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缀流年:明明德读书会活动纪要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22-06-27 17:29:50
标签:明明德读书会

书香缀流年:明明德读书会活动纪要

来源:“书院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五月二十日壬寅

          耶稣2022年6月18日

 

诵读经典 传承文化

 

2022年6月12日上午,明明德读书会两周年纪念日暨欢送毕业生活动在安宁东路瑞南紫郡曦贞元茶餐厅举行。此次活动由赵楠楠同学主持,参加活动的成员有:读书会指导老师杜华伟老师、廉江渊同学、张红娟同学、张梦圆同学、宋瑶瑶同学、金宏利同学、王亚灵同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开篇的一句话,也是兰州交通大学明明德读书会所追求的价值理念。明明德读书会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两年的时光。

 

 

 

在这两年里,杜老师带领读书会成员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如: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论语》诵读打卡活动以及课上《论语》交流活动等。随着一系列活动的展开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与会成员也由之前的几个人发展到如今近20人,虽然他们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传承文化经典,浸润美丽心灵。

 

 

 

在深秋相遇,在盛夏别离。2022年的6月读书会迎来了自己的两周岁生日,同时也迎来了第一届与会成员的毕业季。在杜老师的倡议支持下,我们开展了读书会两周年纪念日暨欢送毕业生活动。此次活动主要由《论语》诵读感悟分享、击鼓传花小游戏和师生共读经典三部分组成,在寓教于乐的欢快氛围中读书会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传道授业解惑

 

首先,杜老师向与会成员介绍了读书会成立的源起和这两年开展过的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及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这是作为思政课教师杜老师长期坚持的事,通过将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相结合,在经典浸润中将国学智慧入脑、入心,积极帮助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介绍结束后杜老师倾听了来自读书会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把读书会办得越来越好。同时,杜老师对今年即将毕业的读书会成员廉江渊同学和王亚灵同学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寄望两位同学不管走上哪个工作岗位都能坚持去学习经典并付诸实践。

 

 

 

“何以为师?”韩愈在《师说》中解释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会遇见很多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学习到一些知识,但,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带给我们的影响是可以受用一生的。杜老师在我们眼中就是这样的人,她不仅传授我们知识,教会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而且强调让我们关注自我内心,时刻审查自省,做一个诚实、正直、善良,对社会、国家都有益的人。

 

 

 

正如《论语·子罕》中所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古代君子求“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衡量君子的道德标准,人要按礼行事,就是在表达自我内在的“仁”。当前社会强调德法兼修,真正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必定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所以,对于自我内在欲望的克制和外在仁爱行为的表现在这个社会是极为重要的。在日常《论语》学习诵读中杜老师经常强调不要浮于表面的学习诵读,而要深刻去理解《论语》中所蕴含的哲理,并且要注重将其付诸于实践。 

 

通过《论语》诵读学习不仅浸润我们的心灵,潜移默化地规范我们的道德言行,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培养我们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家孝顺长辈,出门遵守社会规范,实现自我完善,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使我们成长成真正社会所需要的仁人君子。

 

二、成长进步收获

 

在诵读感悟环节,同学们依次做了分享,具体如下:

 

 

 

廉江渊同学:我是2020年3月因《伦理与生活》这门选修课与杜老师相识,2020年4月杜老师将我的结课作业转载到了“书院研究”公众号上,2020年5月读书会正式成立,我也很荣幸成为了读书会第一批入会学员。

 

 

 

在加入明明德读书会以后,除了每天在群内诵读《论语》打卡之外我还积极参加了读书会举办的“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活动,使我体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我的文化素养。

 

虽然我即将奔赴我的下一段旅程,但我会继续坚持诵读《论语》、传承经典。

 

 

 

张梦圆同学:刚开始加入明明德读书会,我便感觉到这是一个很温暖的社团组织。在这里,我们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通过诵读《论语》,它让我在求无可得时反求诸己,时时对一切鲜活的生命体验与随之到来的思想保持开放,因为中国哲学究其本质来说正是以体验为其终极的:生于体验,变于体验,而又归于体验。这种体验是众人共同坚持的结果,正如南怀瑾《论语别裁》中所说:“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意思是:与众人享受乐趣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灵宽广,无所不容。我相信明明德读书会就是这样一个社团组织。

 

 

 

最后,无论世事风云,不管人间风雨,都希望我们这些心怀美好的朋友,如同一根金线上串起的珍珠,永不散落,永远温暖。

 

 

 

王亚灵同学:在和读书会相知、相遇的这段时间里,让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方法。

 

 

 

现在,我也将离开学校开启我的职业生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像孔子所说的那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每项工作。最后,我想说:和经典相伴的日子,我们永远都在路上。

 

金宏利同学:首先,从我的个人品质角度出发,《论语》诵读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意义,它让我不再浮躁于社会的芸芸尔尔,能够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事。

 

 

 

其次,从我的专业学习角度出发,诵读《论语》带给我的更多是专业视野的开拓。在诵读《论语》之后,它不仅开拓了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视野,发散我的专业研究思路,而且加深了我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

 

 

 

最后,从国学本身角度出发,诵读《论语》即是另一种文化的传承。这种文化传承对于现在甚至是更为久远的未来都是极为有益的,因为它不仅能带给我们文化发展底气,而且还能唤醒我们文化价值认同,使我们在广泛道德价值认同体系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寓教于乐寓学

 

经过一轮的分享,为了活跃活动氛围,我们在活动过程中穿插了一个击鼓传花小游戏。

 

 

 

首先由赵楠楠同学介绍游戏规则,一位同学击打木板,座位上的同学围坐在一起,把“花”(零食薯片)互相传递,当击打声音停止时,“花”在谁的手中,谁就上台用自己家乡的方言大声诵读《论语》。

 

伴随着鼓声游戏正式开始,随着一声“啊”第一位幸运观众已经产生,张红娟同学用甘肃平凉方言诵读了《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游戏继续,第二位幸运观众是我们读书会最温暖的人——杜老师,杜老师用甘肃庆阳方言诵读了《论语》“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师的方言地道而纯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第三位幸运观众是我们读书会最早一批成员廉江渊同学,他用自己纯正的甘肃通渭方言读出了《论语》中“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句,并伴随着那句“甘肃不大,创造神话”的“神句”结束了自己的诵读。随后,大家都依次用自己的方言诵读了《论语》词句,在愉悦的氛围中分享活动继续展开。

 

 

 

四、相遇相识相知

 

张红娟同学:我加入读书会也已经快一年了,读书会留给了我许多记忆,我把它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初遇乍欢:还记得第一次接触《论语》是在杜老师的《马原》课上,因为涉猎不是很深,便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会在某一刻突然被古人博学的哲学智慧所吸引;

 

 

 

再见怦然:再次接触《论语》是在《伦理与生活》这门课上,杜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孔子的生平和思想,我逐渐发现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晦涩而又广博的传统文化,并决定正式加入明明德读书会;

 

愿可白首:经过这一年的诵读和学习,《论语》已经变成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教我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体悟生活的哲学,感受生活的悲欢,相信无论以后我在哪儿在做什么,我依然还会坚持诵读《论语》;

 

 

 

亲近经典:我认为《论语》的诵读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这是明明德读书会每个小伙伴都坚持的事,正是这份坚持让我们更加亲近经典,体悟经典,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宋瑶瑶同学:从生活方面出发,通过诵读《论语》能够让我尽心做事、安心做人。“仁”是《论语》中一以贯之之道,做人需秉承“仁”的理念,具备仁德,方能达到“仁人”境界。“仁者,爱人”,“仁者,人也”,“仁人”是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今天,成为“仁人”,是我的追求。尽管达到孔子所说“仁人”境界很难,但“仁”一定是做人之准则,我便以此时刻鞭策自己,注重塑造属于自己的理想人格。

 

 

 

从专业学习方面出发,经过一年多的诵读,我已经将整本《论语》读过一遍,对于《论语》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也可以运用到日常写作中。其中,我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与《论语》相关的,在接下来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我除了继续坚持诵读《论语》,还会继续深入挖掘《论语》中所隐含的含义,进一步完成我的毕业论文写作。 

 

赵楠楠同学:2020年9月4日,我与读书会正式结缘。关于我的许多第一次便在这里开始。

 

 

 

第一次在群内与小伙伴打招呼,第一次开始正式诵读《论语》,第一次精心录制诵读视频,第一次在公众号推送自己的读书心得,第一次读书会聚餐,第一次与杜老师合影……就是这许多的第一次汇聚了我关于读书会的全部记忆,永远智慧、爱心、温暖。 

 

日复一日的经典诵读打卡活动是我们平凡的小日常,不忘初心,共同坚持是支撑我们一路向前的小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收获是经典带给我们的小力量,感谢心中的这份热爱让我们相遇,相知,相守。最后,我想对读书会说: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一定奉陪到底。

 

 

 

五、体悟接纳浸润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这次活动的最有意义的环节:师生共读《论语》。随着《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的语句响起,读书会的活动悄然落下帷幕。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今有钱穆先生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的书。”杨朝明先生对于《论语》也曾有这样的比喻:“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颗大树,这棵大树的主干就是儒家文化,大树的根部则是孔子,以及包括孔子在内的先哲们。大树树干之所以粗壮,就是因为大树的根扎得深扎得牢。”

 

 

 

所以,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对于《论语》的诵读和学习都很是必要。因为《论语》不仅浸润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品格,而且还滋养着中国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底色,它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品味。


写在最后

 

祝明明德读书会两周年生日快乐,《论语》诵读我们一直在路上……同时希望今年即将毕业的同学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