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自汉代设五经博士,及后建立科举考试制度,经学一直是传统士人的知识基础。近代教育改制,分设学科专业,取消经学,但各专业与各领域仍不时回顾思索与经学的关系,比如文学与经学、哲学与经学、史学与经学、子学与经学、国学与经学、文献学与经学、语言学与经学、阐释学与经学等,说明经学始终为人所关注。
本书提出并证明牟宗三政治哲学具有双线循环结构,一线对道德心性进行存在论奠基,一线以道德心性范导人类存在。
哲人熊十力晚年著有观点激进的儒学专书,弘扬儒经固有义理、回应时代需求。其中侧重《周官》的经学评论不仅是他立论枢纽之一,也富含上通清季学风的诸多线索。本文并非是对《原儒》、《乾坤衍》代表的十力后期著述之整体的研究,而是基于他批判式承继清季经学问题的经学评论,比照相关学人思想的研究。希望本文能呈现出历史中的熊十力···
王阳明(1472 - 1529),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新儒家哲学家。他是正统新儒家哲学家朱熹(1130 - 1200)的主要批评者之一。其最为人所知的学说可能是“知行合一”,这一理论可以被解释为否认意志薄弱的可能性。
王符以专论的方式对占卜、相术、梦占、鬼神等数术范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与批判。此与荀子对数术的系统批判形成了理论对照与学理传承关系。若从占卜、相术与梦占、鬼神三大层面将王符与荀子进行比较研究,会发现二者的诸多异同之处。
我国的先秦时代,诸子百家著作不可避免地对水有所涉猎,遂涌现出了不少精彩高论,其中以儒家与道家论水最具思想特色与哲理启迪意义。以先秦儒家孔孟荀与先秦道家老庄为“观测点”,由此可打开先秦儒道论水的思想视界,可领略其论水的精湛奥义,进而可探寻中华早期水文化之博大妙谛。
明代气学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其形成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发生机理?应当说明王朝思想专制的不断强化不仅导致曹端“特从古册中翻出古人公案”,而且一定要将理学探讨引向“造化之理”的方向,这就形成了走向气学的趋势与可能;罗钦顺对朱子理气关系的颠倒又构成了从理学到气学转进的关节点;至于王廷相,则完全出自反佛而一以“元气论”为归,所以···
如果今天我们要评选出一幅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而且又最具代表性的宋画,相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定会得票最多。但与《清明上河图》无人不晓的知名度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画家张择端的存在感非常低,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所以我们对他知之甚少,既不知道他身世、生平的详情,也不知道他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画出了《···
春耕园学校教授经学,亦求诸史学,经史合参也。盖论经学不贯史事,则不足以知时。知经,知史,于以立己,然后可与于三才矣。甲辰冬至,礼乐嘉会,寻温大明洪武之治,意在斯也。
在人类历史中,有些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漫长的黑夜,照亮了文明的天空。无锡国专,便是这样一颗星,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哲学有不同理解,参与世界性的百家争鸣,需要理解现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2024年12月18日下午,河北省儒学会与石家庄市北附学校共同推进的“中华经典进校园”工程,家长课堂第三讲,邀请到河北省儒学会儒家文化教育普及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郭君铭教授,以“做个有敬畏的人”为题,与北附学校初中部五百余家长进行了一次恳切、朴实又发人深思的精神对话。
12月19日,由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主办,孔子研究院、山东人才集团人才智荟公司承办的第16期青年人才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孔子研究院举行。
曾运乾(1884—1945)字星笠,湖南益阳人。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1913年聘入湖南官书局,拟修中国通史,与陈鼎忠合撰《通史叙例》,别具匠心设计出新体例,柳诒徵、金毓黻等交口称赞。
甲辰年冬月十九(12月18日),由至圣孔子基金会指导,崇圣会、儒士社、肆拾玖坊集团联合主办的“孔子七十九代嫡长孙孔垂长先生深圳交流会”暨首届“新生活会讲”在深圳二十四史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怀仁遵义、诗酒礼乐”为主题,遵循传统书院会讲规则,师友切磋、朋友讲习,在至圣先师嫡长孙的见证下,展现传统儒士的生活风华,探索儒···
12月17日上午,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研讨会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成立25周年座谈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
大众讲坛“致敬经典·《周易》公开课”,由山东省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与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共同打造,旨在普及推广中华优秀传统经典,解读被历代先贤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周易》蕴藏的规律与智慧。
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文化感动人心的力量,它深刻影响我们心灵的生命力,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这种文化的力量或生命力主要就体现在它蕴涵着的一系列人文价值理念上,我们有必要将这些人文价值理念提炼概括出来,进行一些系统的阐发。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周易大传》中···
2014年9月,孔子七十九代嫡长孙孔垂长先生在深圳市发起成立了公益性基金会——至圣孔子基金会并任会长。2024年12月18日,在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海峡两岸(深圳)孔子文化交流学术研讨暨成果展隆重举行。
正统之辨“昉于晋而盛于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理论和政治学说,旨在辨析王朝正闰。宋代以后,正统论逐渐褪去五德终始的神秘外衣,转而从疆域“一统”和道德“居正”的理性角度评断政权的合法性,形成一种二元结构,也更多牵扯到何谓“中国”之“正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