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峰 著《关学<中庸>学研究》出版

本书首先将关学《中庸》学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整体,将其置于关学学术思想演进和《中庸》学诠释史流变的双重脉络之下,从文献学、经学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角度,对关学《中庸》学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提炼和总结

【许石林】祝福武汉这一对珍稀的恋人!你们就是人间的美好。

只是记录一下对朋友圈所见所闻的简单评论,丝毫不敢有教育年轻人的意思。

【孔丽】隋唐孔氏经学复兴

隋唐时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朝廷大力推崇儒学,使其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孔氏家族作为儒家思想的主要传承者、发扬者,在这次儒学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当时著名的文化世家、官宦望族。孔氏家学随着儒学的振兴得到了一定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色。随着家学的发展,孔氏家族的家风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经典研读社第二期,虞万里主讲《诗经》文本纵横谈

2024年5月10日晚上,由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求是学院紫云碧峰学园主办,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古典文明中心、浙江大学图书馆协办的经典研读社第二期“《诗经》:伦理与政治”在浙江大学图书馆主馆举行。此次讲座由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讲席教授虞万里主讲,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旭主持,求是学院紫云碧峰学园副主任胡凌飞老师、分团委副···

【靳宝】家风浸润下的《汉书》撰述与史学精神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大一统的皇朝史,首创纪传体断代史,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范本。了解编撰者班固及其家族的历史变迁,从中探寻家族文化蕴含的独特品质与风格,是我们研读《汉书》的一个重要窗口。论世,也要知人,知人论世是统一的方法论体系。

【周文焰】连山书院:清代民族地区儒学教化的重镇

书院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在千余年的久远传承中,书院对我国的学术发展、文化传承、民俗风情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教化功能是书院的主要功能之一,尤其是在民族地区,书院更具有贯彻“大一统”理念与传播“正学”的职责和诉求。清代,位于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的广东省连山县的连山书院即是其中的代表。

【黄裕生】儒家礼乐文明传承中孔子对周公的突破

汉语中的儒家概念与西语中的儒家概念是不对应的,因为西语中的儒家被称为confucianism/Konfuzianismus,直译回来就是孔子学说或孔子主义,就如同康德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一样。通常,人们把儒家直接等同于孔子的学说。但是,无论作为一种思想学说,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系统,儒家都早于孔子。被奉为儒家经典的那些主要典籍都产生于孔子之前。

【陈岳】《孔子家语·王言解》与孔子王道思想

《王言解》之言,道之所载,王言者,王道也。《孔子家语·王言解》是一篇记述孔子向曾子传授明王之道的文献。

【李翠】汉之“辟雍”

武帝时,献王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

【宋立林】孔子与中华文明特性的文化基因

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人文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及和平性。

【杨朝明】君子文化蕴含的家道伦理与社会担当

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有一天和鲁哀公对话,鲁哀公希望找人帮助治理鲁国,孔子告诉他人可以分为五类: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圣贤是儒家最理想的人格,君子也是比较高的境界。孔子不把自己当成圣贤,但是以君子自许,勇于做君子其实应该作为一种人生追求。

【孔丽】两汉孔氏经学的繁荣

经过战国与秦朝的战火考验,儒学在艰难中走向了春天——两汉。这一时期,政治上总体安定,经济、文化得到快速发展。汉朝统治者根据时代需要,实行尊孔崇儒的政策。特别是推行“独尊儒术”“通经入仕”等措施后,儒学趋于经学化,发展国家的主流意识。

【孔丽】魏晋南北朝家学渐广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社会动乱。文化上,儒学衰微,玄学兴起,佛教渐兴。儒学衰微主要是指儒学不像两汉时期那样处于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并不是萧然沉寂,而是转向民间,更为大众化。魏晋南北朝时,虽然儒学治国的作用渐渐削弱,其齐家功能则有所强化。孔氏家族虽然不如两汉时期那样鼎盛,但仍能保持世家大族的风度。保持家族长盛···

2024年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在孟子故里邹城市召开

5月8日,2024年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在孟子故里邹城市召开。来自福建、浙江、湖南、安徽等地的邹鲁文化城市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邹鲁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共商共议文化传承发展大计。

2024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开幕

5月8日晚,2024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开幕。本届母亲文化节以“倡议设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母亲节”为主题,策划了“十一个一”系列活动,营造感恩母亲、注重家教、传承家风的浓厚氛围。

孟子故里邹城举行甲辰年纪念孟母孟子大典

5月9日夏历四月初二,是亚圣孟子生日,孟子故里邹城孟庙内庄严肃穆、隆重热烈,一年一度的纪念孟母孟子大典正在这儿举行。

刘家和 著《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增···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收录22篇文章,反映了刘先生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入思考。全书分史学、经学与思想三端,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在史学理论与经史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结构中,对以经学与史学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增补的《理性的结构——比较中西思维的···

复旦Sophia人文节第五场讲座,何俊主讲根源性的中国哲学

4月22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俊老师带来了Sophia人文节第五场讲座:根源性的中国哲学。

重审宋代思想史《荆公新学研究(增订本)》座谈会纪要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刘成国教授的论著《荆公新学研究(增订本)》(以下简称“增订本”)去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在宋代思想史领域引发广泛的回响。

【程章灿】石刻题跋的阅读方法 ——以刘体乾旧藏《宋拓蜀石经》题跋为例

题跋既是一种文体(文类)形式,也是一种文献类型。无论从哪一个视角来看,题跋都是因阅读而衍生的文本。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