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见老子和孔子以七岁的项橐为师是两个大家熟知的故事,在文献中流传不绝,也留存在汉墓的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本书旨在结合文献与图像,通过分析七十余幅孔子见老子画像,一窥汉儒和地方官员的内心世界。下编“画像石过眼录”,详细记述了作者近三十年对此类画像的田野考察经过,并特意多附同一画像的多种资料图片,希望能为读者···
本书以明清儒学的发展变迁作为书道衍变的精神背景,以贯穿清代碑学的独特审美理念为辐辏,把时代精神脉息和作为碑学主体之士人的生命情调、人格气象与相关的书法创作、书法理论融摄为一个有机的诠释系统,对清代书法碑学的发生与建构作了审慎而尽可能切近其真趣的探讨和阐释。
《春秋》三传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本书收录关于《春秋》三传的二十篇论文,均是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相关专业一线学者对于《春秋》三传的前沿研究成果,作者包括:傅刚、朱晓海、李隆献、蔡长林、陈颢哲、张素卿、何晋、常森、张丽娟、顾永新、孙少华、徐建委、罗军凤、程苏东、郜同麟等。《春秋》学向来是学···
本书以对王船山的人生和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24个生活地点为主线,通过实地探访和史料佐证,清晰展示了其“从入仕报国梦到抗清救国梦再到学术兴国梦”这一思想变化的轨迹,把这些地点连接起来,就是一幅脉络清晰的“王船山思想地图”,填补了王船山行迹研究的空白。本书挖掘了不少珍贵史料,语言通俗易懂,既有一定的学术性,又有可读性,适···
船山学熔铸着船山精神,船山精神拱起了船山学的风骨。船山精神是一个由依人建极的人本主义精神、公义为上的爱国主义精神、民为国本的民本主义精神、革故鼎新的求实创新精神、率天载义的敢于担当精神和坚毅赤诚的自强不息精神组合起来的精神价值体系,彰显着王夫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推故···
本书旨在勾勒元代学者研究朱子易学的全貌,揭示其在朱子学、易学、经学、理学等方面的地位与意义。
本书比较整全地呈现出船山体用思想结构及其相较于道学传统的差异性。船山体用之基本义是气作为宇宙全体的变合流行,其无方所无定体,无法被抽象为不变本体,人只能在聚散变化之用中见体。此义在性论层面即性日生日成,性体不是初生之际受命于天的某种不变本体,而是来自天之生生之德。继善成性,以后天之习使其不断充实生成,接近精纯···
中国文化有鲜明的特色,儒家作为其主流,自有卓绝独到之处。本书以内觉为阿基米德之点,从孔子学理中分疏出欲、仁、智三性,证成了三分法,强调孔子思想实际为三分结构,全然不同于西方通行的感性、理性之两分。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国学,重塑儒学的社会价值,阐明中华民族复兴的条件。中国人重视的“以人为本”“协和万邦”“极高明而道中庸” 等处世原则,都是“日用而不知”的文化传统。陈来先生倡导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希望现代人学习王阳明、朱熹等大思想家的智慧,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这样饱受争议,有人说它积贫积弱,有人说它文明辉煌。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认为,从1063年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马光离世,二十四年间,宋朝政治由盛转衰,堪称“大宋之变”。
文学评论家、作家张定浩从训诂、修辞和义理三个角度入手,逐节译释,解读《孟子》全本。历目前诸多名家对《孟子》作以注疏,作者旁征博引前人对《孟子》的研究,研读与比较各家之言,将《孟子》还原于其历史时代,做到对经典的体贴与理解。全书言之有据,在语言上延续了作者一贯的风格,娓娓道来。通过本书,读者不仅能明了《孟子》这···
本书上编探究了传统文化继承的理论、逻辑与方法等问题;下编选取礼乐仪式、人格修养、孝道伦理、女德伦理、祖先祭祀五个维度,具体探讨了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现实可能性。通过两种视角的转移,将文化继承问题从宏观层面的理论维度延伸到操作层面的实践维度,逐步将文化继承从抽象领域还原到日常生活,为我们进一步思考文化继承问题打开···
明代经学上承宋代理学,下启清代朴学,在学术史上虽有“积衰”之讥,却自有其特色。本书以明初经学为研究对象,以朱元璋征召刘基、章溢、叶琛的1358年为上限,以靖难之役的1402年为下限。全书7章,在全面关照明代经学研究发展脉络和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以浙江、江西、徽州及江苏、福建籍学者的经学思想与主张,探讨了洪武政治与经学的关···
朱熹是中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与文学家,其思想在中国从元代以后一直是官方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对同属东亚汉文化圈的日本、朝鲜、越南诸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运而生的朱子学成为东亚近世社会共同的思想平台与价值体系,东亚诸国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东亚朱子学。同时,朱子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也影响了整个东亚的汉文学创作。
本书选取中国书法史上处于顶峰位置的汉碑精品二十件,对其中所蕴藏的礼乐传统、礼仪制度与祠祀活动等予以提炼和解读,旁及汉代政治、军事、地理、历史等不同层面,汇集成二十篇赏析作品,旨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汉碑透射到年轻读者的内心里。
本书主要围绕律典和条例的构造、功能及适用原则等问题对明清律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系统性地探讨。首先从概念和体系入手,对涉及我国传统法律价值观的若干概念作了阐释并粗线条地勾勒出明清发源体系地宏观框架。接下来对律例的修定、体例、版本、律例关系及实用状况作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后透过晚清以来西法东渐所造···
本书试图在文明全景中深度解读“四书”。文明全景视野包含两个基本面:一是从世界文明的进程来审视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二是从神圣文明与世俗文明的整体来把握每一次时代变迁的特点。据此,本书聚焦于三个时代语境的互动:先秦语境、宋代语境和现代语境之间的差异及其在转进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力图在文明全景中打通古今语境,与经典···
古人如何理解“礼”,是礼学思想史叙述的基本视角。礼是人爲创作,还是自然生成?圣人制礼的实质是制作经典,还是保存历史制度?礼如何实现教化的意义?对这些核心议题的不同探讨,构成了传统礼学演进发展的张力。
《宋明理学》围绕二十五位理学思想家,叙述了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揭示出宋明理学的基本人物、学术派别、概念命题和理论特色。作者视理学为一股前后相继又相互激发的思潮,对于理学发展的固有脉络和内在讨论,对于理学发展的关键枢纽点,对于颇具特色的知识点等,着重拈出。
儒学在今天渐呈复兴之势。儒学究竟是什么?儒学在今天应引向何方?它对于解决当代面临的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具有何种意义?本书收录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关于儒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展现了他在儒学趋“热”背景下的冷静思考。书中关于儒学的论析,在形式和实质两重意义上体现了对儒学的“再思考”,并为进一步考察儒学提供新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