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继明 著《参赞化育:惠栋易学考古中的大道微言》出版

乾嘉之际为清代学术的鼎盛时期,其内容以实学、考据为代表,常被分为吴派和皖派,两派虽然均崇汉学、重古文,但在所治经典和对待汉人经说的态度上,仍有不少差异。惠栋作为吴派的代表学者,是清代《周易》研究第一人。然而,由于清代学术史的研究思路的固化,对惠栋的定位局限于严守汉儒家法的考据学家,掩盖了惠氏很多极具个人特色的···

左丘明 著 、 赵生群 注《春秋左传详注》出版

《左传》是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前后二百五十四年历史的编年体史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南京师范大学赵生群教授,钻研《左传》多年,有多部相关著作问世。

张富海 著《汉人所谓古文之研究(修订版)》出版

“古文”是汉代出现的一个概念。汉人眼里的古文是五帝三王所用的文字,是圣人孔子所用的文字。

[美]方岚生(Franklin Perkins) 著《天地不仁:中国古典哲学中恶的问题》出版

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这个问题在早期中国与在今天一样真实。

陈赟 著《天人不相胜:庄子内篇的文本、结构与思想》出版

《庄子》三十三篇,借寓言见意,文章瑰丽无比,文笔纵横跌宕,肆意汪洋,要捕捉庄子之意甚难。一般以为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最为纯正。

刘增光 著《〈孝经〉学发展史》出版暨后记

本书为一部通贯的《孝经》学发展史,结合新近出土文献,采取经学与哲学结合的方法,梳理《孝经》学发展的义理脉络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内在关联,尝试在文献的掌握、思想史的分析、《孝经》学本身问题意识的寻绎等方面实现突破,深刻揭示《孝经》与儒家孝观念的真精神,澄清近代以来附加在《孝经》与孝观念乃至儒学、中国文化之上的一些误···

李春颖 著《张九成哲学研究》目录暨张学智序言

李春颖的这部《张九成哲学研究》是在同名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用功夫反复修改打磨而成。该书对张九成著作《横浦文集》《孟子传》《中庸说》《横浦心传录》《横浦日新》等搜罗无遗,将其思想细分为气论、性论、心论、格致论、德福论、经典解释之特点及儒佛关系等,引述充分,阐发深入,使张九成各方面的观点及其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呈现。

虞万里 主编 王天然 编著《蜀石经集存》(五种)出版

蜀石经肇始于后蜀广政年间(938-965),蜀相毋昭裔在成都主持将儒家经典刻石,共计十种:《孝经》《论语》《尔雅》《周易》《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左传》(前十七卷)。《左传》后十三卷入宋刻毕,北宋皇祐(1049-1054)、宣和年间(1119-1125)又分别补刻《公羊》《穀梁》及《孟子》。

[宋]张载 撰 刘泉 校注《横渠易说校注》出版

本书校注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徐必达辑刻《合刻周张两先生全书》卷九至十一《易说》为底本,以明嘉靖十七年(1538)吕柟刻本《横渠先生易说》、万历四十六年(1618)沈自彰《张子全书》所收《横渠先生易说》等为对校本,以《易说》清代其他版本、宋代集注类《易》著及《张载集》等今人整理本为参校本加以点校,对《易说》中的疑难···

郑济洲著《治道的理想:古典儒家政治哲学新探》目录暨黎红雷序

中国传统治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原生形态,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挖掘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资源,无论对于建立中国思想研究的主体性,还是对于建立当代世界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心灵秩序,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赵生群 著《春秋左传详注》出版暨前言

《左传》是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前后二百五十四年历史的编年体史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赵生群教授钻研《左传》多年,有《左传疑义新证》等多种相关著作行世。

(清)朱彝尊 著《經義考新校》出版暨序言

《经义考》三百卷(实存二百九十七卷),爲清初朱彝尊所著,收集先秦至清初研究经学的著作,著其作者、书名、卷数、存佚,并列原书序跋、历代学者之考论,再附以朱氏之按语。爲我国最有系统之经学总目録,被誉爲经学目録的集大成之作。

(美)韩大伟《中国经学史·南北朝、隋及初唐卷:文献学的衰落与诠释学的崛兴》出版

本书系美国杨百翰大学韩大伟(David B.Honey)教授所著五卷本《中国经学史》的第三卷,起于南北朝,而断于初唐,以文献学的衰落与诠释学的崛兴为核心,历述了经学的分裂与复归一统。全书贯彻了韩大伟教授“聚焦领袖群伦的宗师,例举举足轻重的先哲,并追踪他们身后的影响,借此概括各个时代的主要潮流”的写作理念,以及中西经学研究对···

刘宏 著《宋明理学精义》出版暨序言、后记

是书定名《宋明理学精义》,“宋明理学”取通义,“精义”鉴朱子有《论孟精义》。“精义”者,非考辨精密,义理精干尔。谋篇初心不为通史之著述,只求一贯之文章。

郭院林、焦霓 整理《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出版

《左传》于群经中最为宏伟。历代学者研修成果丰硕,形成学术富矿。仪征刘氏四代共治《左传》之学,时人常方之吴门惠氏。

徐仪明 著《性理与岐黄》新版出版

我们无论是探讨理学一系列范畴的特点,还是掌握传统医学在宋代以后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主要的目的是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以加速中医学迈入现代化的步伐。尽管理学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中医学之树依然常青,如何分析、评价、借鉴以往理论中的合理内核,依然是今天把握中医学发展走向的一个关键所在。只有深刻地理解过去,才能更···

王云飞 著《魏晋南北朝十二家〈论语〉注研究》出版

魏晋南北朝《论语》注疏文本完整存世的只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和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学界的研究热点也集中在此。但从魏晋玄学发展过程来看,《论语集解》处于玄学刚刚开始的阶段,《论语义疏》则处于玄学接近尾声的阶段,真正具有更多玄学思想的恰恰是居于这两者中间的《论语》注残篇。本书选取了魏晋玄学影响下的十二家《论···

罗云锋 著《大学广辞 中庸广辞》出版暨后记

本书主要是对于《大学》和《中庸》的注释、疏通、广辞、补述乃至义理发明;“广辞体”或 “补辞体” 是本书作者特创的体例,也是全书最有创造性、最有价值的主体部分。

章关键 著《经典新读:《周易》暨孔子哲学讲义》出版

本书为章关键先生酝酿数年后写成的又一部《周易》精读精解的新著。其内容如下:1.阐明《周易》暨孔子哲学源流及相关关系,正确理解“两派六宗”,强调《易传》作为孔子哲学载体的学术意义,并依托当代考古、考据成果,系统批判《易传》作者的疑孔说。2.从卦名、卦象、卦辞、爻辞、卦德、卦主六个方面相互会通,全面准确把握《周易》精义···

秦学智 著 《论语新说》(下)出版

《论语新说(下)》一书将反映孔子思想和生活的《论语》放在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并结合当代社会现实实际,对《论语》的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等思想及其思想价值给出新的诠释和评价。本书具体包括对《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等十一篇《论语》内容的解读,对各篇每一章的解说包括原文、引言、释解、译文和拓展五···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