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龙作者简介:张祥龙,男,生于西元一九四九年,卒于西元二〇二二年。一九八二年或北京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一九八八年于托莱多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一九九二年于布法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九九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著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礼乐人生与哲理》《先秦儒家哲学九讲:从<春秋>到荀子》《德国哲学、德国文化与中国哲理》《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从董仲舒到陆象山》《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尚书·尧典”解说:以时、孝为源的正治》《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中西印哲学导论》,译有《致死的疾病》《海德格尔》《精神的婚恋》等,主编有《西方神秘主义哲学经典》等。 |
人间终极处——对西藏的现象学感受
作者: 张祥龙
来源:「山水澄明」公众号
时间:西元2021年9月6日
2014年夏天,应《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单总编之邀,我平生第一次游访了西藏的部分地区,之后写下这篇小文。
自从我自学地理生态而粗浅地知晓了青藏高原后,她就是我几十年里的梦幻所在。从雪山、冰川开始,有了高寒草原的宛转水流,有了跌宕几千里的大江大河。当春花和晚霞映红“那遥远的地方”时,一种无限度的混蒙让受创者的心也溢满了憧憬。
这次应单总编的邀请,终于在“国家地理”现实而又激扬的观察空间里,在现象学(在现象中直观到本质的哲学)的视域中体验到西藏,使我从精神上又回到了人生中的原发生状态,进入由天地神人的交织而喷涌出的思想梦境。
▲
雅鲁藏布江
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郑良发摄
西藏的终极高度将人“还原”了。我们曾当作生存意义替身的一切东西,都被放下了,起码是暂时的。它们配不上西藏,那些自以为是的目标在她的崇高面前丧失了纯现象的合法性。一个高原反应就把它们丢在脑后了。我们头重脚轻,经历着气喘吁吁、头痛、失眠,以这些方式为我们的过去而忏悔,并向一个新的世界打开身心。高反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山南地区旅游局巴朱书记讲了一件事:一位司机忘了带氧气瓶。当领导需要吸氧时,只能用打气筒打入空气来充数,但领导在吸“氧”后,还是“感觉好多了”。在那没有吸氧的时代,高反或许会令人们返高,也就是返回到人本来就应该有的生命高度,吸到身心之氧。
我们将各种雾霾留在下面,睁开又感新奇的双眼,看到那些在成见中看不到的万象。而且,这“高”不是纯物理的,它与我们乘飞机达到的高度不同。当我们夜间到达南迦巴瓦峰前的一个小山村时,天下着雨,早晨起床后还是沉云漫天。抱着一线希望,我们走到陡岸边。雅鲁藏布江在深切的河谷下奔流,但据说是南峰所在的江流朝向处、拐弯处,却只有云雾接受我的祈祷。可就在我们低回踯躅时,天上起了变化。有人呼叫道:“看哪,南峰露头了!”抬头望,奇迹出现,云团翻卷出了一角空档,而那锥形的峰顶居然就在云开缝隙处露出。它高得超出想象,仿佛是神灵在天上俯视苍生的圣容。云雾继续拉开它们的幕布,于是矗立的巨大山体慢慢现身,此时我才直观到这山峰是何等地崇高!从雅江到峰顶,有五千多米的落差,而我们就在惊愕和幸福中直接体验着这携云裹雾、衬蓝顶白的中国第一美峰。
后来在农家旅店的墙上,我看到过无蔽障的南峰全景图片,但还是觉得那个早晨让人在绝望里眺望、忽然间出现、遮遮掩掩中露面的南峰,是最真实和雄奇的,因为它是我们在起伏不定的时机中,当场活生生统握出来的“天上人间”,从中甚至隐约看到了黄河长江如何奔流入海,中华文明如何蜿蜒曲折,热带睡莲与高山雪莲如何就在这里共吐芬芳。要知道,这一座山里居然有七八个垂直自然带!进入这幅从天垂挂的生命长卷,人哪能不去“道法自然”?
▲
南伽巴瓦峰
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郑良发摄
西藏的终极性还在于她最充沛的对交,也就是相反互补所激发出的无与伦比的相交相成。她是阳光与冰雪之交,海拔五六千米以上的雪峰总在使人振奋,无论是从青稞麦田遥望到的,在碧蓝的那日庸错湖水里倒映的,透过曲卓木乡千年沙棘林的花朵进入镜头的,还是就在措美县城里抬头遭遇的。这极顶的洁白是摄影的灵魂,精神的祝酒,嶙峋山体中生命的源头。有了它,再荒凉处也有苔藓、山花(高山高原上奇异美丽的花!)、溪流、山鸡、黄羊。西藏的天纯蓝无邪,吮足了璀璨的阳光,而阳光与雪域冰川的相交处,似乎荒凉,却是气韵盎然的不竭源头。所以我们看到这里的永恒冰雪,并不觉得寒冷死寂,而是听到了“冰与火之歌”。在西藏,生命都是从头开始的,而内地的形态则多是半截的。因此,西藏让人感受到无生命与生命之交,极朴实与极精致之交,有道理和无道理之交,乃至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转世”之交。
佛教密宗出自印度,但它只在西藏才成了大气候。这里不能容忍不精妙,但也不能容忍不妙到奇异的精妙。龙树的中观、瑜伽的唯识,已经是非对象化的智性绝顶,但还必须在密仪、真言、观想中放出大日金刚的至乐光明,才算有真佛性。那或许就是日光激活冰峰的神秘境界?我们造访山南,循着当年莲花生来藏的路线,周转于雪山草原。想象他如何在冰川旁凝思,在油灯下传道,在山洞里藏法,使那在印度和中国内地一闪而过的密宗,在此处降伏苯教,度过艰难,成为多少个世纪中的主流。我不到西藏,不看到无数玛尼堆、转山男女、磕长头进香者和贫穷快乐的老人,哪里能体会得到这山川中的信仰和信仰中的山川之至味?
▲
“大日如来”壁画
古格王宫曼荼罗殿西壁
今天西藏成为了内地人的另一种朝圣地。川藏公路上,米拉山口前,一群群的骑行者,面目黧黑,历尽艰辛,却是两眼放光,每个人都能讲出一番人生变化的经历。他们为什么要骑上几千米的海拔、数千公里的险路进藏?难道只是为了自我磨练,从一个内地的帅哥变成拉萨街头的乞丐?不尽然也。我现在知道了,西藏具有吸引当今年轻人的某种神奇,就像我们年轻时被泰山、黄山、桂林吸引。今天的生存氛围,加上《中国国家地理》,让这世界的最高处、空气最薄净处,阴阳最相交处,成了时代精神的神龛。年青人渴望的神性,不一定要落实到寻常的宗教崇拜对象,倒可能表现为不安的、反常的追求,比如对于高山高原这种似乎不利于人类日常生活的绝顶处的向往。
现象学认为意义的发生机制是内在的生存时间之流,世俗的和神圣的关怀都是它的不同显现。这与《周易》的基本思路相呼应。
▲
陈丹青《朝圣》
板上油画,1980年,53.5 × 79.0 cm
单主编2003年的一篇名文《看山要看极高山》讲到:中国东部的山是河流塑造的,而西部的山是被冰川雕刻出来的。中国古人,包括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大多寄情于东部山水,也就是时间之流造就的峻美空间,或山水启示出的意义源头。
但现在的人们开始要看极高山了,要体验那绿树与雪顶共存一体的境界,因为那似乎无生命的冰雪恰是绿色生命之源,就如同似乎无意识的内时间是所有意识之源一样。东部山岭经历的生命时间要靠四季来递次表达,而西部高山的时间则可以刹那呈现!神圣和开悟就在其中。永恒的冰雪中冷藏着更久远纯洁的时间,一根在冰川上打出的冰芯里蕴含着成百个世纪。难道说,在这样一个生存氛围变暖变浊的时代,人们的神圣感需要这样的时间体验来迸发?无论如何,这次西藏之行让我深感,中华民族的精神需要从流水的横向时间精神转变为冰雪绿树的纵向时间精神。
天道如江海,神性如冰魂。并不是不要流水,不要儒家、道家和禅宗,而是要让它们先经历现代的高反,化身为绝顶处的粒雪盆和冰瀑布,然后在冰洞冰舌处被阳光唤出。这个伟大民族需要从世界最高的高原起头,这个时代也不能堕落成什么“小时代”,而是需要一个相比于过去更加坚挺高拔但又不失《易》义的中国精神范式,川藏路上的骑行者们就是它的报信人。
▲
拉萨哲蚌寺
常洋铭 摄
这次在两处――措美和勒布――看到了仓央嘉措的故居。一个坍塌了,一个燃着纪念的酥油灯。仓央嘉措的诗似乎是情诗,但好像也能像《诗经》中的情诗一样读成寻道诗。民国时人曾缄先生用古体译了《六世达赖情歌六十六首》,其中第一首是: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康导月刊》1939年1卷8期。)
如此时代,我们的确是“心头影事幻重重”。但它既不能被美女和权力驱散,也不能在超越阴阳的永恒里解脱,而必须化作佳人的绝代容颜,让“好德”就直接兴发于“好色”之中,就在美丽的幻化里当下脱执成真,不然永无尽性立命的一天。她的美丽必与自然交融,如东山初生之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前赤壁赋》)。并且,这月还不止出于东山,更要出自“最高峰”。在一位达赖的视野里,东山的最高峰也应该是天下的最高峰。这绝代佳人从它轻轻走出的那一刻,岂不正是被苦求的爱的神秘体验降临之时?
让我们走向西藏,走向时代的终极处,走向仓央嘉措歌唱过的山水,走向雪峰会被阳光点燃,而人可以活得神圣的地方!
折多山
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郑良发摄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