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微博每日精选】儒家传统的大阅兵该是什么样?(2015-9-06)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5-09-06 22:29:21
标签:
微言

作者简介:“微言”是 特设的一个栏目,主要搜集整理发布儒家学者和儒门同仁发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儒家传统的大阅兵该是什么样?(2015-9-06)

 整理者:冷长安

来源: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七月廿四日乙酉

            耶稣2015年9月6日

 

#儒家每日快评#

 

@杨万江:

【儒家传统的大阅兵该是什么样?】一个回归到儒家礼仪传统上来的大阅兵该是什么样?至少,先完成一个祭天祭祖程序。其礼义是,告慰上天和祖先,我们在上天造化的天下和祖先开创的国家里,纪念一个打败了侵略、贪婪和邪恶,让天道秩序的正义获得伸张,让祖先基业获得守持的伟大日子,表明我们承担着维护天下正义和祖先传统的神圣责任。

 

@键田农夫:

【国之大事】

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故疆场之事,武夫之责也,蹈白刃而破强敌,虽死无憾也!然导民以德,齐之以礼,则文士之责也。故吾国例于殉国烈士设昭忠祠以祭祀,一以敬献逝者,一以劝告来者,此亦不可不讲之事也。今日戎事成矣,不知祀事何时可成?不知当今有无此识见,建抗战昭忠祠以报天下也欤?


@儒生任重:

【观看阅兵礼最有感触的三句】一是习近平主席讲话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语出儒家经典《诗经》)二是直播解说词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语出儒家经典《左氏春秋传》), 三是《在太行山上》歌词“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欣喜执政党复归中华且不忘初衷。

 

#诗经#

 

@吴铭 :

【诗经】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古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意思是说,事情往往有良好的开端,却很少能够坚持到底,取得好的结果。毛泽东晚年读《明史·杨爵传》时,曾经旁批“靡不有初”四个字。

 

@L数往知来者:

【诗意】《荡》之诗意:召穆公伤周室大坏,周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以文王之咨,鉴殷不远:“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弗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即:法度败坏的帝王,下民的暴君,暴戾的帝王命令多邪淫,对天生众民,他的命令不真诚,不是没有好的开始,却少能终成。

 

@L数往知来者:

【诗意】《荡》诗好不吉利?《易》终于《未济》卦,《彖》曰:“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小狐不能涉大川,必须待水干涸方能济渡,未能出险中。小狐虽能渡,将濡其尾,力竭于斯,不能续终。此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齐、鲁、韩、毛解诗意皆如此,谁给习总写的讲稿?

 

#其他精彩微博#

 

@环境与体系:

【讲理与务实效】讲理与务实效,是中华治学传统。继续讲理与务实效,即便外星强势文明来了,也一样能融会贯通一体,况人类内部哉。理,即真知。真知,惟一;所以可讲理、辩理,有理走遍天下。实效,选最优;所以,管什么方,效果好的就是好方。

 

@环境与体系:

【评《张立文:中华文化要“自己讲”“讲自己”》】看了全文,说几句:文言,对大部分成员且类同外文,又如何学术严谨之“自己讲自己”?学术且讲不得,粗疏之白话更不得讲;白话且已非传统白话,加一更字。惟:1,文言立,2,明源典,3,语境重建,乃可续接中华文明根基,“自己讲自己”。4,建立可对接古今中外之认知分类体系。可鉴犹太复国运动。

 

@孔錚:

【牢狱】《管子·五辅》:“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闲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囹圄空,贤人进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在中国古代的王道政治思想里,良政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监狱空荡荡,没人犯罪坐牢。相比每年新增刑徒百万之现状,能够复古都是一种奢侈。

 

@何光顺:

【文化输出】中国几十年来除了经济输出外,在对外文化输出上可能是失败的,仅仅输出了很多主义,破坏了中国文化的对外融合力量,这是目前缅北克钦基督教化的根本原因。49年以后送出去的主义都不是中国的,于是,造成中国周边文化阵地都沦丧殆尽,现在不重新夺回这些阵地,而建很多孔子学院,这可能是舍近求远的了。

 

@刘青衢:

【义理】天道流行,理气运化,人物以生。形上曰道,形下曰器,道器辨先后,秀拙因众类,一物出于一理,一理遂成一学,理有分殊,物有本末,学自有大小也。事物必究原理而后致治,小道由是亦有可观,诚学之无不在也。格致不见于道,则巨匠将止流末,是学之必求上达也。故曰:百行莫高于学术,百学莫善于学道也。

 

@刘青衢:

【道器】大道为道,小道为器,莫非学也,大道通于宇宙人生,合万物之理为一大本之理,小道遍及百工众技,析一大本之理而为特异之理,大者涵小,小不能出于大之外,小者群立,亦不能即等于大道,故学有大者,性理是也,小者,科技是也。古之学术,曰经史子集,今之学术,曰人文社会自然,孰为大小,可据而分也。

 

@陈以忘 :

【下学与上达】“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


@陈以忘 :

【下学与上达】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责任编辑:梁金瑞

 

 


Baidu
map