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二】一位北宋儒者的千古抉择:筑室于伊洛之滨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七十五岁的小程子伊川先生在家中过世。伊川先生是当时有名的大儒,他姓程名颐,字正叔,是理学传统中的「北宋五子」之一,同其兄长程颢并称「二程」。他曾经为哲宗皇帝主讲经筵,算是当过皇帝的老师。

【专访】杨国荣:ISCP明起在沪办会,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哲学

明天(27日),主题为“世界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哲学”的第2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将在华东师大线上平台开幕,会期持续五天。这样的国际学术盛会当然是中国哲学人、中国学术界一个相当大的荣誉,而这一切都源于华东师大终身教授杨国荣三年前当选为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会长,作为该会会长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成功举办一期国际中国哲学大···

【吴钩】再谈《梦华录》里的宋人生活细节

《梦华录》里提到的“休沐”是什么意思?休,即休息;沐,即沐浴;休沐,就是休假,让人回家洗澡的意思。休沐之制,始于秦汉。汉时,公务员每上五天班,可以休沐一天,因为汉代公务员上班,食宿都在政府机关大院内,大概当时也没有什么公共浴堂,所以每隔五天,便要放公务员回家洗澡、省亲。

【冯哲】静听雨落思童蒙 ——关于四海孔子书院幼教理念的思考

昨夜北京一场大雨,晨起不停,窗边听雨,神思悠悠。伴着雨声与鸟鸣,沉入夫子、朱熹、陆九渊和张载的教育世界。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五期开讲

慢是一种节奏,更是一种心态,它倡导亲近经典、敬畏经典,希望在对经典的亲近、敬畏中,抚慰心灵、纯洁心灵、高尚志向、高尚行为。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四期讲录

2022年6月18日下午,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四期举行。本期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孟子书院执行院长殷延禄担任主讲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陈岳担任与谈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助理研究···

【尔雅台】董仲舒天人三策(一)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张梦玥 杨娜】汉服文化背后的汉裁工艺

近年来,“汉服热”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内容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是中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其基础之一是历史悠久、自成一体的“汉裁”技艺。汉裁在历史文献中被称为“制衣”“裁衣”,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流传。然而在清代,汉裁的零星内容不断被边缘化,加上近代以···

​【刘运好】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

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是中国儒道文化精神的两大基石。但是,将儒道文化人为地对立,却成为古代学术的一个痼疾。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就曾感慨:“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随着学术与思想的分野,从梁启超“南派”“北派”之分到当代学界,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所彰显的价值观人为地对立,又成为近代学术的思维定势。

2022年伏羲文化论坛召开

6月21-22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国际易学联合会、天水市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天水师范学院主办,中共天水市委宣传部、天水市伏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周易研究》编辑部协办的2022年伏羲文化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甘肃天水、山东济南分别设立会场同时···

【常樯】中国儒学社团角色定位、工作理念及业务特点刍议

为更好开展“美俗”事业,中国儒学社团有必要认清其角色定位、工作理念、业务特点。从角色定位上看,儒学社团及其从业者应是“人文儒学”的宣教者和实践者、“民间儒学”的志愿者和引领者;从工作理念上看,儒学社团应坚持“人多好办事”“为社会服务”“双轮驱动”“知行合一”“创业与志愿心态”;从业务特点上看,儒学社团应体现传播与传承、研究与···

【易富贤】美国堕胎法案争议对中国的警示

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弱化了对生命的敬畏,中国是世界堕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高堕胎率其实是生育文化、家庭价值、生命伦理衰微的标志。尽管中国实行了二孩、三孩政策,但是被扭曲的生育文化难以逆转,生命伦理底线尚未重建,堕胎率也居高不下。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美国在堕胎问题上取得的思想成果,值得中国借鉴。

杨向奎 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出版暨前言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是著名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杨向奎先生的力作,以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文献与考古、及民族学研究的三重证据,深入讨论宗周以来夷夏合流,礼乐文明的发展与演进。

书香缀流年:明明德读书会活动纪要

2022年6月12日上午,明明德读书会两周年纪念日暨欢送毕业生活动在安宁东路瑞南紫郡曦贞元茶餐厅举行。此次活动由赵楠楠同学主持,参加活动的成员有:读书会指导老师杜华伟老师、廉江渊同学、张红娟同学、张梦圆同学、宋瑶瑶同学、金宏利同学、王亚灵同学。

【张祥龙】至情至性:张祥龙古典书院座谈记录(下)

我特别看重的就是《红楼梦》里面表现的痴情。这个当然太明显了,《红楼梦》一开篇就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然后又把宝玉说成是一个痴情的人。意淫就是痴情的意思。警幻仙子说宝玉,说我们最欣赏你的一点,就是因为你是第一意淫者。这可把宝玉吓坏了。

【李少威】孔子为什么那么拽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600多年了,历朝历代,什么硬骨头都见过,但是从来没有看到另一个比孔子更“拽”的人了。而后世有那么多硬骨头,基本都是在效仿孔子的“拽”。

衡水学院协助上海交大顺利完成“2022春秋学工作坊”讲学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衡水学院与上海交大的合作协议,推进董学研究和人文学科创新性发展,2021-2022学年春季学期,衡水学院董子学院积极参与上海交大人文学院举办的“2022春秋学工作坊”讲学活动。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董仲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上海春秋学研究共同体、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共同···

【张劲松】清代义学的书院化

义学与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社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代初期,义学与书院有着较为清楚的边界。随着时代发展,二者逐渐在组织、制度、模式、作用等方面呈现出不少相似之处,义学的书院化现象较为突出。清代义学的书院化模糊了义学与书院的边界,成为教育史研究中亟待重视的一个问题。

【儒家邮报】第374期(悼念张祥龙先生专辑)

《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rujiayoubao@126.com;订阅《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至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订阅”;退订《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到: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退订”。

【李竞恒 】父亲角色是人类文明的隐喻

汉儒向平民推广过去贵族专享的姓氏,宋儒向平民普及父系祖先古老谱系的家谱以及祭祀的祠堂,都是以父亲为纽带将一代代本应相忘于江湖的人凝聚起来。父亲角色区别了人和禽兽,所以子不教父之过,因为他代表了文化这一方向。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