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辉作者简介:罗辉,男,西历一九六八年生,江西吉安人,现供职于吉安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
项羽是英雄吗
作者:罗辉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三月二十日辛卯
耶稣2019年4月24日
秦朝暴虐天下,天下豪杰纷起反抗,从陈涉首事至子婴道旁系剑,不及三年,暴秦即亡。赢政于公元前221年一乎四海,至公元前206年在其子胡亥手中国亡族灭,其间仅仅有十五年,真个是其兴也勃,其亡也速!
在那场灭亡暴秦的战争当中,由于项羽所部对抗并消灭了秦朝的主力部队而为人称许,因此人们往往以此肯定项羽,甚至以大英雄大豪杰许之。其后刘邦与项羽争衡天下,项羽虽然屡屡得胜,但最后垓下一战,兵败身亡,临终发于“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这不眠目的一叹。
基于项羽这不平坦的一生,在当时历史和之后历史上人们有过很多不一的评价,然多评价其有勇而少谋。此外,有评其“仁而爱人”,“妇人之仁”,“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等等,但大多都是针对他南面称霸后之所以失败而言。
而更多的民众,或许是受文学作品影响,无疑多认为项羽是大英雄。比如,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唐朝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还有《霸王别姬》之类戏剧,都为这种影响起了助推作用。还有,由于人们在评价项羽的同时,往往会拿同时代项羽的敌手刘邦作比对,以为刘邦仍是无赖小人。而历史的结果反而是刘邦得志项羽失败,从而以项羽为悲剧英雄而加同情,这也反映了人们以“成王败寇”论史论人的简单思维。
从评论项羽的不同可以看出,人们对“英雄是什么样子的人”的认识有所不清。“什么是英雄”?以我们一般的共同标准,所谓英雄,他应该是一般有大仁大义的人,是一个是非善恶分明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超过一般人的有能力的人,是一个能够见义勇为、惩恶扬善、惩强扶弱的人。当然,我们一般人所认为也是有不少弱点,但这些弱点应该是体现的小节上、小处上,他可能会好酒贪杯,也可能爱美好色;也可能失误错判以至伤及好人,以至后悔不已。等等。总之,笔者以为英雄人物应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正确,小过小非则是不一而足。
以上为标准和原则,我们首先可看得出的是,项羽无疑是一个有着“超过一般人的有能力的人”,但仅以此来评价项羽明显得不出任何具有价值观的结论。只有以是否能行大仁大义、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是否正确,才能明确判断出一个人的大节来。所以我们要判断项羽是否是英雄,当然要看项羽在历史上的整个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这一个大标准。
一、项羽的反秦目的
项羽反秦目的在很早就有显露。一般人们都认为项羽出身贵族,其实也不完全。项羽是项梁的侄子,项梁是项燕的儿子,所以以项燕一系为贵族来讲,项羽还是属偏出。但从史书可看出项梁非常看重项羽,所以对他调教很上心。楚国被秦灭亡,项梁被追捕,又因杀人,被迫带着项羽躲藏在吴中。项梁叔侄在那里结交豪客贤士,“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史记·项羽本纪第七》),成为一大民间势力,可以说是阴蓄异志,而项羽更是其“志”不小。有一次,秦赢政巡游到了会稽郡,在横渡浙江的时候,项梁和项羽都去围观皇帝的风采。项羽大概是看到了秦赢政的那种气派和威风,竟霸气地说道:“彼可取而代也。”这种想法和这种话恐怕连其叔叔项梁也没存有,更是说不出来。故“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史记·项羽本纪第七》)由可看出,项羽在和他叔叔举兵之前就有着不一般的野心,内心中还藏着一股子野蛮强霸之气,其叔也因此更加看重项羽。
秦二世元年(前207)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义,会稽太守殷通看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找来当时掌握有民间巨大势力的项梁欲将有所作为。“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史记•项羽本纪》)太守殷通的打算可谓正中项梁的下怀。可是,令会稽太守殷通意想不到的是,项梁根本没有想着要与他共谋大事,而是与其侄子项羽合谋,袭杀殷通及其手下,胁持会稽郡府上下跟从项氏叔侄共同起事举兵。“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史记•项羽本纪》)
会稽太守殷通找来项氏叔侄商量起义之事,而项梁叔侄却谋杀之。殷通固然遇人不淑,然由此可知项氏叔侄是何种类型的人物。项梁叔侄杀人后潜居吴中,交结社会上的名望人士,阴蓄死士,殷通作为太守,不但没有调查并稽拿他们,应该来说还把项梁叔侄当作朋友或豪杰看待,并给予了项氏以很大的发展空间。“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史记•项羽本纪》)因为如果按照秦朝律法,以项梁在会稽的这种所作所为,太守殷通随时可以调查并逮捕项氏叔侄,但殷通不但没有,而是在陈胜吴广举兵起义后,预测到天下将要大乱,把项氏当作腹心看待,商讨起事事宜。但项氏不但不以殷通为恩人对待,反而蓄意谋杀之,此种行为,实为正人善士所不为。人们在评价项氏之时,往往称其有贵族血统,可是就他们的行迹,却是与匪类无异。
按理,殷通找来项氏叔侄商量起义之事,对项氏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可是,为什么项氏叔侄反倒要阴谋杀害殷通呢?原因很显然,项氏叔侄谋杀殷通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取举事的领导权。
陈胜吴广举义,天下骚动,殷通以太守的身份来找项梁叔侄商量举义之事。如果是这样,那么会稽举义的最高领导者就当然应该是殷通。项梁叔侄虽然在吴中经营了一定的势力,但是殷通毕竟是太守,权力巨大,而且手头也有武装,号召力当然也天然地超过其他的人。因此,项梁叔侄势力再怎么大,也是不可能大过殷通的。而项梁叔侄突然发难杀死殷通,情况不一样的就是,项梁就轻而易举的获得了举事军事领导权。
由此我们也可知,项氏叔侄举事的目的很明白,就是想趁天下大乱之机大捞一把,甚至想凭武力和野蛮取代暴秦,建立项氏暴虐统治。
二、项羽的好杀成性
项氏叔侄举事之后,其组织的军队确实不可能是什么仁义之师,而是象一把屠刀,凶残好成。
项氏叔侄举事之后,先是合收了陈婴、黥布、蒲将军军队,为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力量,借口同是起兵举事的秦嘉立景驹,竟又攻打秦嘉,吞并秦嘉的部队。“‘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乃进兵击秦嘉。秦嘉军败走,追之至胡陵。嘉还战一日,嘉死,军降。”(《史记·项羽本纪》)在派项羽率军攻打襄城时,由于遭到襄城守军坚强抵抗,项羽攻下襄城之后,就全部坑杀襄城军民百姓。“已拔,皆坑之。”(《史记·项羽本纪》)由此可见,项梁、项羽在战争初期就显示出极其野蛮凶残的本性。
钜鹿被围,赵王歇、国相张耳等危在旦夕,楚怀王朝廷派宋义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领的救赵大军进军至安阳时,却逗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见宋义贻误战机,军中又没有存粮供应士卒,而宋义又派送自己的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还亲自远送,大摆宴席,感到非常不满。于是在一个早晨进见宋义的时候,直接在上将军帐中斩杀宋义,自立为假上将军。宋义有贻误战机罪过,但作为军队最高领导,项羽应该没有处决之权,或可暂时囚禁,上报楚怀王朝廷以待发落。可是项羽竟突然将宋义袭杀,与之前杀殷通的手法一样。显然,在项羽的眼里,不但完全没有宋义这个上级,也完全没有楚怀王朝廷。更为让人心悸的是,项羽还派人将宋义的儿子宋襄也杀了。而且,项羽杀了宋义后,还发布如此矫令:“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史记·项羽本纪》)可见项羽并非莽夫一个,阴险狡诈亦有之。
钜鹿大战及之后的一系列战斗,打得秦将章邯等节节败退,自感走投无路。因为往前与项羽军队继续作战,已丧失了战斗意志;往后退回关中,朝廷已经由奸臣赵高把持,回去也是死路一条。所以,章邯等只好带着几十万大军投降项羽。项羽正西进秦关,担心这些降兵不听服从,“于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史记·项羽本纪》)坑杀二十余万人,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和残忍,完全可以与秦将白起当年屠杀赵国军队四十万相媲恶了(其中也是活埋了二十万士兵)。当年秦国与赵国的战争,是属于两国之间交战;而秦末的反搞暴秦之战,则是同国人之内战,则项羽的坑埋性质比白起更加恶劣。而且我们从《史书》记载也可知,章邯所率军队很大一部份是被赦免的在骊山服役的刑徒和家奴之子,“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史记·陈涉世家》),也都是为暴秦所苦的苦主。项羽一古脑地全部坑杀,其良灭知泯灭程度无底可知!
楚怀王朝廷曾“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结果是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先入咸阳,秋毫无犯,并收降秦王子婴等。然而项羽率军随后到达咸阳后,可能是气恨刘邦收复咸阳在先,还要来个二次攻城。立即引兵屠城,包括杀秦降王子婴,并且纵火焚烧秦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灭,把全城的财宝妇女洗劫一空。想想,咸阳城中和宫中不仅藏的是美妇珍宝,更是无数的文化典籍。秦始皇焚书,焚的只是民间私藏典籍,“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而秦朝的政府所藏“诗、书、百家语”等则明显是没有烧毁,而项羽这一把燃烧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可以说是将无数前人的文明成果都付之一炬了。这些都是项羽忍心而为的,可见其野蛮无知到何种程度!项羽烧杀抢虐之后,考虑的是着急要东归回老家炫贵炫富:“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针对项羽如此罪恶行径,当时有人评论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这话传到项羽的耳朵里,项氏就把那个人找来扔进油锅里煮死了。除了令人发指,还是令人发指!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装模作样地尊称楚怀王为义帝,并把义帝驱赶到偏远的长沙郴这个地方,假惺惺地说:“古之王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在驱赶的路上,又暗中命令手下人弑杀义帝。“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史记·项羽本纪》)这种弑杀尊上的恶,屠夫项羽自然轻易为之。之前项氏叔侄扶植前楚国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只不过是为了利用这快招牌欺世盗名。现在暴秦已亡,项氏自己已经称霸为西楚霸王,楚怀王这快牌子完全可以不要了,已经完全没有利用的价值了。更何况,楚怀王朝廷曾经以宋义为上将军,位在项羽之上,就有想削弱其权力,项羽这个只会“欺负”他人,从来不受人“欺”的恶神岂有不怀恨在心?楚怀王朝廷虽“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但以“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这种“与沛公西入关”而“卒不许项羽”(《史记·高祖本纪》)的行为,这更让项氏恨上加恨了。所以项羽称霸之后,立即就把楚怀王谋杀了,这本身是没有悬念的事。
汉二年冬(前205年),齐田氏反叛楚项羽,项羽于是率军遂向北至城阳镇压齐田荣,大败之。“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史记·项羽本纪》)坑埋齐降卒,烧杀抢掠齐地,这对项氏已是小菜一碟了。
以上所述,都是史书显记项氏之暴虐无度。在过去的历史战争当中,我们看到的记录野蛮暴行的无过于战国时代白起的坑杀赵国的二十万降卒了。而项羽以上的恶行发生,则其恶劣程度远远超出有史以来的恶行。项羽的此等恶行,明显与英雄行为彻底背道而驰。后世之人称其英雄,不知又一种怎样的认识?!
三、项羽的反秦本质
项氏叔侄通过阴谋杀害会稽太守殷通夺得举起的领导权,又凭着旧楚国名将项燕之后的名头,迅速聚集一批天下豪杰、勇武之士,纠合大量反秦力量,迅速发展壮大。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氏叔侄又在薛县纠合各路诸侯,假意奉旧楚国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楚王,以统领了天下各路诸侯、豪杰,成为亡秦力量的实际领袖。
此后,项梁率兵去先攻打亢父,又在东阿大败秦军,而项羽等又率军攻破三川杀了李由。攻打定陶之战,项梁兵败战死之后,由项羽在钜鹿之战过程中杀死楚上将军宋义,夺得了军事的最高指挥权。
钜鹿之战是项羽最成名之战,也是楚军和诸侯义军与秦将章邯、王离所率秦军主力在钜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司马迁以生花之笔描绘了这一著名大战,同为历史生色。茅坤曰:“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郑板桥《钜鹿之战》诗:“战酣气盛声喧呼,诸侯壁上惊魂逋。项王何必为天子,只此快战千古无。”(转引自韩兆琦《史记笺注》)之后,项羽率军步步进逼章邯,派蒲将军日夜兼程带兵渡过三户,驻军漳南,与秦军接战,两度破之;项羽则率全军在纡水边上攻击并大败秦军。章邯内受朝廷斥责而惊疑,外又一败再败。秦朝政治已是极端腐败,章邯感到后退无路,最后只好选择投降项羽,而降卒二十余万则被项羽所率楚军夜击坑埋于新安城南。至此,秦朝最强的军事力量彻底灭亡。
灭亡暴秦,项羽作为反秦力量中最大的一支,可以说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可是项氏武装从举事一开始不但居心不良,想在天下大乱之机抢夺天下,而且手段毒狠无义,为夺举事领导权袭杀同盟。其组织的军队也根本不是什么仁义之师,就是同为反秦的秦嘉义军也一样攻打吞并。钜鹿之战中,项羽不但不把上级宋义放在眼里,要杀就随便杀了,还自任假上将军,也完全不把楚怀王朝廷放在眼里。打败秦将章邯等所率领秦军,对投降过来的二十多万秦卒竟一古脑儿坑杀活埋,手段残忍,令人发指。秦都咸阳已为刘邦收复,还要来个二次攻城,杀秦降王子婴,并且纵火焚烧秦宫室,洗劫全城的财宝妇女,完全是强盗行径。
观项氏的种种行为可知,其反秦本质,从其愿望来讲,是“彼可取而代之”,是为了其宰制天下的野心;从其行为来说,是不择手段野蛮无道,故而项氏的反秦本质是不正义的,是反人性反人道的。项氏在灭亡暴秦之战中虽说起了重大作用,但此重大的作用并不能评价为为天下百姓立有大功。因为其目的和结果都是为了其私欲而为,是为了建立其项氏的暴虐统治。这种完全是以暴易暴行为,不是正义的行为,而同样也是与暴秦暴政一样,是恶行,是同恶相济。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暴秦主力为项氏所灭,只不过是天假其手而已。
四、项羽的假仁假义
认为项羽这个人有仁义之心,在与项羽同时代就有人就有此评价。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有一天在雒阳南宫大摆晏席招待臣下,喝酒喝得高兴当中,高祖向臣下提问说“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于是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这里高起、王陵虽说项羽仁而爱人,但又说他妒贤嫉能,明显是说项羽贪权恋得,小仁小义,假仁假义。
刘邦最重要的谋士之一陈平曾经在项羽部下呆过,他是这样评价项羽的:“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这里也是说项羽为人恭敬爱人,但实际上真正爱的是他喜欢的人,而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却并不重视,用人任人唯亲。不过项羽的这个“恭敬爱人”倒能忽悠那些不了解他的人,以至于“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后世其实也有不少人被史书记载有说项羽仁而爱人所忽悠,以为他真有那么一个优点。
韩信,刘邦的大将,也曾在项羽手下混过,评价跟陈平他们差不多:“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也是说项羽为人,说话好听漂亮,喜欢予人小恩小惠;项羽用将,只用匹夫之勇的无脑之辈,而对真正有功劳的人,又舍不得封赏。其实这说的就是项羽这人很会做表面功夫。
最让人认为项羽有点仁义大度的就是说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这使得历史上和现今挺项的人为之扼腕叹息。其实我们再回想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的《鸿门晏》一文可以看出,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一是因为刘邦在他眼中看来力量小得很;二是正是项羽好施小仁小义,而刘邦又有破秦功劳,故而表现出一定的所谓大度;三是,更为关键是,刘邦在项羽面前认怂了,乖顺了,这让项羽心里很爽;四是,项羽之叔项伯的作用,项羽任人唯亲,而谋士范增终究是外人,说话还是不如项伯有用。
一般人们都认为项羽这人勇而少智,缺乏谋略,这要从哪个方面来看。如果从正确正面来理解,确实如此。项羽好战,且除垓下之围之外,几乎在战场上无人可挡。然而其所追求无非私欲而已,这种勇则不是真勇,实际是狗彘之勇,即“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牟牟然惟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荀子·荣辱》)说其少智倒是真的,但耍手腕玩心机也是有一套。比如阴谋杀死宋义之后,就诬之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史记·项羽本纪》)
结合当时人对项羽的了解和项羽的表现我们可知,项羽其实是很会装蒜、玩表面功夫、玩脑浆子的。平日里装着一幅仁而爱人的模样,目的是为了收买人心、愚弄他人,想忽悠不明就里的人为他买命。然而,项羽事实上种种凶狠残忍、贪婪嗜利,只要不是傻瓜,谁又不知道呢!
五、楚汉之战的性质
天下苦秦久矣,百姓怨深矣!故而陈胜吴广首义,天下云集响应。各路英雄各显神通,在秦失其鹿之际,莫不想建功立业,封妻荫子。项氏叔侄,当此乱世之际,更是雄心盖天,冀希君临天下。然无论如何,天下之所以大乱,既是因为暴秦是以嗜血杀人夺得天下,又是因为天下百姓不堪忍受暴秦虐政之故。且暴秦之嗜血杀人夺得天下与暴秦之虐政又是互为因果,六国贵族之后及六国人民遭亡国之痛又遭暴政之苦,故陈胜吴广星点举义之火,立即燃遍中原大地。可是项氏叔侄值此改天换地之时,不是以大仁大义之心,高举仁旗以安天下,而是想着趁此乱世,大捞一把,独霸天下。先是谋杀与之商讨举义的会稽太守殷通,轻松夺得吴中举事的领导权,接着又吞并同是义军的秦嘉的部队,在举事之初就显露出其不择手段欲夺天下的野心。项氏凭其为旧楚国名将项燕后代的高贵身份,迅速聚集天批一天下豪杰、勇武之士,又利用旧楚国楚怀王之孙熊心的王孙身分,统领了天下各路诸侯,豪杰,私心自用的算盘在此乱世之中打得顺风顺水。然盗贼究竟是盗贼,尤其是项羽,在战争当中凶残的本性随时就迸露出来了,大屠杀、大抢劫、大纵火的滔天大罪无不造之。
项羽重屠咸阳,揉搓刘邦,远徙怀王,分封天下,自任西楚霸王,正要席卷无数财宝美女东归故乡夸耀之际,一场新的大战已经拉开。
由于项羽在反秦之战当时完全是以恶对恶以暴制,而且得势不饶人,大量屠戮降兵和无辜,以至毁灭文明,故而民心丧尽。在分封宰制天下之时,项羽自恃军力强大,对于楚怀王要求的兑现当初与诸将领的约定完全背弃,宣言道:“怀王者,吾家武信君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颛主约?天下初发难,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力也。怀王亡功,固当分其地王之。”(《汉书·陈胜项籍传第一》)先是装模作样地尊称楚怀王为义帝,而将重要的、富饶的地方分封给自己的亲信将领,而对其他各路豪杰、以及六国之后则分封于“丑”地,即如陈余所说:“项羽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于丑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逐其故主赵王,乃北居代,余以为不可。”(《史记·项羽本纪》)而对于刘邦,既予以防范,又予以严控。“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史记·项羽本纪》)害怕刘邦得了关于进而取得天下,又自欺欺人地说,巴、蜀也是关中地带,因此立刘邦为汉王拥有巴、蜀、汉中,也算是履行了当初“先入关者王其地”约定。而把秦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盘据关中以阻塞刘邦出巴、蜀进入关中的通道。项羽和范增,以为这样就可以百无一失,困住刘邦了。
表面看来,项羽范增这样做确实占尽了便宜。实际上,他们在大大地失去了民心民意,又摆明了将天下诸路英雄豪杰推到了自己的敌对面。而各方随反秦发展起来的势力中,除项羽这一路势力最大之外,则要数刘邦这一路了。并且,在诸反秦力量中,刘邦这一路所立功劳也是除项羽这一路之外最大的。
许多人不喜欢刘邦。确实,刘邦这个人虽然毛病不少,爱喝酒、女人,好骂人、羞辱人,等等;可是刘邦又有着天性所具有的让人不能及的地方。比如,有大义之仁,又有担当。当刘邦还是亭长的时候送徒役去骊山做劳工,一路上有人逃亡,刘邦索性把大家都放了;沛县父老及子弟举义起事,当时没有谁肯做首领,害怕事不成而被灭族。“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史记•高祖本纪》)因此刘邦才起而担当。刘邦和项羽,可以说是两人性格特点恰恰相反。项羽狭隘残暴、嫉贤妒能、师心自用、顽固自是,却又见人恭敬慈爱,实乃小仁小义;刘邦虽然出身底层,但天性豪迈豁达,宽宏大度却是不拘小节,尤其是后来接受读书人(儒生)熏陶,德性有着大的提升。所以当时楚怀王朝廷商议派军西入咸阳时,认为刘邦是最合适的人选,以为“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而认为项羽,“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史记•高祖本纪》)事实上也是如此,刘邦的军队确实也可称得上仁义之师,故而西行几乎没有遭到重大的抵抗就进入了咸阳。由于刘邦一路上能够善待天下百姓,解除秦朝恶政给百姓的压迫,故而刘邦是各路军队中最得民心的,关中百姓更是唯恐刘邦不为秦王。可以说,秦亡之后,项羽虽然暂时力量强大,可是在获得民心民意方面,则是刘邦完胜、项羽完败。楚汉之争的胜负其实已决。
刘邦进入巴、蜀,火烧栈道只是虚晃一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已经蕴酿,项羽范增谋划的“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实际上是最大的败笔。韩信就此向刘邦分析说:“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刘邦出巴蜀,得关中后,可以说关中百姓是铁了心跟随刘邦。此后刘邦与项羽等诸侯逐鹿中原,几起几落,但关中百姓一直都是刘邦坚强的后盾,一直都是无怨无悔地为前线输送兵源和财源,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于刘邦比项羽、比秦朝远具有仁义。因此,最后天命归属刘邦集团也是理所当然。
此后的楚汉争战,以得到天心民意的正义的刘邦集团一方取得胜利,以残忍好杀失去天心民意的邪恶一方的项羽集团彻底失败而告终。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这是项羽败亡临终恨天之言。司马迁在《史记》中驳之曰:“岂不谬哉!”然项羽之无道,正是违逆天心。《尚书》曰:“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心自我民心。”当历史发展变化到战国时期之后,历史已进入了一个逆淘汰时期。战国之间互相争战,互相比拼的是欺诈和暴力,最终以秦国军国主义暴力取胜,纯属以暴力消灭六国统一中原。但是秦末的灭亡暴秦之战,上天天心与人民民意已发生了扭转,人们容忍欺诈和暴力已经达到了极点,天心民意开始回归到以道德和仁义的力量一方,从而使历史由逆淘汰转向了顺淘汰,亡秦之战正是历史顺淘汰的开端。而项羽以“彼可取而代之”的旧形式的以暴力取代暴力的统一,却继续着旧历史的逆淘汰脉络,天要亡之的历史命运当然不可避免。其实,暴秦的短暂成功并不是“天心”和“民心”所认可的。“天心”和“民心”从来是遵循生生不已的天道法则,从来是遵循“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法则。只不过是战国以来,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错乱,即人们的“民心”为现实中的诡诈、野心和暴力等所蒙蔽,从而民意与“天心”、“民心”不合节拍,从而使更为诈谋、暴力的强秦夺取了一时的历史风头。
六、小结
暴秦暴政,天怒人怨,陈胜吴广举义,乃天怒人怨之暴发。项氏值此天下大乱之际,有预谋、有野心,以完全暴力、阴谋、残酷手段抢夺天下,无丝毫仁义道德之心作其主宰,完全不是英雄豪杰之所为,实乃大盗、乱贼之所作为。项氏一生行迹实有所谓的“仁而爱人”,然此收买人心忽悠他人的小仁小义被时人洞若观火,只能忽悠愚民愚夫愚恶之徒。项氏倒行逆施,连他的叔父项伯、无智猛将英布等都早早地背叛他,可见其忽悠之术起不了多大作用。项氏以残暴之力摧毁暴秦主力,在灭亡暴秦之战中确实起了重大作用,立下灭亡暴秦的大功。然而此功是其私功,非天下之公功,是以更为残暴之方式以易残暴,只不过是天假其恶以灭恶,亦是恶也!项氏欲心强盛,虽在亡秦之后强霸得了天下,可是也在此过程当中大失天心民心民意,从而使天下英雄豪杰不服,导致天下继续大乱,又持续了五年的楚汉战争,使中华民族继续遭到重创。所以,项羽根本不是什么历史上的大英雄,而是中华历史上一大罪人、恶徒。
罗辉
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己亥三月十九日庚寅
西元2019年4月23日
责任编辑:近复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