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邻居、邻国有困难危机,为什么你应该主动去帮助?

有个成语“放饭流歠”,说的是为父母守孝三年,三年期间不能大口吃饭、大口喝汤,即守孝期间不能吃得没心没肺的,要神情端庄,端起饭碗就想起父母的恩德,别那么没文化、没教养。这当然是很高的要求,您不一定能做到,做不到,认同这个意思,就行了。那是不是三年以后,就可以大吃大喝了?别那么死心眼儿啊!三年以后,您就养成习惯了嘛···

【许石林】你终于明白你姐林志玲说的“心如强绞”是什么意思了?

蹭一下你姐林志玲的热度——看你们在朋友圈如丧考妣似地议论你姐林志玲嫁人的话题。想起了11年前的一组电影评论。

【许石林】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先别急着杠,你先脑补一下嘛

早上收到一位北方朋友的微信——他喜欢读古书,也利用自己的公余之暇,整理本地稀见地方古代文献,为此放弃了许多追求现实荣利的机会。可是,他单位领导却非常反感他读书古书,曾在大会上批评:咱们有的人不与时俱进,到现在他读的书那个字还是竖竖的……

【许石林】你不是没有说话的权利,你是没有说话的能力

“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近年来,网络便捷,瞎掺和的人越来越多,这句话的弊端也越来越显现了。这种浑话最害人,杀人无数,断人慧根无数。它让人泯灭求阙向学之心,而固执于一己之鄙陋,不思上进,不见贤思齐,不更过从善。

【许石林】 诱人子弟妇孺入戏曲迷途者,当受什么刑?

诱人子弟妇孺入戏曲迷途者,当受什么刑?

【许石林】好久没有看见谁能好好地写日常生活了,难道人们不需要?

现在的话剧,多数不是用话演剧,是用无味的字凑成的句子演剧,演谁都一样。连翻译了的外国名剧也被格式化无味寡趣——那次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戏剧大师奥尼尔的经典《榆树下的欲望》,台上三个男角色直撅撅地戳在台上,深呼吸、大喘气,大开喉咙,张开上软腭,说台词儿,若人物没动作,观众坐得远,眼神儿再不好,几乎不知道哪句词···

【许石林 】为什么现在的人多数不给别人留活路?

听秦腔任(哲中)派传人任新民的《软玉屏》:“几杯美酒变沉醉”,单是这一句,就非常动人了!尤其是“由求辙”的发音、拖腔,非常美。

【许石林】大凡有作为的男人,都有一位贤德仁厚的贤内助

古人从不轻易夸奖评论良家女子的容貌,否则会被认为很轻薄。那些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的词句多数加于非良家女子身上,属风月类。古人赞美女子,只说女子的德行。所以《诗经》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是说女子的容貌,而是指女子的美好德行。

【许石林】许问答001

论事,推其极,则理易明;行事,执其中,则事易成。可是,生活中,多数人是倒过来了,说话写文字,平稳温和,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

【许石林】明知道吃糖是慢性自杀,可是你还是很喜欢

糖是近些年才成为人健康的威胁的,中国的节日美食,正在经历一个变革,慢慢地变,变的趋势就是少油、少肉、轻糖。这就说明人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有人说,既然生活水平在提高,为什么现在的人还对生活有那么多抱怨。这就是不懂人情天理,好生活应该包括容纳抱怨,“学然后知不足”,同理,会生活了,才知道生活还有多少不满意嘛。

【许石林】所有文艺大家,一定不喜欢脑残粉儿

朋友转来公号“京剧道场”刊登王余先生写的《京剧〈穆桂英挂帅〉“百万兵”唱词探讨》一文,分析得很详细。我喜欢这话的文章,更喜欢这样的做法,不说大话,从细微处做文章。

【许石林】米兰•昆德拉说:人类最愚蠢之处,就是有问必答

一个致力于保存和推广中国戏曲、曲艺、民歌的老腔老调公号,推出一个问卷:《英语唱秦腔,你怎么看?》文中有投票设置。

【许石林】古琴在当代人手里,越玩儿越玩儿完

我关注了几十个抖音号,全部是晒书法的。我喜欢看别人写毛笔字那种过程,真可谓引起极度舒适。因此,由衷地感慨:真是感谢现代传播的便捷,让那么多写字好的人,不至于被埋没。

【许石林】赏花饮酒雅事,江南文人一学就会,却不见关学诸贤去做

所谓棠,我所知道的,有甘棠、海棠。我们那里有林檎,小时候没有见过海棠。其实就是差不多的。林檎我小时候吃的很多,印象最深,也让人回忆起来最感温暖的,是放学回家,发现大水缸里浸着林檎,捞起一个,沁了凉水的林檎,脆脆的,酸甜。有的地方将林檎的叶子摘下来,晒干储存当茶喝,我没有尝过。

【许石林】你的网名艺名笔名,就是时代变迁最准确的注解

小元元红魏连升在上海唱红了,各界争相结交、邀请。

【许石林】惊不惊讶?诗人龚自珍的儿子带路,烧毁了圆明园

居然有那么多公号抄袭了本文。你们得给个说法。今天是巴黎圣母院被烧毁的日子。许多人联想到了圆明园被烧毁。发这篇儿,现在会让人感到不适吗?

【许石林】流氓成性的,都纷纷出来主持公道了

“恨不得把吴狗倾国灭尽”——单是这句词儿,现在的编剧写不出来。

【许石林】今天,社会对忤逆不孝是不是太纵容了?

有个号称弄行为艺术的,清明节将他去世多年的父亲的尸骸挖出来,曝光且自己脱光了于骸骨合影,发于网上。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