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晨】家:中国文化当代最切近的形式

随着文化自信的回归,人们热衷于谈论中国文化传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有着越来越多中国元素的出现,古典的建筑、中式的庭院、流行的汉服,发达的饮食文化,人们为这种熟悉氛围的回归而欣喜;在遍布海外的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也有其固有的某种形式,挂灯笼、舞狮子,贴窗花、包饺子、学书画、打太极等等,人们为中国文化的活跃而高兴···

【邢曙光】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康有为将“仁政”解释为以实现普遍民众的幸福为目的和以个体“成人”为依归的结合,“仁政”成为一个“势”所制约下的以“智”的突破发展为动力,以“仁”为内在方向的历史动态过程。在这个重构过程中,其经验主义的认识方法和“去苦求乐”人性观、实现民众普遍幸福的“仁政”观都表现出与密尔功利主义的高度契合性。对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的《佐政刍言》···

【姚海涛】载道弘文与格物致知 ——独立学院国学教育路径探索

以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国学教育为样本,将独立学院国学课程建构置诸“国学热”的历史契机之中,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三个层面进行进行理论分析与现实省思。

【姚海涛】以礼治孝与从义从道——荀子孝道观及其启示

荀子上承儒家传统孝道思想而结合自己思想中的性恶论、礼论、乐论等基本理论架构,形成了与孔、孟皆能契接得上而又自成体系的孝道观。以“人道有辨”力图缓解性恶论与孝观念之间的内在张力。因其特重礼乐而有礼以养欲、礼以养体、礼以别异的孝道观。因其特重“统类”内在思理而有“以类行杂,以一行万”的从义从道、通权达变的孝道观。荀子的···

【张新民】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经验的反思与总结

传统边疆治理积累的历史经验复杂繁多,但仍可以模式建构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由于边疆地区本质上也是民族聚居区,因而边疆治理也关涉华夷秩序如何建构的问题,尚有必要重新理解或诠释“大一统”观念的原初本义,看到天道人心既是政治行为正当性的本体依据,也是华夷与天下秩序合法性的形上根源,而只有做到“天下归心”与“天下归仁”,才···

【段超 高元武】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传统“夷夏”观的演变密不可分。经过不同历史阶段,“夷夏”观念从“夷夏之辨”演进到“华夷”一体。“夷夏”观演进的主要原因包括:“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建设“大一统”王朝经略四海的推动、边疆与内地交流日益加强的影响等。传统“夷夏”观的演变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产生了···

【陈明】霸王道杂之:中华帝国的政治架构与文化精神——基于文明论视角的宏观扫描

分别以个体和阶级为关键词的启蒙叙事和革命叙事都是西方中心的单线进化论,在这种意识形态里中国只是一个被定义解释的对象,其历史和内容得不到充分揭示和重视,而文明论范式则因文明体系预设而内在包含对中国历史与政治文化结构做出把握。本文认为汉代形成的霸王道杂之正是中华文明的政治文化结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与敬天法祖崇圣儒···

【杨慧林】何以为“圣”:理雅各对“圣”与“神”的译解

理雅各的《中国经典》之所以不可替代,也许恰恰由于他始终处于基督教传教士和中国经典译介者的身份纠葛,从而无法“求同”的文本却成全了迂回辗转的比较和释义。就此,从“至诚如神”到“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从“惟曰其助上帝”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等等,在理雅各的译文中都成为“释”而不仅是“译”。这对儒耶对话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彭国翔】人工智能最终一定是人类的威胁吗——一个儒家的视角

如果将人工智能视为人类的威胁这一担忧基于人工智能有可能发展出自身的意识、意志和情感,那么,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从儒家“万物一体”的角度来看,在拥有更强能力的同时,和人类同样拥有意识、意志和情感的人工智能,不必一定只能是人类的威胁,而是有可能成为人类的护卫和朋友,有可能是“福”非“祸”。

【杨泽波】真幸运,我找到了那个“三”

在中国文化中“三”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儒家的天地人相参是“三”,心统性情也是“三”。但这个“三”的意义究竟何在?在一个完整理论系统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人们大多语焉不详,更没有意识到它应该是一个普遍的思维方式。我的使命就是发现这个“三”,并由此建构一套系统的方法。这一成果是儒学研究中的一件大事,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刘铁芳】《论语》研读作为一种教化实践:重溯个体成人的精神之源

研读《论语》应从同情的了解开始,意识到作为曾经的存在之孔子何以关联于我们当下的存在,以在内心之中去寻找作为我们精神生命之重要发端的孔子,经由孔子来认识我们自己。其基本路径乃是努力从断片中探寻整体,使断片的言说关联于孔子思想的隐在大体。就其实质而言乃是回返民族心灵之开端,以此作为个体精神发展的基础,由此而使得研···

【杨泽波】为什么要关注“生生”问题——《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绪论

“生生”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常为人们使用,近年来更为一些学者关注,连续发文加以讨论,或确定中西哲学之不同,或探讨以此重建中国哲学之可能。我高度评价这些学者做出的努力,但我关注这一问题与时下研究有所不同。我的重点在于探讨道德本体与时间的关系,将时间包括空间加入道德本体之中,以对儒家传统的思维范式进行彻底的变革。

【孙磊】治道古今——儒家治道传统与现代国家治理之道

儒家治道传统立足于中华文明,蕴含丰富的治理价值与治理经验,然而在国内有关治理的政治科学主流研究中,儒家治道资源往往不受重视。当今中国国家治理理论研究应该突破工具理性主导的研究范式,要提防西方治理理论背后所掩藏的新自由主义陷阱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逻辑。

【郭齐勇】自省:中华人文精神的时代品格

“后新冠疫情时代”即将到来,“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应当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化,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与全球化再平衡。与此同时,我们应重新思索和重视中华人文精神中的反省品格,这对省思与批判全球化与现代性带来的诸多社会现实问题也将十分有益。

【姚中秋】学科视野中的历史政治学:以历史社会学、政治史、比较政治学为参照

历史政治学是中国学者提出的研究政治学之全新范式,但当然不是从零开始,而有众多可资利用之知识资源,本文探讨其与历史政治学之关系。历史政治学与历史社会学均致力于带回历史、带回国家,并共享众多方法;但后者有西方中心论偏见,奉行价值无涉原则,止于理解或解释;历史政治学则破除西方中心论,公正对待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文明丰···

【张新民】地域学术与黔学

中华学术丰富多彩、历久弥新。以文献来分,有经史子集;以地域来划分,有齐学、蜀学、关学、浙学、湘学、黔学、徽学等。

【袁济喜】《中庸》探赜:心性与审美

《中庸》是诞生于西汉年间的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四书》中的篇章。这篇经典集中论述了中庸之道,历来阐释甚多。它对于中国美学的范式构建影响甚大。其中“温柔敦厚”的诗教以及“自诚明”“自明诚”的审美修养方式深刻启发了中国美学的人格范式与审美标准。重新开掘它与中国美学深层结构的关系,是今天中国美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郭齐勇】中国古代哲人的生存智慧

本文阐发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生存论的深度智慧,认为在终极性的天与人的贯通方面,人与自然生态及万物的共生方面,人与社群之和谐及其与个体性的彰显之关系方面,人之性情的陶冶升华与生活品味、境界之提升方面,人的世代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悠久无疆方面,对克服当代人的生存危机,都有启发作用,可以作创造性转化。

【林安梧】“存有三态论”:生命儒学的哲学建构

“生命”概念可以说是儒学最核心的内容,这无疑是大家所认定的。中国人谈存在、价值、实践、知识,可以说都是从“生命”作为原初点而展开的。

【汤二子】儒家孝式社会控制与当代国家治理

儒家孝式社会控制中的积极因素,例如统治者与基层民众之间具备相似价值追求会有利于治国理政,可对当代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对于儒家孝道所包含的消极因素,如孝义文化包含的长辈享有绝对权威理念要是渗透到政府机构中,可能会形成家长制与极端崇拜权力的现象,这是当代国家治理所竭力规避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