒安民”统摄全体、涵盖乾坤。
2016年上半年,我受聘成为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五年来,专家团队在陈来、王志民先生的倡议与带领下,兢兢业业,群策群力,通过一句句、一章章的解读方式,先后完成《孟子》《中庸》《大学》《论语》的解读。我有幸全程参与《四书》解读,负责解读《孟子·滕文公篇》、《中庸》第17—20章、《大学》传七章与传八章、《论语·先进篇》与《···
经过与孟子的辩论,夷子的本心之明被唤醒,亲亲的特殊性得以证成。厚葬胜过薄葬,仁爱高于兼爱,经由亲亲的特殊性推扩并充实性善的普遍性,这是夷子在“亲亲”等问题上“逃墨归儒”最重大的思想史价值;爱父母、尽孝道的本心之明是我们过一种道德人生的必由之路,这是夷子在“亲亲”等问题上“逃墨归儒”最切要的伦理学意义。
几年来,我与殷延禄先生有了频繁的工作交往,私人交谊日益笃实。他擅长书法,并与《孟子》讲授融为一体,特色鲜明,生动活泼,深受各地听众喜爱。2018年,他在孟子研究院·孟子书院的“孟子大讲堂”系统地讲了一遍《孟子》。《孟子的药方》即是依据这轮授课的讲稿整理而成。
《大学》传七章以72个字的短小篇幅,通过设问、病症、后果、劝谕四个层次,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如何为修身而正心。学术界迄今缺少对于这一章的专门研究,思想史阐释显得极有必要。
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杜维明先生精辟地解释为“学做人”。我们学做人,先要回到孔子、孟子的经典世界,然后从经典世界回到生活世界。要把孔孟之道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就需对经典本身有很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