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第二届“儒林论坛·经学全盛时代的中国儒学” 会议通知

“儒林论坛”源于庞朴先生创办的《儒林》杂志,设立此论坛的目的是继承先贤遗志,凝聚学界共识,共同推动儒家思想的返本与开新。第二届“儒林论坛”拟于5月中旬在济南举办,以“汉代儒学”为中心,诚邀硕学鸿儒切磋论学。

【高海波】贺麟论宗教与儒学

贺麟认为儒家思想的现代展开,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挖掘儒家思想中的宗教精神,并吸收基督教的精神来充实儒家的礼教,以期为新的社会与人生提供精神基石。贺麟的对宗教的看法超越了“五四”运动时期胡适等人,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引向一个新的深度,也将中西汇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姚海涛】孔子“同问不同答”的启示

在众多身份之中,孔子作为教师的这一身份深入人心。孔子在春秋末年开办私学,传承华夏文脉。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普通人的学习经验极易发生共鸣,具有穿越千古的典范意义,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启迪教育者与学习者。

【姚海涛】荀子之“化”的思想蕴意

“化”的最初含义是变化。荀子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诠释“化”,开拓出了前所未有的多重意蕴,挖掘出了潜隐的深刻思想蕴意。

【许石林】“今日仇人在当面,哪有好话对他言!” ——安万直播间里骂人

实在不想在谈安万了,但总有人提出一文,不得不作答。零星答复,整合于此,再蹭一次安万的流量。

【许石林】当今秦腔名角儿为什么一提安万就暴跳如雷?

秦腔界一位领导专家对我说:我之前不了解安万剧团,没看过,还是看你介绍,心想他一个甘肃会宁民营剧团能弄个啥!结果一看,感觉确实好,这安万剧团有高人。

【许石林】将家丑外扬在网上,你能收获什么?

每逢过年,总有一些人搞得家庭关系破裂,亲友反目,结仇衔恨,甚至有数十年关系为一口气断绝来往者。

孔子博物馆里闹元宵 乐享传统中国节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为庆祝乙巳蛇年元宵佳节,孔子博物馆围绕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举办了一系列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体验的元宵主题活动,吸引众多观众在博物馆中感受历史与节日的交融,为春节画上圆满句号。

喜报!孔子博物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的通知》(办公共发〔2025〕7号),孔子博物馆成功入选。

石洞书院参加中国文化书院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并介绍七年探索的经验(2024.11.24)

2024年11月24日,书院复兴和文化发展——中国文化书院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政府机关、知名学府、新老书院等近百名嘉宾齐聚一堂,为中华书院复兴使命和文化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石洞书院院长、浙江西安交通研究院研究院院长助理、心学研究所所长郭杭伟受邀参加,并在第一分会场做报告《复兴中华书院探索致圣之路—从···

【赵争】简帛文献与汉代《诗》学

与《诗经》研究相关的简帛文献较为丰富。阜阳汉简《诗经》、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安大简)《诗经》、海昏侯墓《诗经》为《诗经》传本,武威汉简《仪礼》、马王堆汉墓帛书、《硕人》铭铜镜、尹湾汉简《神乌赋》、郭店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上博简)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清华简)均有引《诗》论《诗》内容。

黄怀信 著《诗经汇校新解》出版暨后记

《诗经》由《风》《雅》《颂》三大类性质不同的诗构成,收录了我国春秋中叶以前大约一千年间的作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门的诗集。《诗》又为五经之一,自古历今,解《诗》者无虞千百,说人人异。

传统节日图卡(刘向春2025年书写系列)

传统节日图卡, 出品,刘向春书写,谌衡制作。

【许石林】有一种亲戚关系,非仁厚之人不能长久维持

天下人无不将自己看得过大过重,苟且偷生之身,却奢僭至洁不容之性,微受委屈,顿地呼天,非乾坤倒转,不能平其冤怨。父母兄弟骨肉至亲,动辄因毫末琐屑,动雷霆之怒,结累世之仇,彼此消耗无休,倾轧计较不绝,以南海为唾,罄天云为辞,不能化解。此正愚痴者之命也夫!

【许石林】最好的白话文,就是这种“肥中瘦”

岳麓书社出版《小窗幽记》李经纬的注解译文,极其峻洁雅驯,无一字赘冗,十分隽永有味。

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召开2025工作研讨会议

2025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二),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召开2025年工作研讨会议,围绕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交流研讨。会议由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曲阜市政协原主席孔令玉主持。

鹅湖书院:新春七天大联欢 文化盛宴庆佳节

龙腾四海雄风在,蛇舞九州瑞气生。2025年正月初一(1月29日)至初七(2月4日),鹅湖书院新春七天大联欢活动如期举行,此次活动由铅山县委宣传部指导,鹅湖书院景区管委会、鹅湖镇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为七千多名游客和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传统文化盛宴。

王锷 著《文为在礼——礼学文献考论》出版

文献之学,由来尚矣,推其原始,肇于孔门。至刘向校定群籍,纂为《七略》,目录、版本、校勘诸学,已具雏形。沿至宋代,其体大备,后世枝繁叶茂,巨树森然。每一时代,总是有新问题出现,需要用新方法来加以解决。我们试以校勘学与版本学为例,简单谈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董婧宸 孟琢 王强 主编《论语文献菁华》出版

孔子(前五五一—前四七九),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他一生博学好礼,笃守仁道,聚徒讲学,有教无类,周游列国,传述六艺,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编纂汇集,整理成《论语》一书。

【胡永辉】三教互动与魏晋南北朝孝道思想的理论拓展

魏晋南北朝三教互动的全面展开使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佛性论等被纳入孝道思想,促成先秦以来的“孝善一体论”在理论形态上发生变化。作为孝善之“体”的“仁”与“佛性”并立,“善”作为儒家沟通“孝”“仁”的理论媒介被增益了因果报应论的内涵。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