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辉作者简介:罗辉,男,西历一九六八年生,江西吉安人,现供职于吉安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
吾友元士教育之道述评——读《元士文集——一位八零后父亲的教育思考》
作者:罗辉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二月十八日乙丑
耶稣2018年4月3日
我首先不得不承认自己于教育是外行,尽管我自己曾接受过二十年左右的教育,也曾做过短时间教师,按理说,我与教育,应该就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感受吧?然而从我读了吾友元士若许有关教育体认的文章,感到实实深入我心,不由我不赞叹元士确实能够深刻理解教育之道,曾接受过二十年左右的教育的我,当真是连“猪跑”都没有见过。
我这样认为其实一点也不过分,大家也看到过或听到过不少有识之士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谁不痛心疾首。有人喻之为“国殇”,一点也不过分;多少家庭因而“家丧”,更有数不清的家庭为之痛苦得无可奈何,这也是事实。但我以一外行怎么就能肯定元士友的教育思考就是好呢?教育的派别应该是很多,凭什么说他的那一套就好,我有什么资格认定?我只好嚇嚇。吾自有一法,此法即是出于吾之本心,出于人之良知,出于人之常理常性常情常识。即我以我本心来判断,其教育之法,是否符合人的本心良知呢?是否符合人之常理常性常情常识呢?符合,就是好的教育之法,大大地符合,就是大大的好。
好了,不多说废话,言归正传。
元士是因为自己的女儿早产的缘故,深研卡尔威特的早教理论和方法对孩子精心抚育,从而步入入教育的殿堂,开办了自己的私塾学堂。面对的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的教育。他起初欣慕西式素质教育,后又涉台湾资优教育。虽甚得其中真意,但有感于这些教育于中华传统文化多有误解,于教育理论也有所偏颇,又以为民国时代人才辈出,幼年莫不蒙受塾教,故而转向传统私墪。这些年来他在私塾教育过程的探索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经验和认识,这之中包括教育宗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老师标准、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现行教育弊端等方面。
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是什么?我想绝大多数的人一定是说,培养人才。就是现行的学校教育,想来也一定是打着这个旗号的。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错,可稍加细思,就可发现问题。为什么?因为他们忘记了教育的对象是人,可是我们的教育则是重在“才”字上面,而“人”只是个形容词。不是吗?现在哪个人包括老师甚至教育家,不是都这样呢?都是以为教育的目的仅是为了培养成将来社会上的某个部件呢?人要有才是不错,但是他们则把教育的重点是在“人”这个目标上搞错了,元士于此深有认识。他用用三句话概括了教育的目的: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明白的好人,做一个有能力的明白的好人。同时,这三条的关系不是平行并立,而是有次第先后的本末关系。为什么教育的目的以好人为基准?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是也。人天生就具有良知,好人之“好”,就是人符合人之常理常性常情常识!而以人为性本恶或性本无善恶,则不符合常理常性常情常识,因为很简单,此类说法从逻辑上都是错误的。
说到要做一个好人,可以说那是每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愿望。可是,经过现实世俗染污的人们,却又认为做好人难,做好人易吃亏。持这种认识的人,其本身思想观念就有问题,其既不知做好人之乐,亦不知做坏人之苦。从表面因果关系来讲,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从实质角度上说,坏人则一定有恶报。因为坏人“其心常戚戚,其言常恨恨,其行常噩噩,其欲常炽炽,其身常恹恹”,这种人“智闭情绝,无法感受到世间的任何美好与光明。”而“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首先必须得是一个好人,因为这世间一切的美好与光明只有好人才能感受得到。”“教育的根必须要落在‘德智’上,文才技艺只是调味之料,没有德智为底蕴,这些东价值极小,甚至有害。而德智不二,德智一体,无智不可能有真正的德,无德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智。”
怎样才算是一个好人,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却有不同的标准。佛道以出世法的佛和太极为标准而弃离于人,自由主义以人为万物的尺度而戡天役物,一神教以神为主子而奴役于人;唯有儒家以人之仁心为尺度,和谐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鬼神之间的关系。故而于教育要培养好人,以儒家经典为教材才是正道,现代教育之道以承传并发扬传统私塾教育为正理。
现在读经界往往认为孩子读经,要读世界各门各家重要经典,即不但要读儒家经典,还要读道家、佛家、西方等的优秀经典。初看起来似乎不错,实则是有混杂之嫌。各家学说的宗旨和目标、为学入手处都是不尽相同,混杂在一起让还不明事理的孩子来读,会导致孩子思想混乱、价值观混乱,甚至会人格的某种分裂。说到儒释道,许多人说三教归一、大同小异,此说实则是不明三家之教的根本故,三教无论在修习的入手处和最终归宿,都是很不相同,虽说都是倡人为善,但实则是小同大异。于此,余东海先生有《三教不可合一论》阐述得非常透彻,此处不赘。
“各种经炒在一锅读,貌似兼容并蓄,实际上是不知所以,迎合了家长的浅见与贪求,却坑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私塾教育,不学儒不应该称私塾;私塾教育,不学儒不足以称教育。现代私塾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作用应该定位为:培养有儒学修养的现代公民,而不是某种宗教或思想的信徒。目标混乱或错误,纵使跑得很急,也极有可能‘烦恼场上错用功’,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就像开车可以达到了一个目的后再去另一个目的,但你不能同时设两个目的地。真学儒,必定只崇儒,崇不崇儒,可以说是衡量一家私塾其教育思想是否成熟的最重要标准。”
故元士认为,现代私塾的读经应该是读纯经,即只读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以培养孩子具有纯正的品行。所谓“非圣书、屏勿视”,亦是这个意思。待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比较成熟了,才可以涉及它家经典。
当然,现代私塾当然不是仅读四书五经就完事了,当然还是有其他的课程设计,只是经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为重头,其他的则依孩子智力发展和身体成长辅以相应的教学内容。元士的“乐学堂“在学习儒家经典之外,相应有武学、基础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常识、音乐、课外体验和历练等课程,这些个课程按排则是与纯读经学堂也是不同。
这里就涉及到对教育的理解和教育方法问题。纯读经学堂基本的理念是大量读儒释道西各家经典,只读不讲解,除一般锻炼之外,其他课程也一般不开。当然这里面也是有所针对,一般是针对十三岁及以下的孩子。原理是说,这个年龄段以下的孩子缺乏理解力,而记忆力则是最好的时期,宜趁此年龄大量记忆经典,为将来成才作储备;还有以为,此只读育不讲解,易开发右脑,使之有发达神经。
然而此种只读经不讲解的教法还是有所偏颇的。趁孩子年龄小大量记忆当然没错,但人自出生下来,就与其生存环境相接,其智力亦始开发,理解力也当有相应程度地发展。经典是圣人记载下来的人的人性的自然流露,孩子无论年龄大小,其一样具有人所应有的人性。那么,他对经典也自然会因其对生存环境的体验而有所理解,故向孩子讲解经典的义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问题是如何来讲解?元士等崇儒私塾的老师认为,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语来讲解,采取解读并重、经史互参的方式来教育。同时,相应配以基础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常识等课程也是随着孩子智力的自然开发而设,这也是符合孩子的心性成长。当然,武学是必修的,身体对学习的影响不言而喻。
再有人以为,经典大人都读不懂、理解不了,小孩子怎么能够理解得了?我想再重复的是,儒家经典是圣人记录下来的符合人的人性的义理知识,是人都有所理解。大人不能理解经典的原因有二:一是经书中字词意思的不明,这不是理解力的问题,是知识缺乏的问题;二是人们受后天不良习气的染污,故而不理解经书中所讲义理。而孩子不理解经典义理亦有原因二:一是同大人的第一条,二是生活经验、历炼少,但是思想染污少或没有。所以由此看来,在理解经典的问题上,大人比小孩子并占不了什么优势。
在现代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一说教育教育,自然而然地以为就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也即是“以教为本”。元士以为,教育中最大秘密就是,没有人愿意被“教育”!不是吗?哪里人愿意被人教呢?相信就是我们那些做教育的人本身也是自觉不自觉地有这种所谓的“自尊”——不愿被人教。所以元士认为教育不是“以教为本”,而是要“以学为本”。人都是愿意学习的,老师首先要善于做一个劝学者能后才是一个教育者。确实如此,夫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古来学者多有《劝学篇》以示学人,都是表达这个意思。
在具体教育和管理方面,元士有许多独到见解。
教育于男孩与女孩而有所区别:对于女子来说,基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质,保持一颗纯净无染的心远比熟悉人类事务中的那些奇谋巧略重要得多,女子本属阴性,一旦头脑中装了太多阴性的信息很难消解融化掉,所以女人一旦精于谋略工于心计对人对己都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于男子来说,就必须通晓古今兴衰史,洞彻人性善恶。男儿志在天下,“必须要做到博古通今,要饱览群书,要有大胸怀、大志向,要海纳百川。不仅要怀庙堂之志,也要通市井之情;不仅要悉权谋之略,也要解林泉之雅;不仅要谙人心之机,也要晓天地之理。”
关于励志故事:“我们要把每一个孩子当天才来看待,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自己的孩子不一定是天才,这才是比较好的一种教育心态。不要过于执着孩子今后能不能给你争光,只要他一生光明坦荡,现实生活中的成就,那是做人的副产品,万不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关于教育管理:元士以《尚书》舜让夔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温,刚而毋虐,简而毋傲”的原则,常对老师们说:“如果你们打了孩子,自己心疼,那可以打,如果打完之后,没有心疼,反而有一种解气的快感,那就不要打,这种情况对你自己和孩子都不好。”“管理不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变乖而是要让他遵守规则,自尊自律。管理为了不用管理,教育为了不用教育。”警惕灌输教育、强悍管理,要善于在坚守原则的情况下和孩子谈判,尊重孩子某些方面的自主权,不要一根筋地强行命令孩子要达到老师的某个教学目标,“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一定比压抑苦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更高,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也更为有利。”
关于性情教育:“最好的性情教育就是让孩子自然舒畅地成长,实际上性情没法教育,不污染扭曲就是最好的性情教育了!子曰绘事后素,这个素只要不去污染它,而不是再去涂上白色颜料粉饰,这样不自然也不持久。所谓性情教育、情商教育、心理教育,这些只是在做一些粉饰的运作,效用极其有限。当然毕竟人不是一张纸,人有变化的可能,但这种变化只能来自于良知的自我觉醒。一旦觉醒,则就有可能我欲仁斯仁至矣;而自觉一定来自于明理,故读书明理实乃千古之真言,把住这个核心就不会偏,绕着这个核心转圈圈,不进去就难得其质。”
关于历练:认变不同年齡有不同年齡的历练、滚爬摔打和磨练。“所谓的历练我理解的不是读书读到20岁然后去实习,而是1岁的1岁的历练,2岁有2岁的历练,10岁有10岁的历练,20岁有20岁的历练。”“我心目中的人才,不仅要文武双全还要多能鄙事,而不成为一颗水灵灵的中看不中用的‘豆芽菜’,一出温室就挂了,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但是“不要过分夸大苦难的价值,特别是心灵的苦难,对孩子的成长只会留下阴影,不会长出别的。真正人生成功的人往往是在一个温情、和谐充满理性关爱的环境中长大,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具有平和的性情和真诚的爱心。”
……等等。
教育,乃是老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私塾教育,当然传的是儒家仁本中庸大道,此大道,也是人生而本有的良知之道。故师者本身,不但自己要明道,尤其是要明教育之道,还需要有广博的学问。小孩子交到老师手上,“老师,尤其是启蒙的老师,所面对的都是一块块璞玉,老师就象一个雕刻师。对于雕刻师来说,八成的功力不是雕琢之功,而是识才之眼。一块璞玉拿过来,眼光穿透外面的石衣,看出里面的胚子适合做什么,其状若龙,则塑之成龙,其纹似虎,则琢之为虎。这才是高明的雕琢师,才能出高明的作品。若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管你是什么胚子,全部拿来统一按照一个模子搞,许多高品质的原料就这样被残暴地糟蹋了。”
因此,做一个好老师,元士以为有三个标准:一是老师要可爱。所谓可爱就是不固执不敏感,不吝啬不小气,不刻薄不势利,真性情不虚饰,不迁怒乐人乐,真诚待人直言铮铮,积极乐观视难如易。二是老师要可敬。那是在可爱的基础上产生出一种威严感,而不是恐惧、惧怕感,是要让孩子喜欢又敬畏。三是好老师最好还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夫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时,教育也是教学相长的,成就孩子,也是成就自己。作为好老师,当有此立己立人而成君子圣贤的崇高理想。
家庭教育无疑是人们共同认为对一个孩子的生活影响巨大,甚至古人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说法。然而我们现代看到的整个社会家庭环境普遍是糟糕的,很大多数的小孩在家中简直就象是小皇帝、小公主,爷奶父母简直是成了保姆和仆人,而又有不少家庭长辈只知自己吃喝玩乐,甚至连保姆都不如,还有家庭关系不好、家庭伦理关系被破坏等等。基于种种,元士在书中对家长心态、家庭教育、家长注意事项等方面人生了大量阐述。
“童年的生活会成为一个人人生的背景底色,如果这个底色是光明的,则其一生会比较容易光明积极,善加引导,很容易成就光明坦荡之象,即使遭遇污染,也不会彻底黑透;若这个底色是阴暗的,则其一生难得坦荡,纵得善教,也是若存若亡,忽明忽暗,相当难成,要是不幸再受恶浸,则极易黑透悲绝,疑惧重重,怨天尤人,一旦如此,无论其身处何境,皆在地狱之中。而在书香门第,孩子一出生就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成长,如果他要上进,马上上面有人引导,有人助推,他的生命、精神,只会得到加持,而不会有一丝一毫被糟蹋消耗,故自古以来书香门第都是出人才的。而民间所谓三代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贵族便是这个道理。”
“孩子很难从他不尊敬、不信任、不喜欢的老师那里学到好的东西。所以两个方面:一是根本就不要让孩子去不值得尊重、不可以信任的老师那学习;二是一旦考察认可了就要充分的尊重信任老师,并把这种态度传递给孩子若以购买商品,购买服务之姿态对待教育,对老师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在孩子面前货比三家,可以保证这种家庭的孩子不可能受教,而一个不受教的学生连神仙都教不好的。”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表现大可不必那么魂牵梦绕,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不妨淡定一点。表现是个很不稳定的东西,不要说孩子,我们大人很多时候尚且还一阵一阵呢!”
“现在许多家长只要孩子优秀,比别人强,却不管孩子好不好,品性好不好,心理好不好,身体好不好,统统不管。”
“别为孩子的聪明得意: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品质不是聪明,不是勤奋,而是‘受教’。受教不是听话,是对老师所讲,书中所言的道理高度地接收!“
“作为家长,让孩子尊重,这不仅是你个人的家事,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类天然的义务,不负起这份责任,尽不了这个义务,那是做人最大的失败,最根源处的失败。”
……等等。
对于现行教育的弊端,元士也有揭明:一是教育目的的误区;二是教育思想误区,不仅是中国问题,也是世界问题,即“以教为本”;真正人才培养是“以学为本”,古来只有劝学,而无强教。三是学校管理之误,对各级官僚来说,为党管理好这些老师和学生比教育好学生重要得多,故学校的许多措施并不是为了教育,更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材,而是为了保证学校、教育系统能按照他们的意志运作。
儒家之道是平常之道、中正这之道,儒家于教育之道亦是如此,是平常的,是切实于人情、体贴于人性的。可是,人们往往喜欢偏离平常,似乎总是要不屑于平常才后快。教育是为了把孩子教好,离开这个根本而去追逐哪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哪个人的理想,岂不是不讲人道?!教者要回归初心,因为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堂主,教育者首先都应该都是“家长”!教育要回归理性,回归平淡,回归常识,回归务实的态度,不能把孩子的一生寄托在一些美好虚词、或画饼充饥的未来想象之中。
责任编辑:姚远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