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必萱作者简介:范必萱,女,贵州贵阳人。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曾任科研单位技术员、杂志社编辑、行政机关公务员。退休前就职于安徽省审计厅(正处级),高级审计师,注册会计师。一九九八年提前退休,担任蒋庆先生的学术助理。出版有《月窟居笔记》。 |
《月窟居笔记》之三十三:
我所知道的杨汝清
作者:范必萱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月窟居笔记》(范必萱 著)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六月廿六日戊午
耶稣2015年8月10日
一
在阳明精舍的后学中,我与汝清见面较多。提起汝清,总有许多抹不掉的记忆。
2003年8月,“第二届中华经典文化导读交流会”在长沙召开。会议主办单位邀请蒋庆先生作为嘉宾参加。我随安徽团队参加。当我找到蒋先生下榻的住处时,房间里坐了许多客人,汝清就是其中的一位。蒋先生介绍说:“这是北京一耽学堂的参会代表杨汝清。”汝清起身与我打招呼,他身材魁梧,说话却很温润,彬彬有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在以后的接触中我了解到,汝清生于1970年,是河北张家口人,先后毕业于张家口师专中文系、河北师大中文系、清华大学法学院。汝清曾供职于河北警界,后执教于清华大学、河北佛学院、国际青年研修大学。近年来致力于弘扬儒家文化和民间公益事业,创建了北京苇杭书院。此前,曾长期担任一耽学堂宣传干事与义工。
也正是在这次会议期间,汝清向蒋先生提出“一耽学堂”有前往阳明精舍游学的意向,经过商议,才促成了当年10月在阳明精舍组织的“一耽游学活动”。
几个月后我在阳明精舍见到汝清,他是这次游学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因为这是阳明精舍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学术活动,经验和条件都非常有限。那一年,蒋先生因腰椎病复发,不能过量活动,会里会外,汝清成了我的好帮手。
座谈会上,游学团的学子们向蒋先生提出了许多有关人生社会的问题或困惑。汝清的提问,始终围绕儒家的义理,请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当时我们就看好这位后生。
为期一周的游学活动结束后,汝清随游学团回北京。他在给我的email中说:
“精舍的几日留给我的将是终身的财富,感谢蒋老师对我和大家的关怀!很怀念山上的日子,让我感到就像回了家一般。接下来的日子我会仔细整理和回味蒋老师的谈话,并认真读书,全面体会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不辜负蒋老师对我的期望。”
二
汝清没有食言。他在以后十余年的岁月中,矢志不渝,研习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及师道的回归,致力于以孔孟之道为旨归的儒家价值的学术探讨,以及书院制度的重建、孝道礼乐与现代法治的会通、蒙学教育与现代民间公益事业的实践等。如今,他担任苇杭书院山长兼儒家文化研究院院长、立人乡村图书馆执行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旧金山燕京书院导师、河北佛学院客座教授;他还创建民间公益网站——华夏礼乐网。他所著的《大孝至尊——<孝经>与成功人生》、《以孝治天下》等书也已经正式出版,社会反映很好。
汝清以他的实际行动在护卫儒道的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2008年夏,我又一次在阳明精舍见到汝清。这一次他是陪伴清华大学教授贝淡宁先生一同来的。在蒋先生与贝淡宁先生进行学术思想交流的座谈中,汝清一直参与了问答。这时的汝清与几年前相比,在学术义理上的长足进步实在是令人赞叹!
汝清说,自己这两年一直在思考“儒家如何融入现代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在短时间内很难理清的问题。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了,儒家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中,虽然重新拥有了发言权,但是当下一个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儒家如何才能融入现代社会?一是儒家学理的普及化问题,即儒家的学理应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让所有人都了解?二是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如何运用儒家的思想去影响制度的设计?第三就是对那些完全不接受儒家的人,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汝清的思考,在当代儒家学者中很有代表性。
三
2006年阳明精舍组织“丙戌会讲”,当时正在北京执教的汝清出差路过贵州,特意绕道参加了一天的会讲。汝清是7月18日夜晚到达精舍的,“丙戌会讲”已进行了三天。那些日子,蒋先生因身体不适很少出来活动,但是这天晚上,蒋先生为等候汝清在院里坐了很久。山区的夜晚寒意袭人,大家都劝蒋先生回屋歇息,可是蒋先生执意不肯,一直要等候汝清到来。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师生二人在感物厅门前相互问候之后,蒋先生叮嘱我安排汝清住宿,便转身回俟圣园休息去了。汝清目送蒋先生的背影,低声对我说:“蒋先生憔悴了……他的身体为什么这样虚弱?……真令人担忧啊!”说话时,他眼里含着泪花,哽咽了。我理解汝清此时的心情,更理解他们师生之间的情谊。
汝清对蒋先生与阳明精舍的深厚情愫,在他2008年所写的《道在山林不远人》一文中充分体现出来。他写道:
2008年8月,与清华哲学系贝淡宁(Daniel A. Bell)先生全家偕行,来到已然天高云淡的贵州龙场,走进隐于万山丛中的阳明精舍。这于我已是第三次造访精舍,但踏入那略显斑驳的大门,看到那高低错落的庭院时,依然沉醉于其中的静穆与淡雅,时间恍若又回到了五年前。
那时精舍刚刚落成,当我与一耽学堂的同道诸君来到奉元楼前时,蒋先生指着楼前的匾额略带兴奋地说:“这最后的一块匾是我昨天连夜挂起来的,为了迎接你们的到来。你们是精舍建成后第一批来求学问道的人,这也是精舍第一次学术活动。”言犹在耳,但五载光阴弹指而去。低处繁花点点、绿草如茵,高处枝叶扶疏、亭亭如盖,就连当年在奉元楼上可一览无余的数顷清波也在葱茏的香樟翠竹掩映下,仅只微露出星星水面,别具一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姿了。
在这五年的风雨岁月中,儒学由隐而显,继而被热炒、被贩卖,身处其中的蒋先生也因其创建阳明精舍,提倡少年读经,重视政治儒学,呼吁复兴儒教等等异乎常人的举止而屡遭毁誉,甚至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压力,但透过柔和的眼神依然可以窥到先生淡定的心境,从容的自信。精舍也并未随世态的炎凉而有所改变,依旧固守着那一份超然、雅致,在青瓦白墙、楹联牌匾间随处可得的传统。
随后的一周,流连在这熟悉但又透着新鲜的环境中,抛却了世事的牵缠,得以在山林间、星空下静观默想,品味着那种古典式的悠然,有充裕的时间向蒋先生、贝先生求教,并依照儒家书院的传统,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会讲。
蒋先生依然保持了他的敏锐和执著,在谈到政治儒学的话题时,他坚定地相信儒学,尤其是政治儒学的传统在今后的中国必定可以存亡续绝,再现生机……对于儒家思想的全面回归,他抱有极大的信心,但认为需要五十年甚至更长。先生的观点曾在04、05年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尤其是他那篇《关于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所引起的轩然大波,一定程度上使得他成为众矢之的,毁誉参半。先生为一思想者,对待荣辱秉持其一贯的豁达。大学时代就曾以一篇《回到马克思》搅起歌乐山下漫天风雨;之后的1989年,在台湾《鹅湖》月刊发表论文《中国大陆复兴儒学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的问题》;1997年出版《公羊学引论》;2003年出版《政治儒学》;2004年出版《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读本》……以上种种,在当下的中国,无一不是振聋发聩的,想不引人瞩目是一件困难的事。然而,身处其中的蒋先生,依旧是一身简朴的汉服,三餐农家的蔬食,在云贵高原的青山碧水中,在小小的俟圣园中冥思静观,间或吹埙弄箫,长吟古曲,默默守护着这一庐精舍,期待着儒门同道求学问道,对于外界各方种种质疑讥弹甚至嘲讽谩骂一笑置之。……”
2014年,我再一次见到汝清,不是在阳明精舍,而是在合肥。汝清是作为儒家学者应邀参加孔子宗亲举办的一次联谊会。会上,汝清作了关于儒家文化的精彩学术演讲。当看到汝清受到与会者的广泛赞扬时,我想起十年前的汝清,从一个尚带稚气的有志青年,成长为一位成熟而受人尊敬的学者,被同仁们赞誉为“虔诚的儒门守护者”,真是可喜可贺!
2015年4月写于合肥静心斋
责任编辑:葛灿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