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迷迷】经史转型与“儒史相资” ——以蒙文通的“禅让”研究为例

蒙文通对“禅让”的解读,既遵循了现代史学的求真精神,又避免了传统价值被抽空的危险,完整地呈现了“禅让”如何从一个最初的事件原型,逐渐演化为带有不同地域文化特点的古史传说,继而被儒学赋予重要意义和价值,并随着儒学与现实政治的互动,成为西汉时期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政治学说的整个过程,可谓是一种在历史研究中兼顾义理价值的···

【王琦 朱汉民】论宋代儒家新帝学的兴起

宋代以文治国方略的确定与经筵制度的定型,促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重权术与治术的儒家新帝学的兴起。士大夫与帝王在以经筵为平台、以经典为媒介的互动交流中,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正学,以《大学》为框架,以君德成就为根本,以尧舜圣王为榜样,指导帝王为学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与理论体系,以此确保儒家王道理想的实现与社会政治···

【王琦】从正诚之学到尧舜之治:朱熹帝学思想探析

从首次提出以《大学》为帝学到其经筵讲学之际的32年间,朱熹从未放弃过对“帝学”的思索与建构,力图以《大学》“正心诚意”之学,正君心立纲纪,塑造理想帝王,成就尧舜之治。格物致知以明理是正君心之前提,诚意正心以修身是正君心之关键,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术的实施是君心正而后纲纪立的自然延伸,体现了朱熹以理学原则规范帝王及政治的···

【郭齐勇 王晨光】论中国文化精神及其对现代性的批评与调适

中国文化精神对现代性有批评、治疗与调适的功用。应重建以国族为主体的中国文化精神,沟通中国社群秩序与现代政制,超越虚无主义来重塑人生理想,以形上追求与人生境界调理当下,最终超越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重新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杨昭】董仲舒的“王道”传承及“改制”思想

一治一乱的循环过程被董仲舒改造成先后圣道衔接的循环过程,整个世界被他改造为原则性王道指导之下,具体王道的交替实践过程。即根本的道原则指导的前提下,具体的道呈现出三统之下新旧王之间改制的三王五帝九皇循环;礼乐的商夏质文,或其简略方式质文循环;以及为政纲领的夏忠、殷敬、周文的三循环。

【代春敏 白立强】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董仲舒天人哲学及其现代价值

董仲舒认为天人同类,相感相应,这是其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董仲舒以天释仁,认为天之美在仁,仁之美在和,这是其生态思想的生发核心;政治生态方面,董仲舒重视天心民意,在天、君、民之间构建生态平衡机制。

【章林】慎独与沉沦:观念史变迁中的群己关系研究

儒家的慎独和海德格尔的沉沦这两个观念在比较学视域中构成了有趣的比照。在儒家群体本位的传统中,慎独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表达的是对个体独居时非道德性的行为或念头的警惕,但是在阳明及其后学的思想中,慎独的内涵转变为对个体内在良知的肯定。

【吴震】朱子学理气论域中的“生生”观——以“理生气”问题为核心

由于朱子“理生气”命题不见诸任何现行的朱子文本,故向来对朱子学的“生生”问题缺乏关注。从朱子理气论域看,其本体宇宙论含有丰富的“生生”理论。而且朱子非常强调“天命流行”“天理流行”“天理流出”等一系列理学的基本观点,可见朱子学的太极本体具有根源意义上的动力义,而阴阳动静等一切现象必根源于太极本体。

【王晖】清华简《厚父》属性及时代背景新认识

清华简《厚父》自发表以来其属性问题争议最大,有“夏书”“商书”“周书”三种说法。本文把“之匿王乃渴失其命”读作“之慝王乃桀失其命”,也就是说该篇所述有禹、启、皋陶、孔甲、桀等人物及事件,这种历史背景就完全可以排除“夏书”说

【杨柳新】董仲舒“大一统”王道政治思想的文化诠释

董仲舒儒学的主体和核心是“大一统”王道政治思想。董仲舒“大一统”观秉持孔子及古圣先王的生命共同体主义,具有突出的德性文明传统特色。通过从文化源流、文化内涵的角度对董仲舒“大一统”观的德性文明意蕴予以诠释,我们认为,长期以来,将董仲舒儒学视为“君主专制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误解。“大一统”观在历史上曾经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

【康中乾】儒家三纲之道的伦理学本体论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定儒学为“一尊”。从哲学上看,所谓“一尊”就是要把儒学提高到本体的地位。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伦理问题,所谓把儒学提升为本体,实则就是建立伦理学本体论。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就是一种初级的伦理学本体论,通过“天”与“人”外在的比附、类比来建立,是比较粗糙的,尚不是真正本体···

【肖雁】不可言说的困境与张力:孔子天命、鬼神及生死观探析

鬼神世界是孔子超验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他“心期”与盼望的对象,但其鬼神体验却难以名状。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主张“敬而远之”,从而避免了人对鬼神在情感上的执着和实践中的迷恋;孔子坦言生死,却悬置彼岸,他不谈死后世界,由此决定了其思想的非宗教性;“亲而尊”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超验世界的和解。

【涂可国】儒家圣人责任伦理的要义

儒家把“圣”或“圣人”用来指称道德和智能极为高超的理想人物,儒家之“圣”更为密切地与“贤”相辅相成,构成了“圣贤”组合理想人格。儒家的圣人之学内涵丰富,其主要特点是把德性人格与责任人格完美统一起来,并着重阐发了以圣贤为己任:成圣成贤的责任思想。

【向世陵】“仁”的层次与蕴含——张岱年先生释孔子之“仁”

“仁”作为孔子最重要的思想原则,其含义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张先生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孔子提出了关于“仁”的界说,并以此为据划分出了孔子论“仁”的较深层次和较浅层次,讨论了“仁”最主要的含义或核心含义,并对超过“仁”与未达于“仁”的境界(或标准)进行了揭示和分析。

【陆纪君】董仲舒“祥瑞”思想的美学诠释

“祥瑞”是董仲舒“天人感应”体系中的一个交接点,具有丰富的美学阐释空间。首先,就自身来看,“祥瑞”的自然性使其与人文性的“图谶”和“符箓”有别,它的强自然可感性使得形象思维发达的古人得以亲切接近并赋予其象征意义

【傅锡洪】论德川儒者中井履轩对儒家祭礼功能的探求

履轩对儒家祭礼的重新诠释,不免减杀了儒家祭祀文化的宗教性意涵。对此,我们可以作以下两个方面的反思:一方面,儒家祭礼保留了沟通人神的宗教性诉求,这使祭礼区别于其他世俗性人伦活动而构成了一套祭祀礼仪;另一方面,作为祭祀行为之基础的人神感格观念,赋予祭礼以道德性内涵,而人神感格观念又能突破“追养继孝”的世俗之情,从而···

【袁济喜】《中庸》探赜:心性与审美

《中庸》是诞生于西汉年间的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四书》中的篇章。这篇经典集中论述了中庸之道,历来阐释甚多。它对于中国美学的范式构建影响甚大。其中“温柔敦厚”的诗教以及“自诚明”“自明诚”的审美修养方式深刻启发了中国美学的人格范式与审美标准。重新开掘它与中国美学深层结构的关系,是今天中国美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陈志伟】政治生活中的君子与圣人——《论语》三章镜诠

通过对《论语》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使子路问津”和“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三章的文本诠释,来凸显儒家德性与政治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出“天命”为君子人格提供下学上达的形上根据,并奠定了理想人格的逻辑基础,提示儒家君子人格走向政治生活的必然性(天命的召唤);孔子与隐士对政治生活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儒家理想人格的现实追求;···

【朱承】君子有德必有位?——以王充的“逢遇论”为中心的考察

王充在传统“德位是否相称”的问题意识下,提出自己的“逢遇”论,将君子、士人的政治际遇诉诸于偶然性,批评了时人“贤人可遇,不遇,亦其自咎也”的狭隘观点,并以此来为自己政治上的“不遇”提供解释。

【刘道玉】论古代书院教育模式的复兴

书院之所以长盛不衰,沿袭千年,是因为这种教育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名家办学,独立自主;实施精英教育,以培养学术巨子为己任;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开放式办学,开明的办学宗旨;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实行自学、讲座、辩说、问难辩论、相互切磋等多种形式。因此,在新时代,非常有必要复兴属于我国首创的书院教育模式,使其发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