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逸光】中国古典学学科下的“经学”与经学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12-27 20:30:08
标签:

中国古典学学科下的“经学”与经学

作者:简逸光(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经学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冬月十六日甲寅

          耶稣2024年12月16日

 

经学自汉代设五经博士,及后建立科举考试制度,经学一直是传统士人的知识基础。近代教育改制,分设学科专业,取消经学,但各专业与各领域仍不时回顾思索与经学的关系,比如文学与经学、哲学与经学、史学与经学、子学与经学、国学与经学、文献学与经学、语言学与经学、阐释学与经学等,说明经学始终为人所关注。近年中国古典学设立学科,以古代经典为核心,其所谓经典除了古代的文学、史学、子学,将经学也列入其体系中。虽然中国古典学学科与传统经学研究面对的是相同的文献,但二者教育目标与宗旨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有必要略述其中异同。

 

一、中国古典学与经学

 

关于“古典学”、“中国古典学”,学人已有阐释。比如刘小枫说:“恰当的名称应该是古代经典学”;王中江说:“中国古典学,广言之就是中国的古典语言学、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学”。“古代”、“经典”是其定义的关键,所涉范围包括文史哲、艺术、语言。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所设的中国古典学学科对该学科的定义言,其认为“中国古典学就是中国的国学”,内容主要为中国古代的国学经典。

 

对于古典学或中国古典学,论者又从交叉学科看待。比如刘小枫认为:“古典学是综合性学科”;杨庆中认为:“中国古典学作为一个专业,其学科交叉的特征十分明显”,中国古典学具有学科交叉的特征,在文史哲不同的学科中能找到交叉并进而打通的切入点——对经典的研读,尤其是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研读,即从语言文字、文献、经典诠释为基础客观地研读经典文献。在此意义下,中国古典学强调的是读原典的能力,其对象包括中国传统文史哲的经典,将之都作为阅读理解诠释的对象。即使中国古典学阅读的对象与采取的工具扩散至中西、甲骨文、金文、少数民族语言,都未离开阅读一事。目的在于打下更好的“地基”,以便在相对的意义上整体呈现古典知识体系的面貌。

 

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介绍可知,“‘中国古典学’是以中国古代经典研究为主要的教学和研究主体,以古代中国的本体研究为目标所设立的新专业”。这里提到的中国古代经典包括经学相关课程。在研究方法上也提到与传统注疏的训诂章句有相似之处。比如其说:“在研究方法上,‘中国古典学’更加强调继承中国传统小学研究的方法,由小学通大学,在中国传统文献学的基础上,加强对于中国古代经典的诠释”。不仅如此,它还强调:“中国古典学强调与海外汉学的对话,强调文明互鉴,同时也希望能够与海外汉学合作,形成世界性的古代中国研究模式”。其目标欲将中国古典学建设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让古代中国研究形成范式,成为世界人文学术研究领域内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典学科下的经学与传统经学研究略有不同,从其学科建设的专业学科门类可见,比如:国学基础教研室、国文教研室、国史教研室、西域历史语言教研室。其视野开阔,采用的方法多元,知识储备的体量大,研究成果遂有其特长。入学的学生若能兼顾以上专业课程,以此基础进行经学研究自然不同。

 

回过来看,假设经学成为一门学科,经学要聚焦的工作包括:(一)经学问题的研究,(二)经学教材的编撰,(三)经学历史的梳理,(四)经学教育的省思,(五)经学相关工具书的编纂,(六)经学的工夫与实践。这些都是有待完成的工作,需要足够的专业人才来进行,才能将经学之学的知识体系建构得更加完整与细致。

 

二、经学在各类学科底下与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差别

 

王学典先生说:“21世纪以来,学界对儒学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九科治儒’的繁荣局面,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都在从各自的角度向儒学聚焦。”其所论在儒学,而经学为儒学之核心,故此说亦可放在经学上,从这个角度理解经学为不同学科所研究,不妨可称“九科治经”。究其原因,经学乃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内容包含文学、历史、政治、文化、教育、军事、思想、制度、管理等知识之学,还包括实践之学。它的实用之学,不是为了处理解决单一的学术问题,它更多的是解决人(包括众人)在面对世界时所遭遇的困难。比如世界不仅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一国之内的人亦有理念之不同,即便是自己的言行与自己的良知之间,都常充满矛盾。除此之外,如何在教育、教养、修养上带给人安身立命的稳定感,其方法如何,这是经学所关心并试图提出解决办法的议题。若不以此为目标,其学不足为经学。这么说并不与其他学科有所冲突或有高低之别,实则不同专业各有其不同的追求与作用,皆可为人类文明的永续与发展提供帮助。

 

经学的内容包罗万象,可以让不同学科皆有可讨论的空间,不表示经学从交叉学科的方式即能恢复整体面貌,因为交叉学科是从不同的专业学科来共同商议建立可一起探讨的交集点。这样只是透过不同方式拆解经学,并不是以经学为一个整体的想法来理解经学。所以,除了不同学科的讨论与交叉学科方式的研究,让一部分研究恢复在传统中本来就是整体的方式来研究经学,亦有其必要。比如《汉书·艺文志》将五经与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结合,盖学者读其书,学仁、义、礼、智、信,以畜德也。可以看到经学培养人的目的在于畜德。殆及清代,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仍云:“自天子以至于士庶,莫不读孔子之书,奉孔子之教。天子得之以治天下,士庶得之以治一身,有舍此而无以自立者。”申明经学之用,于公可治天下,于私可治一身之自立。以上所谓经学也。

 

至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总结历代学术发展,谓儒学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且云:“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则将经视为儒者之学,为学理之学。今日若谓广义的定义来说,举凡以十三经为对象的研究成果皆可谓之经学;狭义的定义则是以《十三经注疏》里面的问题为探究对象的学问为经学等云云,是同四库馆臣将“经”视作“学”而已。

 

从经学的宗旨与目的来说,其学乃是要成人。从个人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开始,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不仅具备知识的学问,同时具有实践的实学性质。

 

三、中国古典学与经学皆以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为目标

 

古典学是综合性学科,经学不是综合性学科,经学是综合性学问。经学可以从不同专业学科或从交叉学科的方式进行理解并深入探讨。但除了从不同专业学科与交叉学科的方式来研究经学,它也可用过去经学的传统把经学当作培养人才的一种全人教育来看待,不强调其分而强调其同,即文史哲、经济制度祭祀尽在其中。二者没有冲突,可并行不悖。

 

各个专业学科或中国古典学学科以经学为研究对象不仅不会因为有了经学学科就受到影响,在多元的环境中大家都可阐释经学的价值。比如古典学核心部分是研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其以研究经典为目的,经学典正是其欲研究的对象。如刘小枫说:“中国的古典学建设,不仅要传承中华文明的古典,更要深入研究西方文明的古典。如今我国文教体制中的文学、史学、哲学都大致以中西分类,我们的古典学建设恐怕也大致如此。毕竟,学术界的从业力量会自然奔赴‘古今中西’领域”,即认为除了中国古典学,也需要研究西方古典学。这是非常好的方向。

 

大学之道在于培养能爱国利民承天下之重任者,科学教育如是、人文教育亦当如是。专业技术固然重要,协调组织人之间的和谐与合力,光靠专业知识不足以为之。不论是中国古典学学科或聚焦于经学的教育都不是局限于所教之文献,其目的在于培养独立思考、具备解决问题之能力,且能够积极热心奉献承担于国家社会的人才。国家的未来需要这样的教育。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