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辉著《新经学讲演录》出版暨自序

上个世纪冯友兰先生提出“新理学”,贺麟先生提出“新心学”,熊十力先生提出“新唯识论”。当代,本书作者提出“新经学”。“新经学”的“新”在于将现代价值理论与传统经学结合起来,而成为一种新学术。其学术宗旨在于,经过现代诠释之后的经典理念能被今人理解和接受,并融入到现实的日常生活当中。换言之,即以“新经学”为平台,重建人文信仰。···

何益鑫著《竹简<性自命出>章句讲疏》出版暨后记

本书是对《性自命出》的文本与思想的专门研究。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从思想史的角度,阐明《性自命出》的“性情-心术论”思想,乃是儒家心性之学的发端;第二部分为“章句”,以简要的方式注释文本、提示章旨、勾勒行文思路和文本结构,为后续的探讨提供一个简明可用的版本;第三部分为“讲疏”,在综合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择···

何善蒙 著《周易导读》出版

本书是大学通识教育教材。

《董学新论》(2020卷)出版

《董学新论》是衡水学院董学研究的文集。近年来,衡水学院通过搭建多个平台推动董仲舒研究,衡水学院的董学研究成果日渐丰硕,每1-2年结集出版一卷,成为衡水学院董学研究的集体代表作。

郭齐、尹波 编校《朱熹文集编年评注》(全13册) 出版

朱熹文集是研究朱熹思想及其学术的主要材料。《朱熹文集编年评注》在厘清源流基础上,对现存所有版本基本上已经寓目。其中,对最重要的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宋淳熙、绍熙年间所刊《晦庵先生文集》前、后集本及其他重要版本均进行了通校、参校。在校勘辑佚的基础上,对文集中的每篇诗文

李敬峰 著《二程门人》出版暨前言

学界对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门人、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朱子、王阳明这些标杆式人物的门人、后学身上,而对二程门人、后学的研究则相对冷淡很多,目前尚无一本系统而完整介绍二程门人的专著。

何益鑫 著《成之不已:孔子的成德之学》出版暨后记

本书从“成德之学”的角度契入《论语》的诠释与重构。孔子的成德之学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开放过程。它契入一切生存领域,又转化一切生存领域,使人的一切存在活动皆成为“成德之学”的具体境遇,由此完成学者的德行,作为一切实践的枢机。一般而言,人的存在包含三个维度:己与己的关系,己与人的关系,己与世界的关系。本书便以此为框架,展···

温海明 主编《易经明解》出版暨序言

2015年9月,在我主持的“中国哲学与文化复兴”微信学术交流群中,多位学友问学并讨论关涉《周易》的相关问题,我一一作答后,很多学友强烈建议一起成立一个专门研习传播《周易》的微信学术交流群。

徐波 著《由湍水之喻到幽暗意识:理学视域下的人性善恶论新探》暨序言

徐波博士新著《由湍水之喻到幽暗意识:理学视域下的人性善恶论新探》即将付梓,嘱予为序。2014年,徐波博士由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来浙江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出站,该书是在他的出站报告基础上进一步修订而形成的专著。作为他博士后研究期间的合作导师,我乐见其学有所成,而书数语以弁于卷端,当为“义不容辞”之事。

刘光胜 著《出土文献与〈古文尚书〉研究》出版

清华简中《尚书》类文献二十余篇,有的是今文《尚书》,如《金縢》;有的是见于孔壁古文或百篇《书序》的篇目,如《尹诰》《傅说之命》;还有一些是今古文都没有的篇目,如《厚父》《封许之命》。本书以清华简为主要抓手,综合运用包括甲骨卜辞、金文、郭店简、上博简及马王堆帛书等在内的出土材料,推进《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研究。

屠凯著《舆图换稿:明清之际的中国法哲学》出版暨绪论

本书运用法学新古典主义方法,通过对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十个人物思想的个案研究,展现了明清之际中国法哲学的面貌。

屠凯著《日就月将:十五至十六世纪的中国法哲学》出版暨绪论

本书勾勒了公元十五至十六世纪中国法哲学的轮廓。明代自建立至万历前期的二百余年间,中国士人在理学的传统内对于一些最为根本的法哲学问题进行了日趋深入的思考和辨析,遗留下丰富而雅致的百千篇章,是我们民族和文明固有的思想宝藏。本书原则上按照生卒顺序,选取了曹端、薛瑄、吴与弼、陈献章、胡居仁、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王···

《原道》第38辑出版暨内容简介、目录及摘要

本辑儒学研究栏目广涉穀梁传正论、荀子法思想、上古观礼论、春秋王鲁说、北宋稽古学、晚明治道论、晚清公羊学,以及明代书院、魏源理学、苏南义庄等基本命题,不乏新意和推进。百家论道栏目从道家与佛家、政治学与民族学等他者视角,观照清初图书易学、康有为政治思想、儒家博爱观、英语世界书院等交叉议题,互鉴互明所在多有。处士横···

张树业著《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出版暨李景林序

礼乐文化深度塑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生活形态和精神世界,是华夏文明的根本标志和传统教化的重要形式。《礼记》因其荟萃早期儒家礼乐释义文献,全方位论析礼乐之本原、本质、结构、特性、功能与意义,成为理解礼乐文化精神的核心经典。本书致力于回归传统经学诠释思路,化用章句、义疏等解经体裁,通过对《礼记》的精细解读,勾勒···

于述胜著《〈中庸〉通解》出版暨自序

研究中国哲学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客观的、历史的、文本的取向,一种是主观的、现代的、创造的取向。本书无疑属于前者。书中异于前人之解,乃为疏通文本的需要,而非借题发挥的产物。本书作者坚持以经释经、训诂与义理相结合的诠释原则,在广泛研读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前人的诠释分歧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认真辨析,于前人旧说去粗存精,于己···

“国学经典真精神·五经系列丛书”出版,廖名春领衔撰写

以“五经”为代表的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关于诸种经典的文本内容、成书真伪,甚至其基本性质,有些误说长期流行,难以廓清。由著名学者廖名春教授领衔撰写的“国学经典真精神·五经系列丛书”利用出土文献等新材料破除旧有误说,使得还原经典本来面貌、揭举经典真正内涵成为可能。该丛书在科学性与通俗性之间寻求···

陈力祥 著《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出版

王夫之作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既继承了宋明道学的理论渊源,也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

徐公喜 著《宋明理学理治社会文化研究》出版

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已经由先秦汉唐的“礼治社会”转向“理治社会”。“理治社会”是以宋明理学思想为指导,以天理为根据,合传统治理之道,以“德礼政刑”为主要治理路径的多维度社会理治模式,待人以理,化民以理,追求道德伦理化、伦理道德化的统一,礼制与政治制度理性化、法律理学化,以图实现天下平的理想社会。

粟品孝 编《历代周敦颐文集序跋目录汇编》出版

本书是对已知周敦颐文集各种版本进行全面普查和搜集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实用工具书。周敦颐是宋朝“理学开山”,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具有长久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柯小刚著《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卷一》出版暨绪论节选

现代学科划分常把《诗经》归作文学、文献学和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于是,《诗经》作为经书的意义被遗忘,《诗经》所承载的诗教传统亦因之而断绝。本书拟从齐、鲁、韩、毛四家诗说及宋明诸家《诗经》阐释出发,结合当代问题意识,重新激活《诗经》经学阐释的诗教义涵,回应时代问题。通过大义发微式的经典解释工作,作者希望能把《诗经》···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