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提这段思想对话会让我们看到,儒学若要在现代思想世界中确立自身,就不得不接受界定和逻辑这一分析的思路;理性神学若要让人的生存重新面对可能性就不得不与“天命体系”或“信仰”内在地相遇。重回历史上的初次相遇和对话,能够为今日中西深度的思想交流提供基本的坐标,以审视传统和传统中的彼此。
重新审视宋儒读经法可以发现,解味的实质是“切身体察”,里面包含了一种让身体参与到文本理解中的诠释学思想。这一参与的过程,可以称为感通。《易经》咸卦所展示的感通之象,表明感通原本包含了身体性参与的维度。从感通的角度重新确定解味说的内涵,亦与宋儒“身心一如”的思想底蕴一脉相承。
胡瑗及其湖学为宋学树立了某种典范。现存《洪范口义》是其政治哲学的代表作,以时代问题为导向,聚焦于义理阐发,表征了他对汉唐经学的突破。胡瑗的经学通过他的教学法获得有效呈现,他的教学法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思想内涵,湖学由地方升入中央,使地方性经验成为国家的普遍理念与行动。但随着国家思想形态与教育内容因政治力量的介入而···
人,不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族群,怎样才能获得“新生”?首先必须解构自己的旧的主体性,进入“前主体性”情境,进而获得新的主体性。“前主体性”概念乃是“生活儒学”的基础性、关键性概念,其思想视域是“前存在者”的“存在”——“生活”观念。这种“前主体性”情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来,人类由此得以进步。
本文首先对“喜怒哀乐”与“春夏秋冬”比配说的思想渊源,作了一个细致清晰的思想史谱系梳理。“仁义礼智—元亨利贞—春夏秋冬—爱恭宜别(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者两两相配,这是朱子代表的传统思路。刘蕺山别有心裁地插入了“喜怒哀乐”这一在其看来不可或缺的环节,形成“五位一体”的谱系,以新的方式呈现心性或精神世界原初的时间性和节律性···
礼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原始儒家推崇的六经,皆以礼为本;到宋代礼义的提升,理学话语的展开,最终标志是《四书》辑合成书。无论是理学和心学,均致力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而礼义的突破最终落实为心性修养工夫和家礼的实践。从宋明理学视野中探索的修身之学,一方面就经典世界的创发而言,《四书》文本的相互关联与诠释,从《礼···
陆象山四至十三岁形成的认知格局构成了象山心学的稳定结构,贯彻于他的思想始终。这个格局由相关的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心与宇宙的关系,表征为命题“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另一个是心与事的关系,表征为命题“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全文分三个部分:一是分析象山将矢量性空间转为人化了的空间,从而确立心···
分析甲午以降中国人自己的“中国哲学(史)”构建法、书写法,可清晰发现三款格式之存在:基于“汉学”背景之构建法、书写法;基于“国学”背景之构建法、书写法;基于“华学”背景之构建法、书写法。学者们分别采用三套格式来研究“中国哲学(史)”,从“格式学”角度观察,此三款格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书中所阐发的易学与社会科学合作框架、易学实证研究六步法、三三体例、用《剥》《复》等卦研究儒家乃至中华文化全面复兴等核心内容,毫不夸张地说均为前无古人的首创,既无先例可循,也无成法可依,真可谓是康老师积数十年功力,持续探究求索、厚积薄发的硕果。
商代自成汤始,三十帝十七世,弟及王位者十四人,其中九世为兄终弟及。殷王室在婚姻形态上虽有嫡庶之分,但并不彻底也不完备,未能进一步对继承王位的嫡子再分嫡庶,故无法形成具有区别大小宗的宗法制度。而子继作为弟及的中介和桥梁,起初主要是长兄之子,至小乙时转变为季弟之子,武乙以后又变为嫡长之子。
不知不觉,21世纪已经过去五分之一,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也已过40年,当此之际,《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辟专栏,邀请不同学科的一线研究者来做一番总结和展望,我觉得很有意义。杨老师,您是中国哲学界的著名学者,而且您个人的学术经历也很有代表性:您是“文革”后第一批上大学的,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是中国恢复学位制···
和本体与工夫的讨论相联系的,是王阳明对“事”的注重。从总的方面看,王阳明对“事”的理解包含二重性:一方面,他表现出以心说“事”的趋向,另一方面,他又将“事”看作是人的现实活动,并以参与多样之“事”为成就自我的前提。
要重新认识传统,必须重新理解传统的家国结构,并理解这一家国结构中孝不仅是一种现代人所说的私人道德,其公共性表现在这一德性是构建中国文明秩序的基础。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明本身。
朱熹忠德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谋事之忠是其内容之一。朱熹的谋事之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持正不阿、扶危济困和尽职尽责。持正不阿是指谋事之忠的原则和态度,扶危济困是谋事之忠的宗旨和目的,尽职尽责是谋事之忠的方法和途径。
“治出于一”的秩序图景在春秋战国被“治出于二”的结构性变化所取代。仁的思想之出现为人体小宇宙直接与天相通,而不必经过礼法秩序的中介提供了可能性。圣人形象作为人伦的最高体现,构成了教统领域的最高代表,而且被视为世俗权力无法予夺的“天爵”,从而开启了教统独立于治统的意义。
探究中国自由观念的起源是深入理解自由问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自由的实质是主体性问题,因此中国自由观念的起源与主体的确立同步。殷周之际的“绝地天通”观念标志着主体性的人初次觉醒,从而确立了宗族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形成了中国自由观念的第一种历史形态——宗族自由。宗族自由的时代特质是唯宗为尊,这奠定了中国古代自由的非个···
自由问题与哲学、宗教的一个根本问题——超越问题相契合,可以说,自由即主体性超越。其中,相对主体性超越,是以绝对主体性为终极目标的超越,其实质是自由的程度问题;绝对主体性超越则是绝对主体性的时代性转变,也即超越目标的更新,其实际指涉着自由的历史型变。因此,儒家现代自由的展开需要在现代性生活方式下重建绝对主体性,即···
个体作为现代性的根本特质,是考察儒学现代转向的基点。据此而言,以往的“附会说”与“对立说”并不能对儒学的现代转向提供恰当的解释。儒学的现代转向是传统儒学自身更新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滥觞于两宋时期。当时市民生活的兴起本源性地孕育着传统儒学的转向,而两宋儒学正是这种生活风貌的理论呈现,因而体现出一种“开新”的面向。···
严复通过编译现代西方政治论著率先对中国的现代自由问题做出了理论阐释,其根本意图在于解决现代中国的“群治”问题,即认为中国唯有发展个体自由,才能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即“国群”),进而才能在现代民族国家竞争中自强自存。这表明自由非但不与群治相抵牾,而且是现代中国的群治之方。严复将自由之要旨概括为“群己权界”,并非简单的中···
本文论旨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之基本命题: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该命题适用于国内,也许更适用于世界:凡是国力强大的政治体总是在其所能辐射的范围内享有文化领导权,建立和维持世界性 体系。今日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国的霸权走向衰败,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日趋上升,成为世界体系中坐二望一的大国。因此,中国有···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