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存光】文明以止: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文明特性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12-22 22:53:20
标签:

文明以止: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文明特性

作者:林存光(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来源:节选自“尼山儒学文库”之《儒学的多维诠释》

 

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文化感动人心的力量,它深刻影响我们心灵的生命力,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这种文化的力量或生命力主要就体现在它蕴涵着的一系列人文价值理念上,我们有必要将这些人文价值理念提炼概括出来,进行一些系统的阐发。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周易大传》中所说的“文明以止”。

 

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及其文明理念

 

要想很好地理解“文明以止”这一说法的内涵,我们必须把它放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路径和人文精神脉络中来加以认识和体会。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是在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存条件下生息繁衍和不断奋斗进取的,她在历史上发展出了一条比较独特的文明生成与演进的路径,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与其把中国视为政治实体还不如把它视为文明实体——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而在我看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至今、从未中断湮没的一种文明形态,主要得益于中华民族有其独具特色且持久一贯的文明发展理念,而中国人的文明理念用“文明以止”一语来概括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具体来说,如果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和人文精神脉络做一种整体的观照与反思,我们认为以下六个方面是最为突出和鲜明的:

 

1.“旧邦新命”的“中国”意识、“与时偕行”的通变思想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2.“和而不同”的和谐观念、多元一体的综合智慧和“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

 

3.“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贵仁尚义的道德取向和学行一致的教育思想。

 

4.“民为邦本”、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和经世济民、天下己任的担当精神。

 

5.“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和“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

 

6.“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天人协调的生态智慧。

 

以上六个方面可以说最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在意识特性和思想内涵方面的精华,也可以说体现了中华人文传统最具特色的精神特性。对于这六个方面的具体内涵,我和方克立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做过系统的阐述。我们认为,这六个方面彼此之间密切关联,相互支撑、强化和促进,共同造就了“文明中国”可大可久的伟业!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与统一、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包容,以及中华文明的悠久与日新!

 

不过,如果再进一步对中华人文精神的根本特性和本质内涵进行更为简洁明快的提炼和准确生动的概括的话,我们认为,“文明以止”是最为适当的一个说法。尤其是在今天,我们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由于人类心智和理性的过度傲慢与自负,导致人类正面临着像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一样的巨大风险,而且,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说:

 

等在我们前面的,不是一座冰山,而是有很多,且一座比一座险恶、危险。有金融的冰山:不受限制的货币投机,股票飙升到天价、高到让人不忍目睹时大量抛售以获利;有核武器的冰山:大约30个核国家,每一个都卷入了彼此之间的争吵与仇视,都预期在未来20年中能够发动一场核攻击;有生态的冰山: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碳,全球气温上升无法阻止,专家一致认为,数十个原子能反应堆迟早会发生爆炸,届时将造成全球范围的巨大灾难;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社会的冰山:目前人口中预计有30亿人将成为冗余,他们在经济上完全不起作用。…与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冰山相比,上述那些冰山的不同之处在于:轮到它们与船相撞时,不再会有人幸免于难以将事件拍成电影,也不再会有人幸免于难,将这些接踵而至的灾害谱写成史诗或挽歌。

 

正因为我们当下面临着的是这样一种最真实而危险的人类生存境况——不会再有人在毁灭性的文明灾难中幸免于难并为我们谱写史诗或挽歌,我们发现“文明以止”这一文明理念更加值得我们珍惜,也更加值得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去将它发扬光大。

 

二、何谓“文明以止”?

 

那么,究竟什么叫作“文明以止”?它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发展理念?

 

“文明以止”一词出自《周易大传》中的一句名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天文”是指阴阳迭运、刚柔交错的自然变化过程与法则,而“人文”是指人类制作的礼乐典章制度及其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教化作用。由“人文”与“天文”并举对称可知,“人文”并不与“天文”相隔相离而形成对立,这一点最能彰显中华民族“人文”意识与精神的特异处。也就是说,对于天下的治理化成而言,治国平天下者既须“观乎天文,以察时序之变化”,又须“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人”。两者须相资为用,而不可偏废。可以说,中华民族虽然重视和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但其“人文”意识却并不以逆天而行或支配自然为前提,相反,天文或天道自然法则乃是人类所当取象效法的对象,而取象效法天文或天道自然法则却又以人文化成为目的。

 

“文明”一词在《周易大传》中凡六见,揭示和阐发了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文明”观念,而其中“文明以止”的说法尤其值得我们注意。所谓的“文明以止”,其本意是说如果一个人(特别是统治者)的德行能够像天地日月一样正大而光明,并用礼乐来教化世人,那么,天下的人民就会被他的光明之德所感召和指引而遵从礼义,以至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

 

因此,在中华民族的这一“人文”观念与“文明”意识中,重要的不是通过强权霸道的治理方式来追求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或强制人民屈服,而是通过充分发挥礼乐对人的文明化的教化作用来引导人民过一种道德化的伦理文明生活,从而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不是通过武力扩张或威服的方式来胁迫异族人民认同和接受自己的文化,而是通过中国式文明典范的内在文化特性的吸引力或修文德以来远的方式来引导对方实现文化上的自我转化与提升,从而实现“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目标;不是通过征服自然或无止境地掠取和耗竭自然资源的方式来满足自身不断膨胀的欲望需求,而是通过节制自身欲望、协调天人的方式来追求实现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荀子·礼论》)乃至人与自然万物可持续和谐共生的目标。

 

正因为如此,霸道之强权、武力之滥用、自然之征服、文明之扩张皆不为中华民族所称道,反之,中华民族所心仪向往的是敬德保民的治道理念、“以德行仁”的王道理想、天人合一的生命学问、人文化成的道德化境。相对于强权霸道的文明扩张理念,中华民族“文明以止”的文化特性与人文意识具有一种“止其身有所不为”的道德主义、和平主义的性质。

 

三、对“文明以止”的进一步阐释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明以止”的上述义涵,还有必要搞清楚两个词语或概念的含义,一是“文明”,一是“止”。

 

先说“止”。按其字面含义来讲,“止”有“停止”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居住、栖息”之义;从人类文明生活的意义上来讲,“止”则有“依止”或“止归”的意思,不仅个体的人的行为当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而且整个人类的文明生活也当有所依止或止归,人类应知道当止于什么或止于何处,在此意义上,所谓“止”也就是归宿、目的和方向的意思。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人唯有知足而不是贪得无厌,唯有知止而不是一味求前进,才能更好地长久地维持自身的生存。人只有知足才能不遭受困辱,只有知止才能不遭遇危殆。

 

庄子说:“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庄子·知北游》)“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庄子·大宗师》)“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庄子·齐物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庄子反对人用有限的生命去向外追逐无限的知识,我们必须明白自身生命的有限和知识的无限,人必须将自己的精力用于更好地实现生命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去向外追逐无限的知识,人必须知道应止于何处,应止于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即认识能力的有限处。

 

而儒家则相信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有所为,正如孟子所说:“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孟子·尽心下》)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人当知有所止,故《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钱穆先生曾经在论述“人生之两面”时讲到“止与进”的问题,他说:“今天我们一切都要讲进步,不进步就是落伍,这是对的。但我要问,进步到那(哪)里为止?有没有一个归宿?今天我们人类最大问题是只求进步,不求归宿。没有归宿却最痛苦。……中国人认为,至善便是人生归宿处。……中国人讲一个‘止’字,并不妨碍了进步,进步也要不妨碍随时有一个歇脚,这歇脚就是人生一大归宿。”

 

按照钱穆先生的说法,所谓的“止”便是“归宿”的意思,人生当有所归宿,而至善便是人生归宿处,同样,文明也当有所归宿,而使人类生活得更加安乐、富足、和谐,更加富有尊严和意义,便是文明归宿处。

 

然而,所谓“文明”,却是一个意涵极为错综复杂的概念。在西方,学者们根据其各自对文明发展的一般理论反思而提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明观或文明史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一种过程论的文明观或文明史观,即把文明看作一种人类不断脱离野蛮生存状态而持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其次,是一种衰落论的文明史观或文明衰落论,把文明看作一个发生、成长、衰落和解体的过程。再次,是一种单位论的文明史观,把文明看作一个分析和研究的“单位”,每一种文明也就是一个文明的“单位”,据此我们可以将从古至今在世界上出现过的文明区分为各种不同的文明单位。最后,是一种价值论的文明观,在这一意义上,所谓“文明”乃是指“一个人类共同体所表现出的特定生活方式和信仰形态”,或者所谓文明“只存在于一种生活态度之中,存在于某些思想和感受方式之中,因而只能用散播种子的办法达到目的。准备让别人也文明起来的人必须允许人家自己去发现他得到的是较好的生活方式”,因此,“文明的主要特征”在于其“价值观念和理性思维”。

 

四、中、西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及其精神特性

 

不过,就其实际的表现形态和影响来讲,尤其是随着十七、十八世纪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在西方一直以来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乃是与“直线发展”的“进步”信念密切相关的第一种类型的文明观和文明史观,这使西方文明具有一种极为强烈而鲜明的以“动力衡决天下”的外向扩张性的特征与倾向。在西方,“文明”的概念形成之后,特别是十八世纪以来,“文明”的概念成了一个响彻全球的口号,而且,西方人据以判断其他社会“文明化”的标准本身具有一种普世主义的扩张性倾向,并常常是依靠军事实力或通过武力殖民的方式来实现的。

 

相对于立基于自身文明标准的普世主义、扩张性的西方文明及其文明史观来讲,没有什么比“文明以止”一词更适合于来概括中华文明的根本精神特性的了。在我看来,只要你愿意真诚地敞开自己的心扉,认真聆听和体会它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价值意涵与理性智慧,那么,它向我们昭示的便是这样一种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另一种“文明”的根本理念:文明不是无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对外扩张,而是要有所节制或依止,“止”其所当止,内修文德以化成天下。

 

“文明以止”与无限制的文明扩张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明观,二者的区别恰恰是中西两种文明的分水岭,是它们的本质区别所在。中西文明各自植根于性质迥异的两种人文精神,一种是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仁民爱物的人文精神,一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征服自然、以“动力衡决天下”的人文精神。以“动力衡决天下”的文明扩张,必然导致文化殖民主义和文明间的冲突;而富有反求诸己的道德理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美德与“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的“文明以止”,则会努力寻求一种不同国家和民族和平相处的“全球伦理”,通过“文明的对话”来化解“文明的冲突”,并乐于把宇宙万物都看成人类的伙伴和朋友,乃至愿意善待自然万物而与之和谐相处。

 

五、“文明以止”的当代启示与现实意义

 

今天,当全球化的浪潮从西方席卷全世界而将地球变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村落”,当多元文明的地方化文化认同意识普遍高涨,当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成为当下最受人关注的问题,当生态危机和核战争的威胁将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后果,我们认为,所有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关于人类文明问题的严肃思考,都将最终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中华民族“文明以止”的文明理念或文明发展观。可以说,在面临着许多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难题的当今世界,“文明以止”的文明理念尤其显得富有启示性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这些全球性难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不恰当的文明理念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为了回应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对的威胁着全人类可持续地生存和发展的严峻问题,充分彰显中华民族“文明以止”的理念,不仅有助于深刻认识自己的文明特性,提高本民族的文化自觉,而且更能对人类文明未来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而独特的重要贡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生死抉择的大关头,而为了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前景,也为了人类自身可持续生存的可能机会,我们不能不暂时停下文明的脚步,认真想一想人类的文明何以竟会发展到了危及人类自身存在的这一危险地步。对危险的自觉反思,让我们重新发现了“文明以止”这样一种文明理念。作为中华民族理性的文明发展观,“文明以止”就是这样一种文明的理念: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不是无节制、无限度的,也不是漫无方向的,而是应该有所依止或归宿,应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换言之,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有“止”境的,而“止”之为“止”,体现的乃是一种自我节制的文明美德,是一种与人为善的人道理想,是一种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理性精神。在我看来,不仅这一“文明”理念能带给我们许多的启示,反之,我们也可以赋予它许多的新义。

 

如果说现代文明正经受着考验,而现代文明的弊病正是由文明发展本身即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开发、利用和掠夺以及不断追求经济增长和文明扩张的目标所造成的话,那么,“文明以止”的理念便可以纠正这一文明发展的弊病;如果说文明发展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使人的生命更加有尊严,人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人的生存更加可持续的话,那么,“文明以止”的理念便可以引领人们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说文明的价值和意义“只存在于一种生活态度之中,存在于某些思想和感受方式之中”的话,那么,“文明以止”便可以教给人们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以及思想和感受方式:为人止于真诚而不虚伪,待人止于礼貌而不谄媚,与人相交止于友善而不恶意中伤,治国理政止于关爱弱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而不恣意妄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止于和平共处而不以武力要挟,人与自然的关系止于协调友好、相互依存、可持续地和谐共生而不以经济的发展破坏生态环境。“文明以止”并不是反对人类社会朝着更加“文明化”的方向发展,但它期望那种破坏自然、霸权扩张的西方式的“文明进程”或文明发展方式能够发生一种“文明转化”,从根本上转向“止于至善”的人道目标,止于人与人的友爱相处,止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止于有益于人类自身可持续地生存和发展的生存之道。唯有这样的“文明以止”,才能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也唯有这样的“文明以止”,才能使人类的文明变得更加文明。

 

总之,“文明以止”是最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崇德向善、贵文尚和之独特人文精神特性的文明理念,它绝不是抱残守缺的文明停止论,而是祈望世人能够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矢志不渝地去追求“止于至善”、向往“天下文明”。诚如方克立先生所说,在全球性生态危机和文明冲突问题十分严峻的当今世界,深刻理解、阐扬和大力宣传、提倡“文明以止”的文明发展观,对于人类和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